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概况
-
安定区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围绕现有工业基础,立足资源优势,以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为载体,通过跨行业联合、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实施重点工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全区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绿色食品加工、现代制药、冶金机电、化工建材为主的四大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了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的局面。2007年,四大工业体系完成增加值13704万元,其中绿色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6325万元,现代制药完成增加值3435万元,冶金机电业完成增加值3134万元,化工建材业完成增加值810万元,分别占四大工业体系增加值的46.2%、25.1%、22.8%、5.9%,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了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的局面。特别是以马铃薯加工业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为主的比较完整的加工体系,呈现出精深化、集群化、系列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区已建成万吨精淀粉生产线12条,万吨全粉生产线1条,万吨变性淀粉生产线2条,3000吨薯条生产线1条。2007年度,共生产精淀粉2.7万吨、全粉2600吨、薯条1200吨。2007年开工建设的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公司6万吨淀粉—变性淀粉—薯渣综合利用项目,集环保型、生态型、科技型于一体,是工业发展的龙头项目,对于进一步拉长马铃薯产业链条、完善精深加工体系、构筑产业发展集群、实施产品研发和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定区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大陆性季候风气候显著。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41.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2500.1小时。年均气温6.3℃,极端最高温34.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7.1℃。无霜期141天。正常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秋季,蒸发量高达1500多毫米,是一个干旱、冰雹、霜冻、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农业区。
安定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最高处为西南部高峰乡城门寨,海拔2577.3米;最低处为北部关川河谷地,海拔1671.3米。城区所在地海拔为1898.7米。全境处祖厉河支流关川河流域,在关川河与渭河流域分水岭之北,关川河与秦祁河、苑川河流域分水岭之东,西巩河与厉河分水岭及祖厉河之西。大地构造属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东部、陇西旋卷体的一部分。建国以前土地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梁峁纵横,土地贫瘠。
安定区骨干企业稳步发展。坚持分类指导、扶优扶强的原则,大力扶持和培育有突出主业、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市场份额和项目带动的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了螺钉、众星、陇海、超兴等一批工业支柱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品牌产品。2006年定西陇海乳品公司因自主开发菊粉产品被评为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甘肃超兴淀粉制品公司生产的“蝴蝶泉”全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甘肃金大地食品公司的速冻薯制品被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定西高强度螺钉公司生产的“南山”牌紧固件产品2007年被省政府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2007年,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增加值8527万元,同比增长1.6%;实现销售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1.5%;上缴税金1245万元,同比增长9.8%。
安定区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坚持“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和“因企制宜、一企一策、通盘谋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深化和完善企业改革。对资产状况良好、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已进行公司化改制的企业,重点实施以扩股增资、优化股权结构为主要内容的深化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对资产状况一般、发展后劲不足、公司化改制不到位的企业通过完善改制手续、变现资产,补交和接续了职工养老保险,全员安置了职工。对资不抵债、市场衰退、改造无望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实行“退二进三”,处置变现存量资产,妥善安置了职工。同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改革,实现从家族经营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从分散、粗放的低水平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全区17户国有集体企业中,目前已改制15户,改制面达到88%,2203名职工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其中与新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重新上岗1156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由企业妥善安置1047人。
安定区境内名胜旅游资源希缺,但广袤日黄土文化孕育了安定人民热情、朴实、厚道、勤劳的本色,与之而来的“农家乐”特色旅游也随之兴起。主要旅游景点:在城区建成了玉湖公园、儿童乐园、西岩山公园、南山公园、许公堂、青烟寺等旅游、休闲、娱乐场所。省级森林公园西岩山公园初具规模。依托区位优势,以玉湖公园、西岩山公园、南山公园为龙头,以内官国润山庄、巉口生态乐园、河洲村、金龙绿色食府、煌佳山庄、西岩山李家坪农家风情为主的农家乐,以及内官烈士陵园为依拖的农家乐和红色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以城区旅游景点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旅游景点开发的旅游发展体系。
近年来,安定区工业经济发展以构建定西市区域经济中心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按照“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的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相继建成了甘肃金大地食品有限公司、甘肃超兴淀粉制品公司、定西陇峰淀粉公司、定西薯峰淀粉公司、定西陇海乳品公司、甘肃众星锌业公司、定西佶业工贸公司、甘肃金羚公司、甘肃扶正药业公司等一批培植财源的重点骨干企业,完成了定西陇海公司菊粉生产线、甘肃超兴淀粉制品公司全粉生产线、定西薯峰公司变性淀粉生产线、定西螺钉公司热处理生产线等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开发了菊粉、全粉、变性淀粉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势产品,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有力的推进了地方工业的全面发展。止2007年底,全区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54亿元,上缴税金3362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24.9%,全区一、二、三产比为31:25:44。
安定区项目建设势头良好。强化项目发展意识,立足资源优势,把以马铃薯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与此关联紧密的印刷、包装、机械等工业项目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加强银企合作,建设了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财政贡献大、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特色优势明显、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工业项目。2008年,安定区确定开工建设并力争建成投产的重点工业项目有3个,分别是总投资9900万元的圣大方舟公司年产6万吨淀粉衍生物、总投资2070万元的宏煊公司年产3000吨水晶粉丝和总投资4298万元的薯峰公司年产3万吨(二期2万吨)马铃薯变性淀粉项目;开工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有2个,分别是总投资9450万元的金大地公司年产2.5万吨速冻薯条、6000吨速冻薯饼项目和总投资2025万元的众星公司年产2万吨精镏锌生产线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建设正在有序进行。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