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概况
-
敦煌市境内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不足1200米,市区海拔为1138米。党河冲积扇带和疏勒河冲积平原,构成了敦煌这片内陆平原。一望无际的沙漠和大片绿洲,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绿洲区好像一把扇子自西南向东北展开。
敦煌市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6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这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为9.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9.3℃(1月),极端最高气温43.6℃,最低气温-28.5℃,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蒸发量249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42天,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敦煌绿洲由党河滋润。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全长390公里,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8亿立方米,是敦煌重要的水利命脉,敦煌人民的母亲河。境内除党河外,地面水还有西水沟、东水沟、南湖泉水区,泉水总溢出量为3.1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902.3万立方米。
敦煌市耕地面积32万亩,草原面积57万亩,天然林面积119万亩,另有可垦荒地406万亩。由于光照资源丰富,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适合各种植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西瓜、甜瓜、蔬菜小麦、玉米等,出名的野生药材有锁阳,枸杞,罗布麻,甘草等。敦煌光照条件较为优越,由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是全省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瓜果之乡。年产各类优质水果2000多万公斤,优质皮棉1.5万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芒硝、石棉、钒、金、锰等4大类26个品种,其中位于方山口的钒矿探明储量125.86万吨,位居全国第四,近年又发现储量很大的敦煌玉,玉质仅次于和田玉。
2007年敦煌市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社会客运总量达到210.8万人次,同比增长0.08%,客运周转总量5811.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0.08%;全社会货运总量达到211.1万吨,同比增长0.07%,货运周转总量5148.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0.07%。邮电业稳步发展,现代化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2007年,全市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753万元,同比增长9.92%。其中邮政业务较上年有较快发展,函件、汇票、集邮及特快专递的业务量均比去年同期相比呈两位数的增长;而电子网络和现代通讯工具的不断普及,使电信各项业务指标有所下降,其中全市程控电话实际装机70970门(含小灵通用户24990门),同比下降0.1%。全市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55680户,同比增长6.51%。
2007年敦煌市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年内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2项,引进、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棉花双层双品、绿色葡萄栽培、标准化獭兔养殖等17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到期并通过鉴定验收科技项目23项,评定市科技进步奖19项,推荐申报酒泉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奖2项。开展各类科技培训591次,培训人员 9.56万人次,印发科技资料2.1万份。建成了敦煌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阳关镇亲农村建设示范乡、农村公共信息化网络建设等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城乡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小学“四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毕业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3%,完成率达到97.5%,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四率”均高于部颁标准。全市初中毕业生1823人,升入普通高中1181人,升入中师中专的469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5%;高中招生规模达到19个班,招收学生1261名,参加高考1723人,上线1340人,上线率达到 77.8%,比上年增加9.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上线435人,比上年增加42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年新建校舍18000平方米,改造消除危房3200平方米;累计撤并减少农村学校达32所;全市37所完全小学开通了教育信息网,占农村完全小学的82.2%。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33.53万元,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全部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
2007年敦煌市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城乡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0个。其中,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6个,村卫生所64个,门诊部、诊所90 个。乡以上卫生技术人员52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的97人、初级职称的325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78人;病床总数540张, 每千人拥有床位3.87张。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保险体制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93270人,参保率达到97.16%;全年受益8885 人次,基金支付501.7万元,基金使用率达90.95%。其中:全年住院报销5869人次,报销金额456.46元,慢性病补助6016人次,支付补助 45.24万元。文化阵地活动蓬勃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全年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6次。图书馆以“倡导全民读书、构建学习型社会”为主题,积极实施“知识工程”,全年开放340天以上,完成借阅2万人次,阅览10万人次。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共举办市级竞赛活动12项,承办了和参加了全省体育先进乡镇农民篮球比赛、《蒙牛〈城市之间〉全国100城市全民健身展示赛》北方赛区的比赛,并进入最后总决赛以及“顺风杯”国际青年男子篮球邀请赛等6项上级体育部门举办的比赛。全市向大专院校输送体育人才43名。
2007年敦煌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旅游立市、工业强市、项目带动、和谐发展”为指导,全市经济在高位平台上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经济加速增长,总量明显增加。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29095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6%,比上年提高了0.3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429万元,增长4.92%;第二产业增加值62327万元,增长18.28%;第三产业增加值154199万元,增长16.31%。人均生产总值为20962元,增长12.4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27.0∶20.7∶52.3调整为25.6∶21.4∶53.0。年末全市就业人员77461人,比上年末增加779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1人,净增加7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9%。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3123万元,比上年增长60.70%。财政支出39750万元,比上年增长66.09%。全年税收收入19555万元,增长 14.20%,其中:国税完成收入99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38%;地税完成收入9570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2007年,敦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129435万元(现价),农业增加值完成6965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07384万元(现价)。林、牧、渔业长足发展,今年完成造林面积0.81万亩,当年四旁零星植树69.69万株,果园面积达到5.44万亩,其中当年新植1.06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2.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5%;大中型拖拉机514台,小型拖拉机10664台,农用载重汽车281辆,排灌动力机械1827台,收获机械102台;农业生产用电2442.8万度,比上年增长 5.7%;化肥使用量(折纯)990.83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94%;塑料薄膜使用量144.25万公斤,比上年下降7.48%。
2007年敦煌市工业经济呈现出生产稳增快进、效益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良好发展势头。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8218.5万元,同比增长 24.2%;完成工业增加值40665.2万元,同比增长2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1600.5万元,同比增长21.4%,完成工业增加值25747.4万元,同比增长(可比价)23.55%。敦煌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既源于股份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源于新投产的工业企业的迅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建筑业生产的快速发展。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达62703万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44.84%。房屋施工面积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772808平方米。全年工程结算收入达到515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58%,工程结算成本32957万元,实现利润总额95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倍。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