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概况
-
宕昌县坚持把灾后重建摆上突出位置,通过规范管理、强化督查、狠抓质量,全县农村13798户重建户、11004户维修户全面竣工,城镇753户重建户竣工42户,在建711户,123户维修户全面完工,全县超过五分之一的群众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累计整合项目资金4056.7万元,建成了新城子乡民福村等六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集中重建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了典范和样板,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全县共确定各类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52项,计划总投资3.87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22亿元,完成投资1.66亿元,建成73项,在建57项,一批备受广大群众期盼和关注的大项目正式开工上马,为城乡发展条件的大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宕昌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扶贫开发为总揽,以项目建设为总纲,抢抓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突出“三农”和重建两个重点,深入实施特色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劳务富县、科教兴县战略,更加重视工业、城建、旅游三大工作,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建设,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迈出了加快宕昌科学发展的新步伐。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1亿元,同比增长25.2%;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7066万元,同比增长6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10元,比上年净增214元。
2009年,宕昌县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倾全县之力大打“两基”攻坚战,累计投资2.04亿元,开工建设各类项目学校46所,建成14所,新建校舍13.1万平方米;千方百计筹措资金865万元,为各中小学添置了教学实验仪器、图书和课桌凳,“两基”攻坚顺利通过省上验收。深入推进教研教改工作,全县高考二本以上录取150人,专科以上录取767人,比2007年增长21.3%,县一中的杨小军考生荣获全市文科状元,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过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将县职校升格为职业中专,投资2500万元的县职业中专大楼完成主体工程。加大卫生项目建设力度,全年投入资金3374.2万元,完成了县妇幼保健站业务楼、县医院后勤保障楼、中医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建成了10所乡镇卫生院和26所村卫生室。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25.9万人,参合率达到93.5%,全年共计报销住院费2121.1万元,平均报销比达到65 %,受惠群众达到15107人;为1649户特困群众发放医疗救助费73.4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万人,参保率达97%。H1N1甲型流感防治工作成效明显,妇幼降消项目顺利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46‰以内,优质服务县工作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工实施了县体育中心和五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新发现文物15处,完成了《宕羌傩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的前期工作。全面启动了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架设光缆支线51杆公里,农村电影实现数字化放映,全年放映电影1598场次。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开工实施了城区敬老院建设项目,建成了城区老年人福利服务中心和19座农村五保家园,全年共发放城镇低保金738.1万元、农村低保金3698万元、五保户供养金749.3万元,城乡困难群体享受到了更多更大的实惠。
2009年,宕昌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步向前迈进。大力实施生态旅游名城建设工程,全年累计投入资金4.96亿元,开工实施了文化传媒中心、体育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了高庙山公园建设步伐,建成了羊马城大桥、新城区滨河路等一批重点工程,硬化城区巷道24条1.2万平方米,完成了城区路灯改造工程,组建了出租车公司,扎实开展了“城管风暴”系列活动,使城市形象有了显著变化。认真落实经营城市理念,大规模开展了城区计子川和哈达铺征地工作,完成土地储备720亩。坚定不移地开展交通大建设,开工实施通乡油路6条105公里、联网路4条89.5公里,新建通达公路26条126公里、通畅公路6条25.9公里、便民桥19座,交通工作连续三年名列全市前茅,今年市上在我县召开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现场会。竭尽全力支持兰渝铁路、212国道改建等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征地2320亩,拆迁房屋605户2420间,保证了铁路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开工实施了以城区防洪河堤、供水管网改造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24项,建成河堤15条10公里、渠道7条14.6公里,新增水浇地2540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2880亩,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4项,解决了3.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修梯田9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加快电力通讯建设,完成了沙湾、临江两个35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开工实施了官亭35千伏变电站工程,新增移动基站25个,电力通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荒山造林0.6万亩、速生生态林5.7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6.6万亩,建成脚新路、韩竹路等绿色长廊49公里。大力推进农村农贸市场建设,开工实施了两河口、兴化等4个农贸市场,扩建完善了南阳、官亭等6个农贸市场,较好地解决了“以路代市”问题。全年实施各类建设项目264项,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灾后重建)15.7亿元,同比增长97.6%。
2009年,宕昌县工业经济规模效益稳步提升。狠抓矿产工业项目建设,建成了竹院北金矿、三昌公司银硐梁锑选矿厂、金临重晶石厂、开源铅锌矿尾矿库扩建等4个重点项目,启动实施了开源铅锌矿大草滩锑矿开发项目,矿产工业恢复正常生产。大力发展水电工业,建成了总投资4780万元的秦峪、柴家庄两个水电站,加快了沙湾、何家、兴成等7个电站的建设步伐,新开工了临江等5个水电站,全年新增装机容量7000千瓦。抢抓灾后重建、兰渝铁路建设带来的市场机遇,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奖励、协调服务,建成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2户、机砖企业12户、采砂企业24户,全县工业总量得到迅速扩张。狠抓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完成了陇南远大公司原料药GMP生产、九台春公司优质白酒生产线扩建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9项,签约资金7.64亿元,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38项,到位资金3.53亿元,资金到位率达到49.9%。预计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72万元,同比增长25.5%;工业实现税收2000万元,同比增长25%。
宕昌县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富集度高,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交相辉映。宕昌历史悠久,既有古石器文化的悠远,又是三国蜀道文化的神奇,更有红军长征文化的伟大,特有羌族文化的神秘。宕昌具有雄奇的山峰、幽奥的峡谷、丰富的河溪、多重的气候,拥有峰、崖、峡、洞、滩等地貌景观;冰雪云雾、自然天籁等天象景观;森林、草原、珍稀动植物等生物景观;河溪潭瀑等水体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修学教育、疗养娱乐、休闲度假和其他专业旅游价值。
宕昌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初步探明的有金、锑、铜、铅、锌、锰、铁等金属矿和石膏、石灰岩、泥炭、绿松石、重晶石、冰洲石、玛瑙等非金属矿,因技术、资金等原因,还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白龙江、岷江、良恭河等大小河流10多条,其中河流极端最枯流量大于0.015立方/秒。水能理论蕴藏量26.29万千瓦,可开发量6.6万千瓦,现仅开发4129千瓦,占可开发量的6.3%。现有小水电站5座,装机3514千瓦,其中引进外资已建成2座,装机150千瓦。
农业是宕昌县的基础产业,农业产值占全县国民总产值的80%以上。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洋芋、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花椒、核桃、苹果等各类经济林果。境内有野生中药材636种,特别是当归、党参、大黄、红芪四大药材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荣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畅销国内外。全县有森林面积127万亩,草地面积126万亩,森林资源涵养了鹿、麝、山鸡等许多野生动物,具有良好的特种养殖环境;天然草场为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大红袍”花椒、大白蚕豆、早熟薄皮核桃、松花蜜、花牛苹果、巨蜂葡萄、天然食品荞麦、燕麦已成生产规模,羊肚菌、蕨菜、刺龙芽、龙爪、刺五加等山菜产量大、质量优,深受中外客商青睐,是实现加工增值的良好资源。
宕昌县坚定不移地推进南河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544万元,实施各类项目138个,拓宽整修南腊公路32.6公里,基本建成了南川小学、卫生院、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改建房屋1390座,实施一池三改1080户,高标准建成了寺卜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使示范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完成了脚力铺等5个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配套工程,认真组织实施了4个易地扶贫搬迁和12个整村推进项目。建立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40个,互助资金规模达到468.5万元。建成9个标准化的防雹点,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245.2万元,扎实开展了教育两基攻坚、城区巷道硬化、农村特困户重建三大帮扶行动。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举办了“赛药会”,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协会,全年新发展中药材25.2万亩,建成科技示范点38个;建成规范化养殖小区2个,新发展养殖专业村18个、养殖场46个、养殖大户450户、暖棚养殖户756户,出栏畜禽61万头(只);建成了兆发食用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发展食用菌生产大户2户,全县食用菌生产拱棚达到37座,总产量达到70万公斤;建成大河坝柳林等3个水产养殖场,水产养殖业实现零的突破,饲养量达到30万尾;新发展马铃薯30万亩,建成示范点5个;新发展核桃5万亩、花椒3万亩、油橄榄8200亩。大力发展劳务移民产业,全年完成劳务技能培训2.02万人,向外输送移民3958人,输转劳务8.1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49亿元。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圆满完成了改革主体阶段的工作任务。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的突出成效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省市分别在我县召开了中药材产业开发、畜牧产业开发和林改工作现场会议。全面推行强农惠农资金 “一册明、一折统”,认真落实家电下乡、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全县共投入民生资金16534万元,其中汽车家电下乡补贴191万元,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预计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9.3%,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2万人。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