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概况
-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随着城区旧城改造及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餐饮、商贸网点不断增加,连锁店、专卖店层出不穷,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前6个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9亿元,增长15.6%。其中县以上市场实现零售额10.63亿元,增长17.5%,农村市场实现9.36亿元,增长13.5%。
苍山县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21处,为临沂市文化古迹最多县。兰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酒都”,兰陵美酒可追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华民族酒文化的一个独立源头,至今仍蜚声中外。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醉卧兰陵,写下千古名篇《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大蒜塔”矗立在县城中部塔山之上,登高可观苍山大地,尽收县城美景。全县有大小山峰611座,境内的抱犊崮海拔580米,为沂蒙七十二崮之一,系鲁南第一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势陡峭雄险,登之有上华山之感;文峰山海拔234米,古松参天,巨石嶙峋,风景秀丽,素有“鲁南小泰山”美称,“文峰积雪”为古沂蒙八大景之一。会宝湖碧波千顷,湖光山色,泛舟其上,目不暇及,心旷神怡。县内古迹众多,鄫国故城、柞国故城、荀子古墓、摩崖石刻、汉墓群、隋碑、皇赐五色金鱼等都已成为游览胜地。新规划建设的兴明、二庙等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正逐步成为独具苍山特色的旅游观光景点。 自然地理 苍山县境鲁南低山丘陵南缘,西北部是丘陵。中南部为广阔的平原,是苍山县主要农耕区。苍山县是临沂市惟一的国家级优质粮生产示范县。
投资、建筑业继续保持了高增长的态势。1—6月份,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4亿元,同比增长40.4%。其中规模以上投资项目124个,完成投资20. 4亿元,同比增长47.9%。投资的结构更加合理,规模投资项目中,二产投资额13.8亿元,同比增长29.1%,占规模投资额的52.3%;三产投资额6.4亿元,同比增长113.7%,占规模投资额的24.2%。上半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32亿元,同比增长27.5%。
财税收入增加,金融存贷规模扩大。上半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0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1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283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0.24%,较去年同期增长40.08%;非税收入完成480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全县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2383万元,同比增长18.9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22亿元,比年初增加7.3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43.05亿元,比年初增长6.4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38亿元,比年初增加1.66亿元
苍山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东夷人在这里活动。公元前2053年,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国,县境内至今尚存有鄫国故城遗址。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兰陵、襄贲二县。秦时属东海郡缯、兰陵、襄贲三县。汉、魏、晋、南北朝时属徐州。隋唐至清属沂州。中华民国二年分临、郯、费三县。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成立四县边联办事处、抗日民主政府和边联县。1943年将边联县改为赵鎛县。1947年为纪念1933年党在这里领导和发动的“苍山暴动”而设置苍山县至今。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为全县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种植业丰产丰收。全县共收获小麦69.74万亩,同比减少0.71万亩,下降1.0%;预计总产量25.08万吨,同比增加0.28万吨,增长2.3%;平均单产360公斤,同比增加8公斤,增长2.3%。上半年收获蔬菜48.97万亩,同比增加1.67万亩;总产量116.89万吨,同比增加13.16万吨,增长12.7%;实现产值20.95亿元,同比增加4.62亿元,增长28.3%。平均亩增收826元,农民人均增收420元。畜牧业整体效益出现滑坡,特种养殖亮点突出。生猪存栏19.89万头,家禽存栏401万只,同比分别下降8 %和1%。上半年生猪最高价3.5元/斤,最低价2.4元/斤,平均价格3.1元/斤,同比下降13%;肉鸡平均价格2.55元/斤,同比下降6 %;鸡蛋平均2.25元/斤,下降10%。上半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29亿元,同比下降5.78%。
规模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稳步提高。上半年,规模工业完成产值31.07亿元,同比增长58.3%,增加值10.6亿元,增长46.81%,销售收入29.44亿元,增长68.54%,利税、利润分别为19949万元、10734万元,增长32.28%和54.16%,规模工业用电量1.64亿千瓦时,增38.71%。规模工业中,神大集团、金信皮革、棉纺厂、鲁林木业等100家企业产值过千万元,天发生化、震元纸业、济钢石门铁矿等12家企业产值过五千万元,供电公司等8家企业累计利税过500万元,兰陵企业集团、神大集团2家企业累计利税过1000万元。东珍食品、星发公司、天下木业、得力石膏等101家乡镇属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4.8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2.85亿元、利润10715万元、利税16782万元,分别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的80.11%、77.6%、99.83%、84.13%。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城乡居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据全县城乡居民记账汇总结果显示,上半年全县农民平均现金收入为1973.3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工资性收入373.4元,同比增长42.1%;家庭经营性收入1518.4元,同比增长25.7%;转移性人均收入60.3元,同比增长6.3%,财产性收入21.3元,同比增长55.5%。人均现金支出1219.7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生活消费支出815.1元,同比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累计可支配收入4067.04元,同比增长8.2%,其中,人均工薪收入3860.97元,经营净收入190.4元,转移性收入371.76元,同比分别增长12.94%、69.2%、17.1%。人均消费支出2984.32元,同比增长8.34%,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769.35元,转移性支出733.64元,社会保障支出335.05元。人均借贷支出1353.23元。
苍山县地处暖温带,属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南部是平原,土壤肥沃,适种面广;北部是山区,山场面积52万亩。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膏、石灰岩、铁矿石、石英砂岩、大理石等20多种。其中石膏储量15亿吨,铁矿石6.2亿吨,石英砂5亿吨。境内有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35座,河流12条,淡水面积5.2万亩,人均淡水量为全国平均数的2倍,是全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另外,瓜菜、畜牧、干鲜果品等农产品资源也非常丰富,在发展资源加工业上有着广阔的空间。
苍山县处于沿海地区大开放与黄淮海平原大开发的交叉地带,位于苏南、胶东半岛两大经济带的中间地带,地处日照港、连云港腹地,接受产业辐射有着较好的条件。分别距日照港、连云港130公里,距兖石铁路、津浦铁路、陇海铁路均不足1小时路程。206国道和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道、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固定电话拥有量14.2万部,移动手机用户5.6万户。全县有220千伏安输变电站1座、110千伏安输变电站4座,电力供应充足。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