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概况
-
藁城市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全淡。盛产小麦、玉米、花生、鸭梨及四季蔬菜,“河北粮仓”、“燕赵天府”之称。基础设施良好。
建国60年来,藁城同全国其它县市一样,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固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立足自身优势,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冀中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8.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79亿元。2006年开始,固定资产投入和重大项目建设规模加大,2007年,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2008年,达到16.18亿元。2009年,实现财政收入42.6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北省“十强”县(市)行列。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藁城禽蛋市场是集禽蛋、饲料、包装、兽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易市场,1998年综合交易额达到12亿元,成为全国北方最大禽蛋交易市场,被评为河北省十大市场之一。市区占地千亩的商贸城已形成,有400多家客户进城投资经营,总面积3.1万平方米的市商贸大厦即将交付使用,初步形成了以商贸城为龙头、市区小食品、小百货、服装、蔬菜等8个专业批发市场为基础,以禽蛋、蔬菜、胶合板等12个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以农村66个集贸市场为补充的市、乡、村三级网络体系。1998年,全市各类市场成交额达到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亿元。
藁城境内有台西商代遗址、前西关商代遗址、九门古城址和“梅花惨案”遗址4处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耿村民间故事和藁城战鼓被列为石家庄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台西商代文化遗址、耿村故事和藁城战鼓先后分别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业发达,自然备件和农业生产基础较好,农业综合实力居河北省前列。1992年以来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5.5亿公斤左右,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商品小麦基地、秸秆养牛示范基地和河北省粮食生产基地、瘦肉型猪养殖基地。以猪、鸡、牛三大品种为骨干,食草、食粮型共同发展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1998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76亿公斤,实现畜牧业产值1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林果生产、冷藏保鲜业兴旺发达。全市优质果树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鸭梨、苹果等鲜果品1亿多公斤,建有各类冷藏库700多座,贮存能力1.9亿公斤,是全国冷库密度最高的县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果品贮藏基地和集散地。截止至1998年,该市按照搞好结构调整、抓好基地建设、兴办龙头企业、完善全程服务的总体思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初步建成了设施蔬菜区、果菜油区、粮牧综合发展区三个特色经济类型区,形成粮食、畜禽、蔬菜、果品四个龙型经济产业链条,建成设施蔬菜、瘦肉型猪、蛋鸡和奶牛养殖等十几个具有一定规模、起到影响和带动作用的种养基地,新建、扩建、改建了乳品加工、腌制菜、肉食加工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藁城地理位置优越,紧邻省会石家庄、近靠京津。交通发达,石德铁路横穿境内,307国道、省级正饶公路、石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市区距民航机场30公里,距京深高速公路15公里,全市油面路通车里程921公里。通讯便利,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可直拨国内外任何一座城市。电力供应充足,拥有110KV变电站4座、35KV变电站11座。市区服务设施配套,拥有三星级宾馆一家,高标准饭店多家,具有较高的涉外接待能力。
工业快速发展、初具规模。市属工业拥有企业50余家,其中,国家中一型企业2个、中二型企业4个、国家二级企业2个,工业产品形成18系列、40多个品种,其中,7个部优产品、9个省优产品,以宫面、宫酒、宫灯为代表的传统名牌产品享誉全国。市化肥厂是我国北方小氮肥行业规模最大的厂家之一;吉藁联合化纤浆厂是我国最大的化纤浆粕生产基地。形成了化工、建材、轻纺、食品、机电、医药等初具规模的优势行业,开发建设了南城基础工业区、东城新兴工业区、西城食品工业区等三个工业区,三个工业区已集中了38家工业 企业,发展成为设施完善、服务配套、区域化、集约化的新型工业小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市经济的“半壁河山”。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置优越,设施配套,各项政策优惠,在地理位置、硬件建设、投资环境、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等方面在省内同类开发区中均名列前茅,吸引了包括德国赫司特、华北制药等知名企业进区建设。截止至1998年,完成初期开发规划,进区企业62家,投资总额68亿元。龙宫工业小区、贾村工业小区等一批乡镇工业小区已开始启动。
藁城市2001年有学校293所。普通中学51所,其中教育部门和集体办45所,包括:初级中学3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4所;社会力量办学6所,包括: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小学235所,职业中学7所,包括:教育部门和集体办2所,社会力量办3所,其他部门办2所。全市在校学生182943人,其中普通中学69769人,普通小学108036人,职业中学4974人,特教学校164人。全市教职工8154人,其中普通中学4063人,普通小学3386人,职业中学538人,幼儿园167人。市教育局设有办公室、人事政工科、普教科、计财科、职成教育科、督导室、工会、招生办公室、勤工俭学办公室、电教站、教研室。干部职工79人。其中局班子成员8人,一般干部66人,工勤人员5人。1997年以来,藁城市教育工作坚持以“普九”为重中之重,面对持续不断的学生入学高峰,加强校舍和内部设施建设,以保证初中生入学、控制辍学为重点,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普通高中教育坚持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提高服务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各类教育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