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概况
-
东宝区东接大洪山之毓秀,北枕荆山之灵脉,南拥江汉平原之富庶,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境内北部层峦叠翠,中部岗岭起伏,南部沃野舒展,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地形兼具、优势兼得。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温暖季风型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全市年平均气温16.1℃,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
东宝全区按照“经营城郊,兴工强区”、“唱响山歌,兴山富民”、“服务城市,提升三产”的工作思路,突出环境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三大重点,奋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9亿元,同比增11.1%;完成地域财政收入3.78亿元,同比增25.4%;农民人均纯收入373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85元。全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18亿元,同比增30.5%;实现利税2.67亿元,其中利润2.06亿元,同比分别增38.8%和42.9%。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5家,其中洋丰股份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达21.4亿元,上交税金4890万元。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形成了“漳河”柑桔、“山缘”香菇、“栗溪”香熏肉、“蓝湖”荸荠、“东马香羽”、“迎接”有机茶叶等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6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1个“三品”标志产品,其中山缘香菇公司出口创汇302万美元。
东宝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巍然耸立的东山宝塔,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依然形态稳健,气势轩昂;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龙泉书院古朴典雅,学风浓厚,培育出一代代英才,点缀其间的象山四泉(龙泉、蒙泉、惠泉、顺泉)闻名遐迩;以捉马洞、仙人岩为主的三国古战场遗址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唐安古寺、洪山寺、千佛洞依山傍水,清新幽静;老莱子山庄、圣境山、九龙谷、白云楼等道教遗迹和名胜源远流长;形成于中生代的天然溶洞----香龙洞内钟乳石令人叹为观止;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全国八大人工水库之一的漳河水库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被湖北省列为“着力建设的10个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之一。禀承“绿色东宝、天然氧吧、有机食品”发展理念的东宝已越来越成为理想的人居之地。
东宝区现已形成以多家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建材为支柱的跨越32个行业门类的工业体系。主导产品有成品油、水泥、啤酒、化肥、包装机械、聚丙烯、布洛芬、电子元器件等。2007年,全市引进项目48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6个,亿元以上项目28个。荆门热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台60万千瓦机组成功并网发电,中石化荆门分公司扩能改造、洋丰中磷120万吨采选矿等项目进展顺利,天茂集团二甲醚一期工程、京兰集团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投产,众和纺织年产20万锭紧密纺一期工程进入安装调试阶段,福耀汽车玻璃、葛洲坝水泥厂子陵日产4800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钟祥雨润、团结激光、湖北爱斯曼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大力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28家;亿元企业增加10家,达到62家。筹资1.5亿元解决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国宝”牌大米和“洋丰”牌过磷酸钙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洋丰”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达到39个。
2007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东宝区全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7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45亿元、47.16亿元和19.06亿元,分别增长9.6%、12.9%和15.2%。实现区属生产总值35.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45亿元、17.95亿元和11.24亿元,分别增长9.6%、206%和1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4:42.1:38.5调整为18.1:50.4:31.5。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城镇在岗职工15212人。年内新增就业岗位5003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48人,其中4050人员154人。完成就业前培训282人,再就业培训365人,农村劳动力培训996人,在岗培训71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较小,发展速度不够快,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改观;农业农村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还没有根本缓解;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东宝区全境大小河流600余条,水域面积18.49万公顷,地表水、地下水总量为40.1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28万千瓦。荆门平原土质深厚肥沃,丘陵岗地宜草宜木,土地自然生产力高。全市各类土地面积1219.26千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49.4千公顷,森林面积340千公顷,淡水养殖面积5.95千公顷,人平分别为1.2亩、1.7亩和0.3亩。森林覆盖率35.7%,活立木蓄积量1120万立方米,树木136科251属485种。
东宝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焦枝、荆沙、长荆铁路与207国道、襄荆高速(襄樊至荆州)公路纵横交错,皂当(天门皂市至宜昌当阳)、荆潜(荆门至潜江)、荆南(荆门至南漳)等省级公路贯穿全境,已全线动工的武荆高速(武汉至荆门)和荆宜高速(荆门至宜昌)将在东宝汇合,与沪蓉高速、京珠高速联网,届时在1个小时内到达宜昌(三峡),1个半小时内到达武汉。长江航道的沙市港及沙市机场、襄樊机场、三峡机场距东宝均只有100公里左右。优越的条件使一大批中央和省属企业落户东宝,全国特大型石化企业荆门石化总厂、华中电网主力之一荆门热电厂、三峡工程水泥定点生产企业葛洲坝水泥厂以及航空工业总公司所属的第六○五研究所等均在东宝境内。国家三条微波通道、四条光缆穿境而过,使东宝与全国各地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东宝电力设施完善、供应充足,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部完成。投资环境良好,发展前景广阔。
东宝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多达24种,其中石灰石、石膏、方解石储量分别达到46亿吨、10亿吨、1.8亿吨,均居全省之最,极具开发潜力;原煤储量达5000万吨以上;水泥粘土储量达3100万吨;硫铁矿、石英矿、陶土、铁、铜、硅、矾土、大理石等资源均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森林覆盖率高达58%;柑桔、香菇、黑木耳、乌臼、核桃、板栗、银杏等特产畅销全国各地,香菇、黑木耳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