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概况
-
近年来,德城区立足实际,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的,积极调整农村经济产 业结构,按照压粮扩菜、兴牧增果的思路,对蔬菜、畜牧、果品等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植,大 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全区压缩粮田面积 3333 公顷;新增瓜菜面积 1950 公顷、林果面积 66 7 公顷、水田养殖 200 公顷,全区粮经比例达到 3 : 7 。全区建立农业高新科技创新示范 园 8 个,引进嫁接国内外先进的农作物新品种 100 多个,牛、羊、猪品种改良率分别达到 75% 、 60% 和 90% ,畜禽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该区依托光明、勤农两个奶制品加工企业的龙 头带动,把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加大招商引牛的 力度。目前全区新增奶牛 300 头,奶牛养殖小区 5 处,奶牛专业村 2 个,奶牛养殖总量 2 300 头。在林果生产上,重点抓了城南万亩桃园和城北万亩速生林建设。今年新增桃园 3000 亩,园区面积达到 7000 亩;新植三倍体毛白杨、 I-107 杨等速生制浆林 2700 亩,总面积 5000 多亩,成为华北纸业木浆原材料主要基地。在蔬菜生产上,以黄河崖镇大史片为中心,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要求,实施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目前已完成 5000 亩。黄河 崖镇 600 亩休闲渔业生态观光园和河西园林二场 100 亩金荷园重点抓了名特、优品种养殖和 休闲渔业建设,形成池下种藕养鱼,台上种植花椒树、板栗、核桃、苹果、桃、杏等经济林, 已成为集种植养殖、示范推广、观光旅游、垂钓休闲的综合农业开发园。
德城区历史上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它北依京津唐,南靠省会济南,西邻石家 庄,交通便利,京沪铁路、德石铁路在此交汇, 104 国道、 001 省道、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城 区,乡村公路纵横成网,四通八达,通讯顺畅,网络发达、信息灵通。104 国道、 001 省道、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城 区,乡村公路纵横成网,四通八达,通讯顺畅,网络发达、信息灵通。
德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清以来就一直以“神京门户”“九达天衢”而著称。这里既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足迹,也记载了后羿射日的史诗,这里曾经是“少康中兴”的舞台,更是董仲舒孜孜求学的所在,御制“九达天衢石坊”显示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理位置,皇建“苏禄东王墓”印证了她的博爱胸怀与友好外交,“凤都”的美誉又令她拥有了几分神秘与传奇。
德城区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区年平均气温 12. 9 ℃ ,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于各种植物生长,是中国农业最发达 地区之一,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和各种蔬菜、水果,是国家和山东省重要的粮、棉、菜、水 果生产基地,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前景广阔。年总产量:粮食 344.52 万吨、棉花 22.8 万吨、蔬菜、瓜类 122.59 吨,肉类 60.5 万吨,现已形成粮棉、蔬菜、 畜牧、林果、水产、花卉六大主导产业;特别是德州扒鸡、德州西瓜、德州黑陶誉称“德州三 宝 ”,驰名海内外。拥有 500 万千瓦的华能电厂和日供 4800 吨的热电厂。马颊河、碱河、 漳卫新河流经全境,拥有库容 1 亿立方米的丁东水库,建成两处大型黄河引水闸,可充分满 足工业、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国家“南水北调”重点工程,德州京杭大运河将在 2008 年通 水,将更加丰富德城区的水资源。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