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隅概况
-
察隅县以旅游业为重点,促进三产繁荣。建立察隅旅游规划体系,督促西藏圣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和西藏旅游开发总公司加快编制景区详规,严格按照规划进行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巩固和壮大“万村千乡”农家店经营成果,加快农畜产品市场建设,疏通产品流通渠道;适应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需要,进一步加强日东边贸站建设。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村容村貌的统筹规划工作,充分考虑水、电、路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和村级组织用房,积极发展沼气等新能源建设;妥善解决好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保障全县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合理安排建设进度,正确处理好农牧业生产与安居工程建设的关系,确保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和农牧民增收“三不误”;切实加强县级财力对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配套力度,确保工程建设资金专用;进一步完善农牧民安居工程挂乡包村制度,层层签订农牧民安居工程责任书,把农牧民安居工程任务落实到乡(镇)、到村、到户。
2008年以来,察隅县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确保全面和超额完成本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农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一产上水平。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基础,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实现农牧业高产稳产,粮油总产量达到18885吨;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农牧民科技培训人数在4140人以上;推广莲藕养鱼、优质枇杷、核桃等种养殖经验,做大做强“雪域江南”系列农副土特产品,确保乡镇企业产值达到2260万元、多种经营收入达到3300万元。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加快二产发展。突出抓好水力资源开发,抓紧玉曲河水能资源的筹划工作;发展优势矿产业,加快对察瓦龙乡大理石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加工;积极发展藏医药业,全面提升丹参、天麻等藏药材种植业经营水平;依托农牧民安居工程,开展林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建筑建材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切实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全年完成120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
察隅县经济工作发展后劲增强。2009年,察隅县狠抓农牧业生产,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资金404.8万元,推广良种2万亩,牲畜出栏率达到30%;全面普及农机具,使农机装备总量达7696台,同比增加35.9%;不断加快产业发展,旅游规划进一步完善,该县与西藏圣地旅游公司签订了3000万元的旅游开发合同;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推进了万亩油桐、万亩核桃基地建设,与种植户签订了购销合同,实现了“公司+农户+基地”模式;继续加强项目建设。然察公路顺利开工,松塔电站前期工作也基本完成。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9年,察隅县共落实民生项目资金1728.2万元,其中落实教育经费260万元,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6%,初中生入学率达93.29%;国家投资140万元,完成了县藏医院门诊部建设,投资86万元对县医院进行了全面维修;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投入资金120.6万元,为各村文化活动室购置了音响等设备,订购图书2.3万册,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0.54%、92.61%;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协调监督用工单位兑现务工人员工资及福利待遇,成功调解多起劳资纠纷,务工人员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新增就业岗位88个,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投资4043万元完成安居工程建设687户,投资236万元建设抗震加固房473户,新建沼气池1850座,78户受地质灾害影响的群众的整体搬迁工作也已接近尾声。
察隅县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以雅鲁藏布江支流察隅河和怒江为主体的几十条大中河流,落差较大,具有巨大的水能开发利用价值;蕴藏着金、银、铜、锡等数十种稀有矿物,其中古拉乡满宗牧场金矿、上察隅镇本堆石榴籽石和锡矿储量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木材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达60%,有红豆杉、云杉、檀香、香樟、云南松、马尾松等300多野生树种,其中有10多种属国家级珍贵树种;林下资源有松茸、木耳、天麻、虫草等;野生动物主要有虎、豹、熊、小熊猫、麝、鹦鹉、黑颈鹤等,其中属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100多种。
2009年以来,察隅县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58亿元,同比增加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亿元,同比增加16.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31元,同比增加14.8%。社会局势持续稳定。2009年,察隅县紧紧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契机,加强党组织建设,以进一步巩固基层组织。该县先后落实资金711万元,为老百姓办实事140余件,完成55个行政村活动场所建设;在“千名干部进百村开展两帮助”活动中,落实资金76.9万元,为群众办实事338件。同时,该县还投入维稳工作经费230余万元,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和平安创建活动,健全了维稳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边境管控和社会管理,确保了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
2005年,察隅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625万元,同比增长17%。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4?30?36。完成财政总收入639万元,完成税收22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25%、13.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现金收入分别为2085元和1346元,分别增长14.4%和14.95%。全年的经济运行呈现五大亮点。随着县城城区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县第三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门类逐渐完善,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64户,新增从业人员121人,新增注册资金69.53万元。2005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32万元,同比增长14.9%。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完成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24项,包括日东至察瓦龙公路、京都公路、古玉龙冲水泥桥等。在建和续建建设项目共有52个。2005年全县推广优质高产水稻面积2000亩,发展公路沿线和县城郊区大棚蔬菜229亩,荞麦种植7500亩,产量达到70万公斤;饲用玉米种植14505亩,产量达到542万公斤,逐步培育起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西藏荞麦"和"西藏玉米"品牌。
察隅县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很大,垂直高差悬珠。谷地海拔南部边缘只有1400米,而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10多座,最高峰为6700米的梅里雪山。全县平均海拔2300米。属喜马拉雅山南冀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日照时数为1615.6小时。年无霜期200天以上。年降水量793.9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水、泥石流、干旱、虫灾等。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