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概况
-
2008年,澄江县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据全县国民经济核算,2008年,全县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 24200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020万元,增长5.2%,对GDP的贡献率为7.5%,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增加值106452万元,增长17.3%,对GDP的贡献率为54.7%,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5530万元,增长14.7%,对GDP的贡献率为37.8%,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0.7:43.9:35.4。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131034万元(按云南省修订经济成分划分的生产总值测算方案),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4%,占GDP的比重为54.2%,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工农业总产值(现价)达409231万元,比上年增加10326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3958万元,比上年增加90594万元,农业总产值75273万元,比上年增加12667万元。
2008年,澄江县积极落实中央农村工作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现价)完成75273万元,比上年增加1266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53601万元,比上年增加8810万元;林业产值769万元,比上年增加153万元;畜牧业产值18440万元,比上年增加3484万元;渔业产值1795万元,比上年增加203万元;服务业产值668万元,比上年增加17万元。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1.2%、1%、24.5%、2.4%、0.9%。种植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发优质高效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和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整体效益的进一步提高。2008年,全县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5360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粮食产值6249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8.3%;烤烟产值16061万元,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21.3%;蔬菜产值21993万元,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29.2%;花卉产值5433万元,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7.2%。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95184减1.4%;非粮作物播种面积194741亩,比上年增加7470亩,增长亩,比上年增加6020亩,增长2.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0443亩,比上年减少1450亩,减4%。其中:烤烟种植面积68464亩,比上年增长3.1%;蔬菜种植面积119959亩,比上年增加4684亩,增长4.1%。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复种指数由上年的288.4%上升到294.6%,上升了6.2个百分点。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由上年的35.2:64.8调整为2008年的34.03:65.97,非粮食作物比例提高了1.17个百分点。
澄江县属滇中高原丘陵地带。境内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梁王山(罗藏山)自西向东横亘中部,形成澄江、阳宗两个坝子。东、西、中部为中山山原地带,东部南盘江深切峡谷为温暖河谷地区;向南北倾斜的凹陷部分为坝子和湖泊,其中南为澄江坝和抚仙湖,北为阳宗坝和阳宗海,总体地貌呈“H”形。最高海拔梁王山主峰2820米,最低海拔南盘江与海口河交汇处1328米。主要河流有梁王河、东大河、西大河、牛屎河、代村河、虎山河、阳宗大河、七星河、海口河、七江河、西汇河,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和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境内梁王山最高海拔2820米,南盘江与海口河交汇处为最低海拔1327米。
澄江县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2.78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061亿立方米,地下水0.724亿立方米,人均有水2263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水368874立方米,每亩耕地有水1569立方米。年可控制水量4940万立方米,年可供水5557万立方米;抚仙湖总容量189.7亿立方米,阳宗海6.02亿立方米,南盘江过境水量21.65亿立方米,星云湖注入0.25亿立方米。出境水量全县总计2.047亿立方米,其中海口河1.167亿立方米,七江河0.154亿立方米,甸朵、七江大龙潭0.2523亿立方米,阳宗海0.474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为全区之最。
2008年,澄江县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建设水利工程2351件,水利建设投入资金4051万元。完成4个片区基本烟田建设、43件人畜饮水工程、4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及11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新建小水窖872口、沟渠17条1.82万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70亩,改善灌溉面积31988亩;解决和改善饮水困难人口13360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km2;新增农机1682台。年末,全县已建成稳产高产农田77499亩,占年末实有耕地总面积100277亩的77.3%。拥有水库、坝塘92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25座,坝塘57座。总库容4503万立方米,蓄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4290万立方米。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1536万瓦特,比上年增长7%,拥有农用拖拉机3777辆,农用运输汽车474辆。农用化肥施用量29695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2.8万公斤,农药使用量26.3万公斤,农村用电量1686万千瓦小时。
澄江县呈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海拔不同,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11.9~17.5℃),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3.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毫米(900~1200毫米)。全县辖6个镇,人口以汉族为主,回、彝、苗等少数民族杂居。境内水能资源丰沛,磷矿资源较为丰富。河流短小,以湖泊为主,南拥抚仙湖,北含阳宗海,东贯南盘江,过境流程25.4公里。
2008年,澄江县工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坚持以生产为重点,效益为中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克服电力供应紧张、资金紧缺、能源原材料、原油价格上涨等诸多困难,工业经济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9096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5%,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加值6886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2%。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33958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276254万元,比上年增长33.4%。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形成了多点支持发展的局面。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39976万元,比上年增长24.08%。200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2080万元, 比上年增长68.3%。其中:按投资的经济类型分,非农村限额以上投资53176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工业投资32114万元,增长33.7%,房地产开发投资38030万元,比上年增长506.1%,农村限额以上投资711万元,比上年减少79.9%,居民个人建房投资10163万元,比上年增长35.1%;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339万元,比上年减4%,第二产业投资32114万元,比上年增长33.7%,第三产业投资67627万元,比上年增长94.9%。
澄江县的矿藏有煤、铁、铅、铜、石英砂、石灰石、磷等。煤:在新村马场和阳宗镇一带,矿源15公里,储量100万吨。煤层深,品质低,不易开采。铁矿:在菜花坪、大竹箐、双树后山等地。品位低,不易开采。铝土:在阳宗镇偏西北饮马池一带,储量30万吨。黄磷:在县城东,南起矣旧,从渔户村开始,经大坡头、路溪勺、小烂田、麦田坡、九村蛟龙潭、风口哨、狮子山、大山寺,直到阳宗盖板山,直线18公里,磷矿层出露总长34公里,矿区面积48.12平方公里,总储量6.4亿吨。品位高,易开采。石灰石:在县境内分布较广,面积8万多亩,储量10亿吨。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