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美概况
-
措美县矿产资源主要有铅、硫、锑、石墨、玛瑙、煤、泥炭、朱砂等,并有地热资源。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藏野驴、黑颈鹤、水獭、马麝、天鹅、藏雪鸡、藏原羚、秃鹫、灰鹤等。主要药用植物有虫草、贝母、金蝎、黄连、黄柏、雪莲花等。
2009年,措美县不断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对新开业商户手续齐全的,实行当日发经营执照等高效规范性服务,对农牧区个体工商户以“先发展、后规范、免收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各项优惠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服务环境。据统计,目前措美县全年共有注册个体工商户299户,从业人员450人,注册资金104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2%和36%。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投资,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982万元,同比增长19.4%;多种经营收入2676万元,同比增长23.72%。第一季度,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区、地两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农牧业稳步发展,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财税金融稳健运行,消费需求趋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据统计,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1568.5万元,同比增长8.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万元,同比增长0.91%;第二产业增加值180万元,同比增长9.76%;第三产业增加值1277.5万元,同比增长9.42%。
措美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境内大小山脉连绵起伏,地质结构复杂。全县境内共有大小山脉124座,海拔在5500米以上的高山有73座,海拔6000以上终年覆盖冰雪的有9座,最高拔(打拉日峰)6777米。全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4500,最低海拔3266米,位于当巴村与洛扎县交界处,全县相对高差为3511米。
措美县属西藏南山原湖盆区的高原湖谷区。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4170米,相对高差500—800米,最高海拔6777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8.2℃,极端最低气温-18.2℃,极端最高气温30.0℃。年日照时数为2800小时,年无霜期90天。年降水量约300—400毫米。
措美县农牧民增收,结构调整是关键,但更关键的是究竟该如何进行结构调整。针对这点,措美县结合实际,首先从种菜、养藏獒等对于老百姓来说简单易行的方面抓起,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加大这些产业的科技含量,采用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去年,措美县投资1.4万多元建起了4个大棚温室,承包给农户,种植温室蔬菜的农民今年最高收入达到了1200元。另外,措美县还投资2万元在古堆乡建藏獒养殖厂。满一周岁的纯种藏獒,市场价可达1000—3000元,就是刚产的小藏獒也可卖400—600元的好价钱,古堆乡人看到并得到了牧羊犬在牧羊以外的价值。另外,种果树、养藏鸡以及劳务输出等也是措美县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措美县鼓励农牧民适度发展庭院经济,即种植果树、养藏鸡等,以求自给,而剩余产品还可销往牧区;在解放劳动力的基础上,不仅让农牧民更多地参加当地的工程建设,还动员老百姓外出打工。在多种经营中,措美县农牧民增收的渠道正走向多元化。夯实基础,才能促增收,促发展。措美县把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区生产条件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铺路石。今后5—10年,措美县将在牧区着重抓好草场灌溉项目和牲畜温饱工程。农区则着力治理河道,新修水库,维修水渠,扩大灌溉面积,增加耕地,植树造林。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山南地区措美县农牧民收入在畜产品价格放开等有利条件下,增长幅度较大,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农牧民收入增长减缓,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这其中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口增长及农畜产品价格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问题,措美县认识到要在新的基础上实现农牧民增收,就必须在农牧业结构调整上创新,在增收渠道上创新,通过调整农牧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以创新的措施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措美县60%的土地是纯牧区,另有40%是峡谷农区。措美县县长加青仓巴把这个半农半牧县比作两只“巴掌”:一只是牧区,一只是农区。要拍响这两只“巴掌”,首先必须抓好农业和牧业,实现优势互补,打好“配合”,这是措美县整体增收的重要基础。为此,措美县提出“农牧并举,取长补短,共同增收”的发展思路。首先,利用措美牧区较其它牧区离泽当近的优势,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去年8月,措美县在泽当设立了鲜牦牛肉销售点,至今已向市场供应了380头。目前,正在准备对牦牛肉进行细加工,发展牦牛系列产品。措美牧区所产的细奶渣在泽当市场上也是小有名气的,群众已有相当的制作技术,县里正积极鼓励、指导农牧民对这些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包装上的改进。而措美农区相对于离泽当更近的琼结、乃东等县优势不太明显,县里便在引导协调上下功夫。一方面,农区产品除自给自足和满足本地市场外,还销往牧区。据介绍,鸡蛋、蔬菜等在牧区都有一定的销路;另一方面,多种种植的剩余产品也可以销往泽当市场,增加收入。
措美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措美县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有种植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豌豆、油菜、萝卜、马铃薯等。畜牧业以饲养山羊、绵羊、牦牛、黄牛、马、驴等为主,是山南地区的主要牧业县之一。经济林24.7亩主要产苹果、梨、核桃等。“九五”期间经济快速发展,到2000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11.66万元,人均达4003.00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43%,比计划多0.43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468.47元。
措美县水资源较丰富,共有大小河流18条,大小湖泊38个、水泉15处,全县水域面积133.114平方公里,其中河流水面2.57平方公里,湖泊水面124.544平方公里,水泉面积6平方公里,最大的湖泊哲古湖约66平方公里,属内流湖,补给水源主要靠冰雪融化水泉为主和降水,在夏秋退缩。县内有4条外流河,其中最大的是洛扎雄曲,流经当许、乃西、当巴出境,县境内长约90公里,发源于措美县西北部的高山冰川。据措美县电站测定,流量最大是7月,为6-8立方米/秒,流量最小是1月,为06-08立方为/秒。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将给措美人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促进措美经济的蓬勃发展。
“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十五”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入山南地区前列,国内生产总值达8929.2万元,人均达到632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1万元,年均递增15%,财政自给率达到20%;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效果,农牧区二、三产业比重达到30%以上;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260元;年均递增9%,其中现金收入达到60%,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贫困人口下降到0.5%。县有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为1980千瓦,年发电量为30万千瓦。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民族手工业,主要从事金、银、铜制品和纺织氆氇、卡垫等传统产品。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