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概况
-
爽岛民俗风情旅游区位于梧州市苍梧县梨埠镇,距梧州市59公里,是广东南海西樵山、粤城龙母庙、封开渔涝和贺州大桂山、姑婆山、钟山出水壁、荔浦丰鱼岩、桂林旅游航线的中点,整个旅游区山青水秀、石奇林幽、风光旖旎迷人、景点集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假日休闲、避暑、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随着旅游区开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爽岛民俗风情旅游区将很快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近年来,苍梧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1%,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7.2%。2001年县内生产总值达到23.46亿元,财政收入1.51亿元。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被列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农副产品丰富,尤以古凤荔枝、沙头迟熟荔枝、倒水早熟沙田袖、六堡茶出名,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具有较大规模的荔枝、沙田抽、龙眼、黄榄、玉桂、八角等经济林果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工业基础较好,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有24家,其中中型企业3家,钛白粉、松香及深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九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1.4%,2001年达到21.23亿元。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九五”时期以来,全县累计投入了资金15亿元,进行公路、县城区防洪堤、农村电网改造、邮电通信、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小城镇等方面的建设,计划兴建的长洲水利枢纽、两广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洛湛铁路从县境通过。苍梧,作为西部大开发区域最东南位置上的一个县,享受国家西部开发优惠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及沿海开放政策,全县人民正同心同德,抢抓机遇,按照“农业立县,工业立审,二元构建” 的战略构想和“5132”的工作思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让千年古郡再造辉煌。
苍梧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78560.5公顷,森林面积263524.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林木蓄积量799.8万立方米,是国内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八大产脂县之一。木材、肉桂、松脂、八角和竹子是我县主要林产品。梧州市正在建设的“百亩八角长廊”大部分处于我县。我县曾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科技兴林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中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八角之乡”、“广西绿化模范县”等荣誉和称号。
苍梧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年均气温21.2℃,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年均无霜期达331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全县森林蓄积量9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4.3%,是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和八大产脂县之一;蕴藏着金、铅、锌、铜、铁、钛、水晶石、重晶石、花岗岩、石灰石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30多种;境内大小河流107条,集雨面积4000平方公里。可开发水利资源15.6万千瓦,现有发电装机容量2.1万千瓦,为全国初级电气化县;爽岛民族风情旅游区、李济深故居和粤东会馆是桂东南的主要旅游景点;“古凤荔枝”、“沙头迟熟荔枝”、“倒水早熟沙田柚”闻名遐迩、“六堡茶”驰名中外。
李济深故居位于梧州市苍梧县料神村。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先生1885年诞生于此。故居1925年李济深故居建,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内为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天面回廊过道与炮楼通,兼有中西建筑艺术。占地3040平方米。后山有苍翠古铁树林,风景幽雅。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故居为青砖瓦房四合院,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
苍梧县是广西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全县耕地面积2.899万公顷。大坡、新地、龙圩、石桥等镇办有经济作物示范带,大坡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广西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之一,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苍梧农产品丰富,特色农产品众多,优质谷、六堡茶、古凤荔枝、沙头迟熟荔枝、早熟沙田柚、沙糖桔、无渣粉葛、爽岛生态鱼、大恩山地鸡、沙头瘦肉型猪等享有盛誉。
炳蔚塔位于西江南岸的铁顶角山巅,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青砖结构,塔身呈六角形,高7层,34米。每层塔檐筑莲花图案浮雕,十分壮观。首层有清代梧州知事袁渭栓刻的"文峦耸秀",二层碑额"炳蔚塔"(已遗失)3字,为清代状元广西运使陈继昌书刻。
苍梧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07条,既有舟楫灌溉之利,又蕴藏着巨大水力资源。全县理论水力资源蕴藏量21.8万千瓦,可开发水电资源10.8万千瓦,境内现有已建、在建的电站31座,发电装机容量2.1万千瓦。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金属矿有有钛、金、铜、锌、铁、稀土、钼等,其中钛矿蕴藏量达900多万吨。非金属矿有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重晶石、大理石、石英石、硫矿等,其中花岗岩储量2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稀有金属和镁矿等。
粤东会馆是建在苍梧县城龙圩镇的古建筑。建于清康熙53年(1714年),乾隆53年(1785年)重建,其前身为关夫子祠堂。会馆总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建筑物由前、中、后三座和更楼组成(更楼及附属建筑已毁),为后殿式结构。中间由4根大木柱和2根石柱支撑,栋梁以铁力木相吻合,雕梁画栋,檐梁饰以浮雕图案,艺术上刀笔细致工巧,玻璃瓦当,飞檐凤角,古朴华丽。会馆墙壁镶嵌有《重建粤东会馆碑记》石碑,记述当时两广交流简况、有关行业及商号。粤东会馆是建于广西境内最早的会馆,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历史、经济民情风俗以及古代文化艺术、建筑艺术具有较高的价值。1987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修复,会馆基本恢复原貌,于1999年5月对外开放。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