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概况
-
宾阳县古为百粤之地。夏至周为荆州地,秦时属桂林邵所辖。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领方县,为本县立行政建置之始。三国时代,本县为吴国属地。元兴元年(264年)改领方县为临浦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将临浦县疆域划分为二恢复领方县,又予汉广郁地设等宁县,唐朝贞观五年(631)年置宾州。清朝康熙以前,仍沿明制,宣统三年(1911年)改宾州为宾县。民国元年(1912年)宾县改称宾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置宾阳县,宾阳县专区(后改邕宁县专区)1953年3月起为桂西壮族自治区(后又称州)所辖,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划归南宁专员公署所辖(后改称地区),2003年6月27日正式移交南宁市,为市辖县。宾阳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南,面积2314平方公里,辖16个镇(乡),总人口99万人。县城宾州镇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
宾阳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昆仑关雄峙于南,屏障宾邕,前控关山,后镇古漏,扼桂中南交通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桂海高速公路与南梧二级公路在宾阳交汇,国道322线、324线交汇于县城。湘桂铁路纵贯全境,黎湛铁路、黎钦铁路都以黎塘为首发站,黎塘火车站是广西第二大货运编组站和一级客运站。县城距广西首府南宁市80公里,距南宁国际民航机场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距华南第三大内河港口——贵港港口仅70公里。可以说,宾阳是广西的交通咽喉,是大西南与东南亚经济联系的枢纽地域,具有接受首府南宁经济、科技、文化、物流的辐射优势。
宾阳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色金属有金、银、铁、铅、锌等20多种,非金属矿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石灰石和菱土较为丰富,宾阳黎塘已成为广西水泥生产重要基地之一,目前,香港最大的中资企业华润集团和全国著名卫生用品公司——香港国际恒安投资有限公司均在我县设有生产基地。
宾阳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风情浓郁。民间文艺丰富,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戏剧方面有:师公戏、丝弦戏、采茶戏等;歌舞方面有:仙马彩凤舞、鹰歌饮酒舞、群鼓舞、舞龙、舞狮等;游艺体育方面有:游彩架、舞炮龙、抢花炮、彩灯、武术等;音乐方面有八音等各种配乐演奏;群众文化方面有:歌圩、圩逢、诗社等;工艺美术方面有:剪纸、壮锦、刺绣、陶瓷、竹编、纸扇、饼模及泥塑儿童玩具、元宵花灯等等。土特产品有:莲藕、粉丝等;风味小吃白斩狗、狗脚、酸粉等吸引众多食客。
宾阳县教育事业一直呈现出蓬勃生机,从每万人本科生录取率和中小学在学率等硬性指标看,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广西各县(市)前列。近年高中教育尤其突出:2003年高考重点上线299人,本科上线722人,并培养出一名全区理科状元;2004年高考重点上线358人,本科上线1402人;2005年高考重点上线418人,本科上线2616人,单是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宾阳中学考上重点线人数和本科线人数就分别有352人和1452人,稳居广西各中学前三名。目前,以宾阳中学、宾阳高中、宾州中学、宾阳芦圩完小等示范性学校创建活动为龙头,全县各类学校正以高昂的姿态,推进“建设教育强县,树立教育品牌”决策的深入实施。
民营经济是宾阳县一大特色和优势。宾阳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以“百年商埠”闻名于桂中南。县城芦圩镇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其“宾阳货”以货真价实,物美价廉扬名于世,使得“宾阳货”自古以来兴盛不衰,也使宾阳赢得了“小香港”的美称。早在唐宋时期,宾阳的布匹和竹编就被列为贡品,至明、清两代,宾阳产的陶瓷、壮锦、纸扇、纸伞、毛笔、小五金等行销区内各地及湖南、云南、贵州等地。壮锦、竹编、瓷器堪称宾阳“三宝”。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聪明灵巧的宾阳人通过引进技术,大力改造和创新传统手工业,创出了一批竞争力强的品牌,形成了建材、陶瓷、壮编、竹编、皮革、纸品、小五金、农机具、卫生香、毛笔毛刷、鞭炮、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30多个行业,花色品种730多个的民营企业产品系列。“红水河”牌水泥、广西著名商标“百娇”纸品,“美洁”牌瓷器、“广力”牌电杆、“檀香”牌卫生香、“金玉”牌餐巾纸、“宏伟”牌农机具等30多个品牌成为区内外响当当的“品牌货”,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远销欧洲、东南亚各国,起到了“树一个品牌,带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的“龙头”作用。近年来,宾阳把民营经济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抓,通过经贸两会这个平台,大力改善软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宾阳县资源丰富,是全国500家产粮大县之一,大宗农产品有甘蔗、莲藕、蔬菜、桑蚕、木薯、花生、玉米等,目前宾阳的瘦肉型生猪、水养白鳝、点星鱼已享誉区内外。1996年,宾阳被列为“九五”首批国家商品粮基地县。1998年,成为广西优质粮生产县。名特优农产品主要有黎塘莲藕、武陵香米、大桥香芋、王灵夏阳菜等,远销粤、云、贵、湘、鄂各省。
宾阳县秀山丽水,风光旖旎,景色醉人。比较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东有龙岩公园、相思潭、燕山六五寺、狮子岩、边山村仙女湖、程思远旧居、朝霞石壁;西有清平湖、昆仑关战役遗址、葛翁岩抗日战争指挥部旧址、思陇凤凰瀑布、万盆林区、陈平江漂流;南有桃源忘忧谷、六莲渡抗日战争后方医院旧址、蔡氏古宅建筑群;北有邹圩清水河、八仙岩;中部以县城为中心有大汉回风塔、蒙大赉恩荣坊、南桥、南街、中山公园、秀峰塔、思恩府科试院。
宾阳县酸粉历史悠久,它以特有的地方民间风味闻名县内外。盛夏、酷秋时节吃上一碗,顿感凉爽透体、心旷神怡、精神倍增,具辟邪祛暑之奇效。 宾阳酸粉作为冷盘小吃,它粉质雪白幼嫩,配料金黄喷香,上面放上几片清脆的酸黄瓜和少许鲜红的辣椒末,令人垂涎欲滴。加上其爽滑可口、酸甜适中、柔滑香脆兼而有之的口感,使人胃口大开。1990年,在南宁举行的全国第四届民族运动会,宾阳酸粉被指定参加食品小吃一条街展销,由于其风味独特,运动会期间每天早上8、9点钟众多食客排长队等候品尝,会后统计平均每天售出七百多斤。1995年,在南宁南方大酒店举行的全区名菜、名点、名小吃评比活动中,宾阳酸粉荣获"优秀小吃"称号,2000年,又被授予"名小吃"称号。
宾阳县处在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带季风候区,县境受海洋暖湿气流调节,高温多雨,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为28.8℃,日照1566.6小时,雨量1589.2毫米,蒸发量1569毫米,相对湿度81%,霜日5天,为南亚热带气候区,又寓有中亚热带气候牲,便于多种经营。县境东、南、西三面边缘土山连亘,北及东北面边缘石山崛起,中为广西第三大冲积平原。一马平川,大片肥田沃野宜种性广。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到宾阳考察旅游时,惊叹其“平畴一望天豁岚空,不意万山之中,复有此旷荡之区也。”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