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概况
-
岑巩县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寒武地层占总面积的84%,富藏优质石灰石,平均氧化钙含量为55.54%,仅水尾镇境内的矿带面积就达10.2平方公里,储量1.2亿吨。地下还蕴藏有铀、铅、锌、汞、钒、硝、石灰石、大理石、金星石、重金石等矿藏10余种。
岑巩县水能资源丰富,电力充足,输变电能力较强。境内有大小河流33条,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72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799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龙江河、龙鳌河、舞阳河三条,水能资源蕴藏量8.1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有2.29万千瓦,已开发1.3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58 %。已建成中小水电站24座,装机容量10185千瓦,年发电量3950万度,是国家首批达标验收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目前境内电网拥有110KV电站3座,220KV变电站1座,其线路覆盖全县各乡镇,全部进入国家电网,可以满足县内所有企业用电需要。
岑巩县国土面积148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94万亩,林地面积80万亩,牧地29.08万亩,宜林宜牧地78.06万亩。土壤共分六个土类,其中地带性土壤有黄壤和红壤两种,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类土、紫色土、潮土及水稻土。
岑巩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8°20′-109°03′、北纬27°09′-27°32′之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倾斜,局部地区海拨大于800米,大部分地区海拨在400-700米之间,最高海拨1360米,最低海拨330米。
2008年岑巩县GDP完成103779万元,同比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1052万元,同比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8701万元,同比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4020万元,同比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1:31.5:34.8调整为29.9:37.3:32.8,第一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程度分别为2.09%、3.94%和5.12%,贡献率分别为18.74%、35.34%和45.92%。年人均(半年常住人口)生产总值为5090元,比上年增941远。按年末汇率计算,人均GDP为745美元。
岑巩县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文物古迹多如云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被誉为“人间天上”、神奇飘逸、风情别致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龙鳌河景区;有千姿百态、目不暇接的万佛长廊溶洞奇观;有引人幽思、耐人寻味的晚明佳人陈圆圆墓;有令人费解、有待考证的中木召古夜郎国遗址;有流芳千古、堪称民族工艺一绝获“国之宝”荣誉的思州石砚及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东方神秘”的思州傩技傩戏等众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岑巩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全面改善。 2007年单位从业人员年均工资20345元,比1978年的551元增加19794元,增长35.92倍,年平均递增13.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3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97元,比1978年的69元增加2028元,增长29.39倍,年平均递增11.97%。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支出明显增加。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7万元,比1978年的903万元增加26594万元,增长29.45倍,年平均递增12.5%。据2007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41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877元,衣着消费支出79元,居住消费支出176元,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127元,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05元;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53.3台、电冰箱18.3台、摩托车5辆、固定电话52台、移动电话13.3台,农户人均居住面积20.23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3.4%。
岑巩县物产丰富,是全国重点油桐基地县、贵州省生猪生产基地县、粮食自给县和优质大米基地县之一。这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大米、茶叶、油桐、中药材、各类优质水果及农牧水产品。思州绿茶久负盛名,历史上曾被列为朝廷贡茶,并以其特有的色、香、味荣获名优食品贸易博览会金奖而享誉全国,远销江浙、北京、上海等地;思州牌文旦柚以良好的外观形态和食用香、脆,果肉易剥脱不沾皮、无异味的特点,荣获2007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果品评比活动“奥运推荐果品”两个大奖。
岑巩县教育事业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师队伍,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全县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全县有小学校98所,在校学生24317人,比1978年的23780人增加537人,增长2.26%,专任教师1033人,比1978年的802人增加231人,增长20.8%;初级中学12所,在校学生11574人,比1978年的7442人增加4132人,增长55.52%,专任教师775人,比1978年的367人增加408人,增长1.11倍;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3650人,比1978年的848人增加2802人,增长3.3倍,专任教师197人,比1978年的37人增加160人,增长5.33倍;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504人,专任教师14人;幼儿园11所,在校幼儿5210人。小学学龄入学率99.8%,初中入学率114.0%。2007年全县普通高考录取本科学生人数146人,其中:重点院校录取学生人数82人,录取专科学生人数323人。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岑巩县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县城搬迁至新兴,县人民医院改建并与二医合并,医疗卫生设备和环境得到改善,医疗服务能力大大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已得到逐步改善,村级卫生机构不断健全,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7年全县有县、乡两级卫生机构16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县、乡两级机构年末病床数397张,比1978年的183张增加214张,增长1.17倍,年平均递增2.71%;卫生技术人员288人,比1978年的160人增加128人,增长80%,年平均递增2.05%;产妇住院分娩比例62.7%,婴儿死亡率24.04‰。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县各乡(镇),参合人数达到150454人,参合率达81.26%,基本解决了农村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问题。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