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日概况
-
达日县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区,深居内陆,属高寒半湿润性气候,除冷暖两季外,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冷季风大雪多,气候寒冷且持续时间长,达7~8个月,多有风雪灾害;暖季湿润但持续时间短,仅4~5个月。全县平均气温在-0.1℃~-3.5℃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0.1℃,极端最低气温-27.6℃。年降水量560mm左右,多集中在6~9月。由于复杂的地形条件,年平均气温的地域分布错综复杂,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其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南北温差达3.6℃。气候温暖的满掌乡地处本县东部,地势相对较低,年平均气温为-0.1℃,地处南部的下红科年均温为-0.5℃。沿着巴颜喀拉山山脉走向,地势逐渐升高,桑日麻平均海拔在44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出现了阶梯性分布,特合土年均温为-3.5℃,桑日麻为-3.7℃,莫坝为-3.4℃;达日县城附近,虽纬度偏北,但由于海拔较低,年均温为-1.2℃;沿着吉曲河,从窝赛到德昂地势逐渐升高,年平均温度降低,窝赛为-2.2℃,德昂为-2.8℃;沿着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达日河向北,地势逐渐降低,年均温分布逐渐升高,莫坝年均温为-3.4℃,建设为-2.0℃;巴颜喀拉山南麓,沿着尼曲河流向海拔逐渐降低,上红科年均温为-2.5℃,下红科为-0.5℃。
2008年达日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564.0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587.79万元,第二产业2460万元,第三产业3516.28万元;牧民人均收入1609元,比上年提高4.08%;2008年财政收入293万元,支出876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25万元,其中县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25万元,比上年增长115.44%。在建项3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5个。2008年末,存栏各类牲畜259861头(只匹),其中马4373匹、牛156934头、羊98554只;繁殖各类仔畜51282头(只匹),成活26159头(只匹),成活率62.43%,繁殖率46.96%;总增牲畜-17900头(只匹),总增率-5.58%;出栏牲畜44469头只,出栏率13.86%;出售牲畜42850头只,商品率13.35%;损亡成畜69.64头(只匹),损亡率31.16%;适龄母畜124147头(只匹),母畜比例47.77%。全县累计建成围栏草场2083块、264.3万亩,畜均占有7.4亩;畜棚1740座、10.44万平方米;治理黑土滩29万亩;牧民定居房屋1923户、115380平方米,实现“四配套”的牧户2500户,占牧户总数的34.9%。
达日县土地面积2226.37万亩,其中草场面积2102.4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4.46%,可利用草场面积1676.36万亩,占草场面积的79.73%,理论载畜量680753万头(只匹);林地面积167.8179万亩,天然林面积11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6.74%,森林覆盖率7.38%。主要树种有高山柳、沙棘、金露梅、水柏枝等。野生动物资源有棕熊、麝香、豹子、狐狸、黄羊、旱獭等;野生植物资源有冬虫夏草、大黄、贝母、黄芪、当归、羌活等;主要矿产资源有铁、铜、铀、金、石棉、锡、水晶、磁铁、铝、煤等。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达日河、柯曲河、尼曲河等,较大的湖泊有措斯多湖、尕布措湖、措什多湖、措什干湖、康浪湖、措日麻湖等,水能蕴藏量约10.9万千瓦。
达日县各地年降水量在486.9~666.5mm之间。因本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孟加拉湾水汽沿西南气流进入境内,同时由于青藏高原本身的作用,造成这一带低涡和切变活动比较频繁,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也有利于气流的抬升作用,所以降水量的地域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但受地形影响,也出现复杂的情况。首先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十分明显,一般是高原上海拔高度越高,空气中水汽含量随高度减少,相应地降水量就越少;其次降水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山顶多,沟谷少。山地的降水和高原并不一样,一般山顶要比山下明显增多,一般这种趋势又与气流的温度、稳定度以及山脉的高度和走向等因素有关。据国内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在一定高度下,年降水量一般是从山麓向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由于水汽含量随高度的减少很快,降水随高度增加反而减少,一般来说,在湿润条件下,降水量较大地区最大降水高度比较低,干燥气候条件下,降水量较少,最大降水高度较高。本县虽无实测资料,无法确定这一高度,但这种普遍规律保持不变。
达日县以增加牧民收入为核心,以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重点,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稳步推进畜牧业生产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切实加强以草定畜工作,将以草定畜工作与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有机结合,统筹规划,确保草原载畜量核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加大人工种草工作力度,完成3.614万亩补播工程。积极引导群众创新经营理念,发展舍饲半舍饲畜牧业。综合应用灭鼠、灭虫、灭毒杂草、休牧、轮牧、禁牧等有效措施,保护和利用好现有天然草场。三是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继续加强以牧民定居、牲畜棚圈、圈窝子种草、草地围栏等为主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11万元,购置饲草基地建设农用机械(手扶拖拉机10台,耙耱10台)及籽种,在每个乡镇建设50亩饲草基地,增强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四是加强畜疫防治工作,为畜牧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服务。上半年注射口蹄疫疫苗牛225800头,羊168400只,注射率达100%,调运炭疽苗22.5万毫升、牛出败186万毫升、羊四联苗15万头份,共注射牛出败223580头、炭疽224960头匹、羊四联14923只,发放常规防疫和消毒药品总价值达92730元。五是加快推进本品种选育进度,优化和调整畜群畜种结构,分别从玛多县和大通县引进藏系绵羊100只、野血种公牛60头,投放各项目户。同时,积极开展土种选育工作,从特合土、建设两乡选取100只种公羊,从满掌乡、吉迈镇选取100头种公牛,在各乡镇之间进行种畜串换,以提高牲畜整体性能。
达日县境内地貌属巴颜喀拉山原区,巴颜喀拉山脉从西北向东南延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内分成长江支流的尼曲河、满掌河和黄河支流的夏曲、达日河、柯曲、尼曲几大水域。西北部山体较大,山坡较缓,山顶浑圆,滩地较开阔;东南部山体较长,山脉倾多呈条形凸凹状。全县平均海拔4426m,最高峰位于桑日麻乡康浪源头,海拔5260m,最低点位于黄河流经本县终点的德昂乡与久治县接壤处,海拔3820m。
达日县主要企业有自来水公司、免烧砖厂、玛域肉联厂、新达砖厂4家; 2008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40万元,同比增长-33.3%。2008年,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1467户,从业人员1077人,注册资金1607万元;私营企业7户,从业人员81人,注册资金353万元。全县共有 “低保”牧民3050人;享受牧民医疗救助3580人;“五保”对象459人;享受城镇“低保”282户、801人,其中在职职工18人,“三无”人员18人;老年人口2034人,其中特困老人212人,敬老院13所,供养“五保”老人459人;优扶对象21人。全县有中小学校13所,其中乡级小学10所,共有教职工319人,其中专职教师163名;在校生4754名,学龄儿童入学率98.45%,其中牧民子女入学率达98.38%。全县共有43个医疗机构,即2个中心卫生院,8个乡卫生所,33个村卫生室;从业总人数有11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4人,工勤人员3人;大专以上学历27人,中专学历46人,无学历44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42人。村卫生室有牧医33人,相当于中专水平2人,无学历31人。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