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概况
-
2007年福泉市种植业发展平稳,种植业产值为50859万元,比上增长7.0%;种植业增加值43063万元。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4037公顷,比上年增加15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43公顷,比上年减少443公顷;烤烟种植面积2126公顷,比上年增加7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035公顷,比上年增加28公顷。2007年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林业事业发展迅速;全年林业产值为2083万元,比上增长162.00%;林业增加值1406万元。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33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3966公顷。 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18%。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发展有所回落,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3639吨,比上年下降14.9%;渔业养殖面积为281公顷,比上年下降2.4%。全年畜牧业产值为44785万元,比上年增长5.5%;增加值25662万元。渔业产值为642万元,比上年增长3.8%;增加值399万元。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996万元。全市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生产产值5592万元,比上年下降29.2%;房屋施工面积1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有施工企业5个;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9.5万元,上徼税金273.7万元。
福泉市境内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旅游景点众多,是研究古夜郎文化的重要遗址,已被收入《中国名城大词典》。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泉古城垣历经数百载依旧巍然屹立;葛镜桥、竹王城建筑风格早为建筑学者钦佩;古色古香的张三丰纪念馆和神奇娟秀的福泉山让游人留连忘返;以奇、悠、古、绝名播遐迩的著名省级风景区洒金谷被选入昆明世博园展馆。还有正待开发的多处自然风光,如有以奇石、古树、清泉、小溪组合而成的杨山拾翠;镶嵌有仙人洞和蜈蚣桥的玉翠山;扑簌迷离的飞水岩;常年栖息鸳鸯、鹭丝的小岩山水;密林覆盖常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苏门羚等珍禽异兽出没的蛤蚌河;百鸟争鸣的丛林幽溪及奔腾不息的清水江等,景点多而相对集中,融文物、神话、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及科学考察为一体,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每一处胜景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游人进入福泉,恍如闯人一个神话世界。
福泉市经济总量超强升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95年净增2倍,10年间年递增速度达11.46%。其中, “十五”期间增速10.59%。全州排名到“十五”初期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全省排名2005年上升到第23位。“十五”期间,GDP增长从“八五”以来的较大波动逐步趋于平稳,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发展步伐积极稳健。全市人均生产总值8044元,高出全省、全州3087元和3790元,居全州第1位、全省第13位。在全国668个城市中排名316位左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产业结构从“八五”期末的41.9:33.8:24.3调整为 “十五”期末的23.2:48.6:28.2。10年间,一产下调了18.7个百分点,二产、三产分别上升了14.8和3.9个百分点。这一趋势较好地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演变规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成为过去10年福泉市经济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起着主导作用。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95年的13.5%猛增至2005年的48.23%。
福泉市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突飞猛进。现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磷、煤、铁、铅、锌、重晶石、硅石、耐火粘土、大理石、高岭土、油页岩、汞等20多种。优势矿种磷矿,储量达3.2亿吨,品位高(P205 含量多在30%以上,最高可达38%),多为露天矿,极易开采。市内有福泉磷矿、市化肥厂、磷酸盐厂、市重钙厂、市磷肥厂、市军民水泥厂等一系列骨干企业,拥有年产磷矿100万吨、黄磷1.5万吨、磷酸3万吨、磷酸氢钙4万吨、钙镁磷肥20万吨、普钙12万吨、硫酸4万吨、磷酸三钙3万吨、原煤70万吨、水泥6万吨的生产能力。1989年国家投资60多亿元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瓮福矿肥基地已竣工投产。形成了以磷化工为龙头、煤炭、冶金、建材、电力、包装等10多个行业的地方工业体系。近年来,福泉市以矿产品加工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总产值自1997 年起突破10亿元,每年超双位数增长,跻身于全国乡镇企业五百强县(市)之列。
福泉市日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农业前景喜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烤烟等。境内宜林荒山荒地约40万亩 ,现已开发近5万亩种植果、药、桑、茶和用材林木。马场坪镇万亩果园场年产水果近百万公斤,所产梨、桃、桔、葡萄、中华猕猴桃等蜚声全国,供不应求。优势品种“高原福梨"以果形美观、色泽鲜丽、皮薄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被选定为1998年西南7省区经济协作会贵州“8.28”活动指定水果。
2007年福泉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4480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710万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78978万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95121万元,增长13.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21.4∶50.27∶28.33调整为20.51:51.91:27.58。年末全市城乡从业人员18.85万人,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单位从业人员1.8万人。年末全市国有企业下岗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4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
福泉市境内地势西部和北部较高,东部次之,中部和南部较低,最高海拔1715.8米,最低海拔614米,平均海拔1020米。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坝地较少。土壤类型以石灰土最多,黄壤次之,水稻土和紫色土较少。在气候分区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华中湿润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温14°C左右,年积温4574~5609°C,无霜期245~278天。年均降水量1033~1220毫米,光、热、水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
福泉市交通电力通信网络发达。省道、县道、乡道及矿烟经济道共计162条,基本形成了以贯穿市境南北的马瓮公路为主动脉的公路网络。市属企业及个体运输业户拥有客货运输车辆达2000余辆,在全省每百人人均拥有客货运输车辆中居第一;已建水电站21座,装机14100KVA,国家电网覆盖全市,建有22万伏变电站1座,11万伏变电站6座,正在建设的11万伏变电站2座和50万伏变电站1座;市内16个乡镇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全部实现了光缆数字传输并已开通国际互联网,电视综合覆盖率已达100% 。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