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概况
-
高台县经济结构继续改善。全县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46.26:30.25:23.49调整为 45.60:32.09:22.31。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6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1.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1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为22.07%、54.22%、23.71%,分别比上年下降4.27和提高3.95、 0.3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县紧紧围绕“十一五”节能降耗的主要目标,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成了节能降耗年度目标,万元GDP能耗降低3.13%,万元GDP电耗降低6.14%,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4.16%。财政收入实现收支平衡目标。全县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8444万元,比上年增长14.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50万元,同比增长12.67%;财政支出27320万元,比上年增长35.6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4.62%,比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85.99%,比上年提高 个0.22百分点。
高台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农机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及政策性保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83341.47万元,同比增长5.41%。其中,种植业增加值64863.06万元,同比增长3.96%;林业增加值2004.83万元,同比增长 9.84%;牧业增加值15513.3万元,同比增长10.95%;渔业增加值万元331.3万元,同比增长19.9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 628.98万元,同比增长10.94%。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以蔬菜、番茄、制种、酿酒葡萄、棉花、牧草为主的六大主导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33.7万亩,其中蔬菜5万亩,番茄3.9万亩,制种8.2万亩,酿酒葡萄1.8万亩,棉花5万亩,牧草9.8万亩。粮、经、草比重由上年的 17:75:8调整到27:67:6。粮食作物因结构调整有所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9093.49吨,同比减少8139.19吨,下降9.33%,粮食平均亩产555公斤,同比增加34公斤,增长6.53%。
2007年,高台县县委、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项目建设、结构调整、节能降耗、解决民生问题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显著提高、后劲明显增强,呈现持续协调、又好又快的喜人势态。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8.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8.33亿元,比上年增长5.41%,拉动全县经济增长2.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87亿元,增长20.56%,拉动全县经济增长6.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08亿元,增长11.95%,拉动全县经济增长2.7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604元 ,比上年增加1769元,增长11.40%。
高台县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发展战略,突出工作重点,整合招商资源,治理投资环境,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266万元,增长6.13%,其中城镇投资60043万元,同比增长4.7%,农村投资10223万元,同比增长15.32%。城镇投资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7971万元,比上年增长14%;第二产业投资15597万元,比上年下降24.58%;第三产业投资 36475万元,比上年增长22.92%。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全县投资上千万元的重点项目19项,当年开工建设15项,完成投资31300万元,占总投资的60.42%。以番茄红素加工、真空冻干胡萝卜丁、金康脱水菜加工、凯捷食品包装物生产等为重点的29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4300万元。以退耕还林、日协贷款贷款风沙区治理、国债沼气建设等为重点的11个产业富民项目,完成投资4573万元;以世纪苑综合开发、房地产开发、城东新区建设等为重点的 6个城镇化建设项目,完成7462万元;以高石公路、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饮水安全、城区电网改造、中小学二期危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卫生院建设等为重点的5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100万元。项目建设为改善全县投资建设环境,拉动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高台县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共完成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3000亩,封滩育林4300亩,其中农田林网新建及改造2315 亩;绿色通道建设6条,12.96公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8994亩,其中荒滩造林补植补造15632亩;各类育苗1842亩,其中新育591亩;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51.21万亩; 实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面积17450公顷; 实施封滩禁牧25万亩;城区绿化新植补植街道22条,实施了万盆(株)鲜花进县城工程,摆放盆花20000盆,创建花园式绿化单位5个;完成义务植树 52.9万株;四旁植树41.8万株。森林覆盖9.47%;实现林业增加值2004.83万元,同比增长19.65%。畜牧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县围绕奶牛养殖、畜禽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养殖小区建设、疫病防治等重点环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支撑服务体系,提高了优势产区产品竞争力,带动了全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渔业生产发展良好。全年实现渔业增加值331.3万元,同比增长16.28%,水产品总产量610吨,增长28.96%,其中,捕捞产量47吨,养殖产量563吨。养殖水域面积9490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2.14万千瓦,增长0.87%。农用拖拉机11063台,增长 3.62%;农用载重汽车198辆,农用机动三轮车1466辆;农村用电量4083.61万千瓦时,增长0..17%;地膜覆盖面积17.13万亩,下降 7.15%。
高台县教育事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促进了全县教育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29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教中专1所,初级中学7所,小学115所,城区独立幼儿园2所。全县在校中小学生24765人,同比减少 2.42%。在园幼儿3135人,同比减少13.76%;专任教师1843人,其中,大学本科431人,专科1014人,中专337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初中98%,高中70%。教师专业技术职称:高级60人,中级1100人,初级686人。2008年,全县向大专以上院校输送新生 1177人,其中,本科486人,专科691人。高考录取率达60.3%。全县加大科技普及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有力的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2%。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5项,其中国列科技项目1项,省列科技项目5项,市列2项,县列科技项目27项。种植业上,引进农作物新品种60多个,新技术10 项;建成4个畜牧业科技示范点和7个县级林业科技示范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地引进推广应用,为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了全县经济发展的后劲。
高台县工业保持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县工业经济以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技改投入为手段,积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5014万元,增长26.45%。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296万元,增长32.5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79582.8万元,比上年增长41.32%;实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72690.4万元,同比增长37.32%;产品销售率为85.73%,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全县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80万元,同比增长10.13%;全员劳动生产率 85898.54元/人,人均提高334.39元;资产贡献率8.29%,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7.33%,比上年提高 2.8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45.3%,拉动全县经济增长5.21个百分点,拉动第二产业增长17.19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提高0.72和0.61个百分点。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9家,完成总产值15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1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5560万元;实现营业利润660.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89万平方米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77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58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9.24%。
高台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如马鞍。全境海拔在1260米至3140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沙漠干旱型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干风,全无霜期15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03㎜,蒸发量2000㎜左右,年均气温7.4℃(其中川区7.6℃,山区4.6℃,正义峡为10℃);全年最高气温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低气温在1月,月平均气温在-9.7℃;全年日照时数川区为3088小时,沿山地区为2683小时。县境内有黑河等6条河,年径1亿发利用的水资源约10多万千瓦。全县还有中小型水库和塘坝26座,年蓄水量达5000多万立方米。水面4.1万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大量活鲜鱼,水资源充足。
高台县文化、卫生事业繁荣发展。广场文化、节日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举办广场周末文化活动 12场次,演出节目179个;开展送戏下乡8场(次),送戏进社区4场(次)。组织实施了“读有益书、做文明人”系列活动,参加全省“书香农家”读书活动,有5件作品获奖,并被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授予“甘肃省‘书香农家’读书活动组织奖”。在城区各学校开展“图书进校园”活动和“中小学生走进图书馆”活动。指导城关镇举办了第五届社区文化节,举办书画、化妆、舞蹈、少儿武术培训班9期,共培训文艺骨干236人。举办书画、美术、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展览8场(次)。支持鼓励专业团体和专业人员积极创作富有特色的文艺作品,共有9件作品获奖。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医疗机构管理不断加强,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县医疗条件、医疗设施、医疗技术显著提高。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6个,其中, 医院2个,卫生院11个,村卫生所108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县级5个、乡级11个。全县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9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393张;每千人拥有病床位2.5张,同比持平;卫生技术人员419人,其中执业医师155人,执业助理医师90;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1.54人。
高台县境内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芒硝、原盐、钾盐、萤石、蛭石、石英石、重晶石、花岗石、石膏等20余种。其中芒硝储量为3000万吨,原盐储量1168万吨,萤石储量170万吨。石英石储量6000万吨,品位高、易开采。高台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粮食总量达16000万公斤以上。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蚕豆、水稻、胡麻、谷子、荞麦和棉花、甜菜、蔬菜等,其中蔬菜年产量10000万公斤以上。高台县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林地面积40余万亩,活立木材蓄积量达73万立方米。果类年产量1865万公斤。盛产的红富士、新红星、红元帅苹果及苹果梨、早酥梨、锦丰梨个大、形圆、色艳,贮藏期300天左右。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