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概况
-
野生动植物资源:县内有马鹿、野猪、青羊等20多种珍贵、稀有动物,其中常见动物有豹子、狍子、獾子、野兔、石鸡等。全县可利用的野生植物有100科、230属、755种。大宗土特产品有黄花、蕨菜、苦菜、木兰菜、杏仁、杏扁、臻子等。赤城县是河北省的药材大县,县内野生药材近200种,草药总量达7855吨,主要有毛知母、柴胡、黄芩、苍术、赤芍、玉竹、防风等。其中柴胡、黄芩较为知名并畅销国内外。人工种植药材也有悠久的传统,品种主要有贝母、党参、小黄芩等,种植高峰时贝母面积达千亩以上,产量10吨。
劳动力资源:全县农业人口25.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历年来长期在外务工2.5万人左右、占我市外务工总人数的13.4%;季节务工2万人。其中在京务人数占80%以上。主要从事建筑、服务、运输、技工(以锅炉工、司机、焊工为主)等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县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大量剩余劳动力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生态建设、矿产开发等重点工作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有力地拉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林牧资源:全县现有林地278万亩,天然草场238万亩,森林覆盖率41%、林草覆盖率68%以上,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102万亩。年产鲜草41000万公斤。全县仁用杏面积150万亩。2000年以来,以肉羊、肉牛为主的舍饲畜牧业,逐步代替了传统的绒山羊,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矿产资源:县内已探明的矿藏有36种,金属矿主要有:赤铁矿7亿吨,磁铁矿2.5亿吨,居全省第二位。黄金金属储量21.5吨,白银金属储量635吨,铅锌、铜、锰等矿藏也较为丰富。非金属矿主要有石墨储量3000万吨,石英石储量1亿吨。沸石、蛭石、玻璃用凝灰岩工业储量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储量4.57亿吨的沸石矿是我国最大的斜发沸石矿之一。
县境周围群山环绕,黑河、白河、红河三条河流纵贯南北。河谷之间,高山起伏,沟壑纵横,耕地较少,山地面积较大,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下降,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分布。全县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东亚大陆季风气候,中温带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
水利资源: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区。全县地表径流量为3.5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年平均3700万立方米,黑河、白河、红河三条河流自西北向东南纵贯而下,其径流全部汇入密云水库,历史最高入库水量年3.47亿立方米。2005年输入密云水库水量1.7亿立方米,占年入库水量的52%,是北京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水能蕴藏量达4万千瓦,可开发1万千瓦,建有小型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3615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
县内资源丰富,是河北省资源大县,尤其是矿产、林、牧、水、野生动植物、旅游业资源富集。全县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银、铅锌、磁铁、沸石等36种。其中沸石探明储量4.5亿吨,属亚洲最大的斜发沸石矿。全县现有林地278万亩,天然草场238万亩,林草覆盖率62%以上,森林覆盖率为35%,是河北省林业重点县。年向首都供水3.5亿立方米,占密云水库全部入水量的三分之一,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境内有马鹿、野猪、青羊等20多种珍贵、稀有动物和可利用的野生植物有750多种、野生药材近200种。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县境内有温泉两处,其中赤城温泉郦道元《水经注》已有记载,被誉为“关外第一泉”,属高疗效矿泉,现已开发为集会议、疗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关外名山”滴水崖、“朔方屏障”舍身崖、平北抗日根据地海陀山,龙门峡摩崖石刻等景点自然风景独特,原始森林蔚为壮观;境内北魏、北齐、明长城285公里,北魏御夷镇遗址、恐龙足迹化石群等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赤城县是河北省资源大县,尤其是矿产、林、牧、水、野生动植物、旅游业资源富集。
旅游资源:县境生态环境良好,自然和人文景观较多,有温泉两处,其中赤城温泉郦道元《水经注》已有记载,被誉为"关外第一泉",属高疗效矿泉,现已开发为集会议、疗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山梁中生代冰川遗迹、黑龙山自然风光、龙门峡摩崖石刻等景点自然风景独特;朝阳观丹霞地貌、塘子庙温泉、恐龙足迹化石群等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境内还有多处长城、古堡遗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赤城温泉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区。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