阿尔山概况
-
阿尔山市具有独特的四季特征,即春秋相连,夏季特征不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光、热、水和风的季节变化明显。
这里拥有阿尔山和好森沟两处国家森林公园、一处火山--温泉国家地质公园,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海神圣泉疗养院,这里是自治区十佳文明城市、内蒙古七星级文明城市、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火山温泉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首次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旅游产品如群星璀璨。阿尔山市在以特色求发展的思路指导下,重点开发了以温泉、冰雪、火山遗迹、森林草原、口岸、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十大景区50余个景点。有展示温泉魅力的国家AAAA级景区--海神圣泉疗养院,有展示冰雪运动、休闲度假特色的太伟雪上运动中心,有展示火山遗迹的阿尔山温泉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有展示草原风光和异域风情的口岸,有展示森林风光的好森沟、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展示历史文化的诺门罕战争遗址、二战遗址、金界壕遗址和成吉思汗阔亦田之战遗址,有集历史、民俗、科学展览于一体的自然博物馆和亚洲最大的温泉博物馆。其中,海神圣泉保健、太伟冰雪运动、火山遗迹探秘、森林草原观光、千里雾凇观赏、林俗文化体验、百里界河漂流、七大连池泛舟等八大品牌已经成为阿尔山旅游的经典项目。
冬季 阿尔山市冬季漫长而寒冷,平均起日为9月21日,平均止日为5月5日,长达7个多月(227天)。由于受西北冷空气的影响及蒙古高压的控制,冷气团长期滞留,多寒潮风雪天气。大寒期达3个多月,积雪覆盖期为152.2天。冬雪量平均达3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5%,极端最低气温为-45.7℃,出现在1966年1月19日。偶有大风发生。
阿尔山市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阿尔山市每年10月初形成有效降雪直至次年的4月份。在长达7个月的冰雪期内,阿尔山冰清玉洁、银装素裹,而且这里雪期长、雪质好,积雪厚度平均超过350毫米,加上特殊的山形地貌,为开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
阿尔山市水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年平均为5.3毫米汞柱,在兴安盟属最低地区。相对湿度比全盟其他地区偏高,年平均湿度为70%。每年7-8月份最大,约为80%左右,春季50%左右,冬季76%--79%。
阿尔山市降水量年平均值为445.3毫米,年降水量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占全年的47%左右,冬季降雪量达36.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7%,比全盟其他地区多4.5%左右。降水变率相对稳定,表现为春秋季大,夏冬季小。
阿尔山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和我国东北经济区西出口,处于蒙古、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草原交汇处,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的第四条欧亚大路桥的连接点。S203省道、白(白城)--阿(阿尔山)铁路从境内通过。
设市以来,阿尔山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确立了“生态立市、旅游兴市、旅游富市、旅游强市”发展战略,着力培育旅游业这一主导产业,倾心打造“神泉雪城”品牌。在短短几年内,就以其旅游资源优势、旅游文化魅力、旅游发展潜力,一跃成为内蒙古推出的第一条精品旅游线路的亮点,成为内蒙古向世界展示其旅游资源魅力的窗口,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
阿尔山市太阳辐射总量为5275兆焦耳/平方米,作物生长季内总辐射量占年值的66-69%。年日照数为246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6%,日照月份分布为5月份最大,平均为255.3小时;12月份最小,平均为140.1小时。
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目前,乌兰浩特--阿尔山、海拉尔--阿尔山二级路建设已列入“十一五”规划之中,正在申请建设高速路,开通了锡林浩特--阿尔山三级油路,伊尔施--呼伦贝尔市伊敏铁路、白--阿铁路升级改造等工程即将开工;机场项目已得到国家民航总局批复,阿尔山--松贝尔口岸已升格为一类口岸,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已部分开工。不久的将来,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将使阿尔山成为区域交通枢纽,成为游客出行的重要目的地和温馨的驿站。阿尔山吃、住、行、游、购、娱十分方便,目前全市共有旅行社11家,其中国际社1家;星级宾馆6家,标准房675间。全市范围内标准床位超过4000张。按五星级标准规划建设的海神饭店将于今年5月31日部分试营业。区域旅游合作开局良好。
阿尔山市气温南北温差大,冬夏寒署悬殊。年平均温度为-3.1℃,其中白狼地区以南的五岔沟、西口、明水地区气温渐高,白狼以北地区气温较低。阿尔山市最冷月平均气温-25.6℃,最高气温平均为16.6℃。0℃以上积温1898.5℃,5℃以上积温1738.3℃,10℃以上积温1345.9℃,15℃以上积温520℃。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