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戈概况
-
班戈县地势西高南低。全县平均海拔4700米。普保河谷将全县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位于纳木错畔,水草丰富,适宜饲养耗牛。北部多为于寒和半荒漠草场,是藏系羊的天然牧场。主要山峰有达玉山、卡久山、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7111米)。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四季不分明,冬长天夏,多风雪天气,年温差相对大于日温差。年日照时数为2944.3小时。年霜期为347.6天,没有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308.3毫米。自然灾害有雪、风、霜等。每到春季,大风连续不断。秋季到春季,常出现雪灾。年平均冰雹日数在30天以上。
班戈县建设饲草料加工基地,增强牧业抗灾能力,提高产出率。班戈县今年将投资20万元,购置饲草料加工设备,为反季节出栏提供育肥饲料;加工、储备防抗灾饲草料,增强抗灾自救能力,降低灾害损失。加快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畜牧产品市场化程度。按照“服务牧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以优惠政策引导牧户成立专业合作组织。目前,班戈县已有登记注册的牧民经济合作组织3家,另有牦牛育肥协会、奶牛养殖及畜产品加工协会正在筹划中。引导群众走出草原,以市场引导和带动生产。组织牧民及其经济组织参加那曲地区畜产品展销会和拉萨特色产品展销会,已帮助群众创收885万元。班戈县还计划进一步加大此项工作力度,由政府免费为牧民参加展销会包车;出台政策,对群众出售一只羊补助20元,出售一头牦牛补助100元,提高畜产品商品率。同时,通过在本县举办畜产品及手工艺品、纺织品展销会,切实增加广大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
班戈县委、县政府采取了9项工作新措施:一是深化牧区改革。重点加大对农牧区的资金、人才、技术的倾斜力度,把草场承包到户便于将工作继续完善,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壮大牧业生产经营新方式,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牧业过渡的步伐。二是促进牧业发展。继续强化草原生态治理工作,合理确定草场动态载畜量,调整畜群结构,逐步规范和做好轮牧、休牧,做好草场的灌溉、补种、施肥、沟河治理等工作。落实好4000万元网围栏资金的使用,加大围栏的面积,提高质量,建立优质草场示范基地,真正实现高效牧业。三是增加牧民收入。要依靠牧业抓牧业,又要跳出牧业抓收入。努力转变群众生产观念,提高群众市场观念,强化群众的竞争观念,逐步建立促进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四是坚持为民办实事,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工作,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五是2005年班戈县委、县政府要为民办16件实事。六是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班戈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大胆地思考牧区改革如何突破、班戈经济如何发展、群众如何增收等问题,破除以往工作中的被动性、依赖性。七是优先发展教育,努力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全面实现“普六”目标,彻底解决班戈县基础教育落后局面。八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抓基层、强基础、促发展”活动。强化村级政权的硬件、软件建设,着力解决制约班戈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九是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力争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班戈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近年来,班戈县把“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特色畜牧业和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发展壮大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农牧业发展基地,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班戈县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成立了不同经济运行模式的4家村级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是班戈双湖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普保镇二居委会奶牛养殖协会、青龙乡一村牦牛育肥基地和保吉乡牦牛育肥村,其中有两家已通过工商局登记造册。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家,实现经济收入达到1300余万元,参加组织户数为389户、3755人,人均收入达到4130余元,比2008年人均增收120.5元,覆盖5个乡(镇),覆盖率达50%。为切实增加农牧民群众现金收入,加快农牧民增收步伐,该县相关部门结合退牧还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舍饲和半舍饲喂养等实际需要技术,集中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共投入101.71万元,对1328名牧民进行了畜牧业科技知识培训。
班戈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硼、砂金、锡、铬铁、盐、油页岩、玉石、云母、紫水晶等。野生动物有野驴、黑颈鹤、藏羚羊、熊、樟子、雪豹、雪鸡、岩羊、拾俐、狐狸、秃赞等。药用植物有角苗伞根、虎耳草、大叶秦芜、小叶秦芜、麻黄、红花、刺参、葫芦苗、高山党参、青活麻、大黄等40多种。
班戈县加强适用人才培养,提升牧业经济发展水平。班戈县今年将投资89万元,对700多名牧民致富带头人进行家畜常见病的防治和草原灭害、草原建设、建筑技能、兽医、木材加工、烹饪等技术培训。组织致富带头人到牧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得比较好的县区考察、观摩,开阔眼界、学习经验。此外,班戈县切实让牧民在安居工程建设中发挥“建设主体、投资主体、受益主体”作用,将今年计划建设的323户安居工程项目承包给本地组建的13个木料加工组和15个施工队,预计可实现现金收入129.2万元。各乡镇在安居工程建设中,积极组织建设户就地取材、投工投劳,降低建设成本,有效增加牧民收入。
班戈县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中,紧密结合实际,把实现牧业科学发展摆上突出位置,加强调研,调整思路,努力探索切合县情的科学发展之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针对全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牧草品种、草地植被各有不同的特点,实施牧业结构调整战略,在保吉、德庆等适于牦牛生长的东南部乡(镇)发展牦牛养殖业,在佳琼、门当等西北部适于山羊生长的乡(镇)发展山羊养殖业。从外地引进良种牦牛和优质绵羊,与本地优良种群杂交,改良本地牲畜品种,增加种群优质率。同时,着力扶持一批专业户、专业村,推进畜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