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概况
-
目前已发现和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彭润土、粘土、石英、大理岩、花岗岩、重晶石、河沙、地下卤水、天然气、石油等。从矿产结构上分析,非金属矿种类较多,储量较大,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已开采的主要有:膨润土,境内南部广泛分布总计储量约2100万吨,其中大型矿床一处,中型一处,小型两处。石英岩:主要分布于饮马镇以北的博陆山至青龙山一带,地质储量为3683万吨,且矿体厚度大,品位高,构造简单,现与香港合资开采。卤水: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分三层,估计总储量在10亿立方米左右,开采历史悠久,前景广阔,目前已形成年产盐16万吨,溴2000余吨的能力。
近年来,昌邑市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三化一推进”总体战略(加快工业化、民营化、城市化步伐,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 特别是沿海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培植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五力合一”促发展(扩大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激活民营经济启动内力,深化企业改革增强活力,开发沿海资源挖掘潜力,抓好城市经营用好地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41.47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1.1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342.9亿元,利润15.24?亿元,利税24.26亿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招商引资总额6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80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000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1.74亿元,人均12045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数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 及出口创汇、实际利用外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等8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两年翻一番。
昌邑市自然资源丰富:南部蕴藏丰富的铁矿石、重晶石、石英石、膨润土等10多种矿藏。中部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多种农产品远销海外。北部拥有52公里海岸线,地下蕴藏大量卤水、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昌邑市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包括潍河、胶莱河、虞河三大水系,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7.97亿立方米,其中客水流入6.6亿立方米.(潍河3.4亿立方米,胶莱河2.5亿立方米,其他河流0.7亿立方米)。多年地表径流可利用总量2.65亿立方米,其中南部地区0.72亿立方米,中部0.72亿立方米,北部沿海地区1.21亿立方米。另外引黄济青、引黄济烟水渠从市域北部穿过,可利用水量为3400立方米。境内地下水总储量约15.24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一般在2-30米以内,深层地下水一般在35米以下。
近年来,纺织行业不断开拓、进取,向高、新、精、尖发展,初步实现了由有梭织机向无梭织机的跨越,喷水、喷气等先进的无梭织已达1500余台(套)。在全国纺织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昌邑却出现了“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提高“的良好势头,对轻纺原料需求越来越大,年消耗各类轻纺原料超过30万吨。该原料市场投入运行后,将进一步向周边的青岛、淄博等市区辐射,可以想象,这里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到目前,昌邑市纺织企业已经发展到2000多处,拥有固定资产22.7亿元,从业人员4万多人。拥有纺纱设备18万锭,年纺纱能力2.5万吨;各类织机3.20万台,年织布能力12亿米;印染设备270台套,年染色、印花能力10亿米,2001年全市纺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7亿元,创利税3.5亿元,2002年桑园面积发展到6万亩,将成为全省桑蚕第一市。目前,昌邑市正在建设年产700吨巢丝厂,将形成桑蚕、巢丝、丝绸织造和服装加工一条龙的产业格局。新兴的纺织工业园将成为有识之士的投资乐园。
昌邑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乡,早在清代,产自昌邑柳疃的丝绸便源源不断的流往海外,也正是那时一批批背着“柳绸”创南洋的昌邑人,为昌邑赢得了今天的“侨乡”称号。自改革开放以后,昌邑通过实施“百千万“规模企业的发展工程和企业集团化的战略,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技术改造,现基本形成了纺织、印染为主体的十大产业;其北部乡镇重整祖业,一批批镇办、村办、个体纺织印染业遍布昌北地区,后官印染、大富集团、昌进集团、金丝达集团等纺织企业集团都已挤身中国著名纺织企业行列。位于昌邑城北的昌邑钱清纺织原料市场是全国性纺织原料基地,来自五湖四海的纺织业客商常年驻扎该市场,其每天的价格行情直接通过钱清行情网站和价格快讯指导全国行业价格走势。近年来乡镇经济发展迅速,从根本上改变了昌邑市的农村经济结构,形成了丝绸、纺织印染、服装加工多门类多产业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大纺织”工业格局,纺织业成为昌邑的工业支柱产业,昌邑也成为江北最重要的纺织基地。目前全市已有各类纺机40000余台,“LiuTuan柳疃”针织刺绣等手工艺品远销欧美等国家。
昌邑市的野鸟类有16个目,44科或亚科,近200种。由于低多平原,人口稠密,野生兽类较少,主要有狐狸、獾、狸、鼬、野兔、蝙蝠、田鼠、鼹鼠、刺猬。自1966年以后,狐狸、獾、狸、鼬等逐渐减少,有的已经绝踪。昆虫类有:野蜜蜂、螳螂、蟋蟀、壁虎、蚯蚓、蜥蜴、蚕、蛇、青蛙、蟾、赤眼蜂、七星瓢虫、异色瓢虫、中华草蛉、丽草蛉、叶色草蛉、大草蛉、大灰食蚜蝇、带食蚜蝇、螟黄长距茧蜂、历奇蜂等。蛇系无毒蛇,自1966年以后大量减少。鱼类 境内北临渤海湾,海鱼有:黄姑鱼、小黄鱼、鲈鱼、梭鱼、鲻鱼、鳓鱼、鲅鱼、带鱼、鲳鱼、虾虎鱼、银鱼、鲆、鲽、斑祭、梅童、鲨、鳐、鳗、鲷、青鳞鱼等。近年因捕捞过度,黄姑鱼、鲅鱼、鲳鱼大大减少,幼鱼损害严重,故资源严重衰退。小黄鱼、带鱼、鳓鱼等濒于绝迹。境内地处暖温带,适于水生动物繁殖生长。全市天然淡水鱼种约10多种,分属3目6科。此外还有虾类、蟹类、螺类、多毛类、海贝类,海蜇等。
据90年土地利用调查,全市土地总面积18.122万公顷(海拔±00M以上土地),人均占地4.01亩,占潍坊市土地总面积的10.3%,其中耕地面积8.73万公顷,占全市土地的48.2%,园地面积0.48万公顷,林地面积0.20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26万公顷,交通拥地面积0.55万公顷,水域面积4.04万公顷,未利用土地0.87万公顷。土地利用率达95.2%,高于潍坊89.3%的水平。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