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概况
-
肥城市资源特产丰富,肥城桃是独有的宝贵资源,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栽培总面积超过10万亩,被列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世界最大桃园”的称号。”。肥城是桃文化的胜地,肥城桃驰名中外,以个大、肉肥、味美而著称,是历代皇室贡品春季桃花如云似霞,万树争艳,秋季硕果累累,香飘万里,是真正的人间仙境。美丽的桃花是肥城旅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桃花艳而不俗,淡而有味,是观赏上品。春天,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满园的桃树,连绵的花海,构成了一个“天然的氧吧”,身处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可以尽享大自然的恩惠,领略桃乡风情。
肥城现建设桃木旅游城重点发展桃木工艺品项目,桃木旅游商品城位于肥城汽车站东侧,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共分为桃文化展示区、桃木工艺品展示区、桃木工艺品加工区、其他工艺品展示区、地特产品展示区、文化娱乐区、餐饮服务区、多功能商贸中心等八个部分,是集桃木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展示、商贸、旅游、餐饮、购物、娱乐、会展于一体的大型专业桃木旅游商品生产加工基地,是山东省桃木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基地、山东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
肥城特色旅游商品包括桃木剑、桃木挂件、桃木摆件、桃木饰品等桃木工艺品为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据古籍载:桃者,个大而优,味甘而形美者产于肥子国而冠以肥桃之称,亦称佛桃,已有千年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声名远播于海内外。位于泰山西麓的肥城具有世上最大的桃园,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肥城桃木,质密细腻,木体清香,为辟邪镇灾之神物,而深得道家方士之宠爱青睐。另有传说东南方向的桃木枝具有镇灾避邪之功效。
肥城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2.9℃,无霜期20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659毫米,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优良,结构比较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肥城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协调进步,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山东省经济强县。2005年,实现本市生产总值1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23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252.2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利润14.4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96.5亿元,实交税金8.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7.2和 82.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亿元和15.4亿元;储蓄存款余额77.8亿元,增加11.7亿元。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和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民营经济、公路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生态市建设试点,2010年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旅游业发展迅速,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00万人次。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达到50.3%。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新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2个,以泰安市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生态市建设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率分别达到35%和39.6%。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271元和15992元,增长19.1%和17%;居民储蓄余额111.6亿元,增长2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7亿元,增长23.6%。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进入50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66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列第30位,跨入全国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和全省生态经济十强县行列;被确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市、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和“平安农机”示范县,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示范县等称号。
肥城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境内有中央省市属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骨干民营企业等300多家,已形成了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机械、化工、轻纺、电子、食品等9大主导产业的工业生产体系。已与美、英、德、日、俄、韩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年出口能力达8亿元以上。中美合资的2万吨甲酸项目是亚洲最大的甲酸生产装置;与日韩合资的吉明美工业有限公司,汽车水泵、万向节的生产出口能力居全国前列。建筑安装业发达。建安队伍10万余人,施工覆盖全国28个省市,并到日本、以色列等国家承揽建安工程。被山东省政府首批命名为“建安之乡”,位居山东“建筑业十强县”之首。
全市各级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世上桃园、和谐肥城”目标,努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2008年,经济实力与质量持续提升。预计市内生产总值完成365亿元,增长15%。实现财政总收入28.6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4亿元,分别增长23.9%和20.2%;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0%,提高7.5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下降6.7%,COD和二氧化硫分别减排10%和12%。发展活力与后劲不断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7.7亿元,增长27.5%;实施投资过亿元项目58个,其中26个竣工投产。利用境外资金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43.3%和25.2%。民营经济增加值和实交税金分别增长26.4%和47%。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25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0亿元、利税90亿元、利润46亿元,分别增长30%、37%和38%;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3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达到11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30家和12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0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74个百分点。建筑业产值增长20.8%,在新一轮全省建筑业十强县中列第2位。服务业发展被列为全省50个重点城区之一,2个品牌被评为“山东服务名牌”。城市专业街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到58%的行政村。
肥城市是全国和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建材生产基地。各种资源共生配套,组合优势明显。现已探明的主要资源储量:煤炭11亿吨,钾长石5亿吨,岩盐50亿吨,石膏150亿吨,花岗岩20亿吨,优质石灰岩450亿吨,多种矿物质、近70种,地热温泉资源100多平方公里,市内石横电厂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国家统配煤矿和地方煤矿年产原煤600万吨。
肥城农业基础较好,历史上就有“齐鲁必争汶阳田”的记载,是全国粮食大县和果品、蔬菜、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市年粮食总产5亿公斤以上,果品总产2亿公斤以上,国际认证的7.6万亩的有机蔬菜基地已经建成。肥城桃是国内稀有的宝贵资源,已有11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以个大味美、营养丰富闻名中外,是全国名牌农产品,年产量5000多万公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10万亩桃园被正式列入上海吉尼斯大全。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