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吉概况
-
近年来,革吉县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牧民群众增产增收,有效地改善了牧区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局面,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牧民增产增收形势喜人。今年以来,革吉县进一步解放农牧民思想,提高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挖掘农牧业内部潜力,充分利用农牧业优势资源,鼓励农牧民加大牲畜出栏率,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积极做好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由政府担保,给有经济头脑、有经济能力、能带头脱贫致富的典型贷款,积极创办各类经济实体,进一步使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化、规模化,提高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等有效措施,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截至目前,革吉县共为18户牧民群众贷款62万元,新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增加至9个。
革吉县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农牧业资金向特色产业倾斜,以特色畜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白绒山羊、藏牦牛和绵羊三大牧业主导产业,努力培育特色产品。大力优化畜群结构和畜种比例,在控制数量的同时努力提升质量和效益,改变“高存栏、低效益”的现象;积极引进经济附加值高的畜种,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效益;大力发展好以肉、奶、酥油加工增值为主的城郊畜牧业,提高农畜产品综合商品率;高度重视草业建设,始终坚持树立“立草为业、草业先行、草业惠民”的思想,保护和建设好草地,适合人工种草的乡镇组织群众专业从事种草,实施好退牧还草工程,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提高群众经济收入和防抗灾能力。2010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产值1711.95万元,增长8%,总体比重达到了44.2%;牲畜存栏总数达778849万头(只、匹),幼畜成活率达到72.6%,农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60%。
革吉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010年,“迎国检”工作是革吉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针对“国检”具体内容和任务要求,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细化了目标,狠抓措施落实,及时查漏补缺,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力改善各中小学校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对县完小、雄巴乡初小进行校舍改扩建,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需要。县综治委、公安部门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抽调公安干警加强学校的秩序维护工作,确保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基础。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学校与社会的就业联系,逐步提高该县劳动力人才储备。
革吉县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继续在牧区推行巡回医疗制度,送医送药到户,方便群众就医,2010年上半年共巡诊3000余户、12000余人次,行程7000多公里,发放药品折合人民币20000元。扎实开展育龄妇女登记工作,共登记4000余人次,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了依据。组成3个工作小组深入学校、牧区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接种率为100%。大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覆盖率达到100%,参合率达到85%。全面落实老百姓住院交不起押金的问题,由原来500元/人住院押金降低至目前的200元/人。认真做好甲型HIN1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特别重视地方病、传染病和动物间疫情(鼠疫)的防治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从消费管理抓起,严厉打击无照经营、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步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开展优生优育宣传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革吉县境在羌塘高原大湖盆区,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山势高耸,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1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3座,其中最高山峰直龙拉峰,海拔高6380米。西南部有冈底斯山山脉,冈仁波齐峰,海拔高6656米;东南部有丁拉日居山。境内北部有字末午日山,海拔高5580米。多扎日山,海拔高4618米,吉不桑山,海拔高5130米;东部有加拉山,海拔高4878米;东南方位有仲日纵青山,海拔高5888米。
2010年以来,革吉县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全力实施“项目强县”战略,集中群智谋项目,优化政策引项目,聚合力量抓项目,完善机制建项目,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增长。革吉县积极与上级项目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各类拟建项目得到进一步落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60万元建设那孜桥至公前村乡村道路、芒拉桥和赛利蒲河桥,完工后全县乡村道路通车里程达1878.7公里,农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40万元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涉及小型农田建设项目等。深入实施草场围栏、人工种草、无水草场打井、藏西北绒山羊专业村建设、绵羊短期育肥基地建设等重点涉农项目,其中人工种草5000亩,共投资200万元;草场围栏30万亩,国家和地方投资共1118万元;无水草场打井42眼,共投资23.1万元;藏西北绒山羊专业村建设投资125万元;投资130万元建设绵羊短期育肥基地,有效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施周转房建设、市政道路建设、城市美化、亮化建设,共投资2159万元,城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在援藏干部的积极衔接下,受援工作扎实推进,第四批援藏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完成,重点将向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方面倾斜。
革吉县属高原亚寒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无霜期短,风大寒冷,雨雪日19天。年均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自然灾害主要有旱、风、雪、雹等。雪灾一般4年一次。旱灾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风灾多发生在2-4月。革吉县西部有东西转南北流向的森格藏布河,狮泉河,西南部有东西流向的生拉藏布河;中部有南北流向的相曲河;南部有东西流向的扎贡曲河;东部有东西流向的阿毛藏布河。境内北部有热邦错湖,草不杂湖,纳屋错湖;中部有聂尔错湖,色卡执湖,茶里错湖;西南部有吓萨尔错湖;南部有君玛错湖,阿尔过错湖。
革吉县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及时组织实施“十大工程”,促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改善群众生活。安居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游牧民安居工程于2006年开始实施,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安排1081.2万资金用于牲畜棚圈、贮巢棚、水井等配套设施建设。乡镇食堂建设有序开展。革吉县根据地区财政局的统一安排,为每个乡镇修建小食堂、小澡堂、蔬菜大棚。建立农牧民贷款担保基金。截至目前,共为15户牧民群众贷款54万元,新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增加至9个。设立涉农保险。为切实保证群众的经济收入,将因牲畜疾病或意外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今年,革吉县共安排专项资金145500元(已全部上交地区保险公司),设立涉农保险,并安排专人负责牲畜保险工作。建立农牧民大额医疗保险。为大力推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牧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革吉县积极与地区保险公司沟通协调,安排专项资金58204元,建立农牧民大额医疗保险,该资金已全部上交地区保险公司。降低农牧民住院保证金。根据老百姓住院交不起押金的问题,革吉县将原来500元/人住院押金降低至目前的200元/人。
革吉县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提高。革吉县以农牧民安居工程为突破口,实施安居工程以来,革吉县共建设安居工程1937户,完成建设面积111860平方米,截至目前1937套安居房屋全部投入使用,惠及大多数农牧民群众。投资130万元建设的牧区安全饮水工程目前正在实施中,基本解决牧区人畜安全饮水问题。“村村通”工程顺利实施,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5%,上半年放映电影75场次,观看群众达2300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革吉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60万元建设那孜桥至公前村乡村道路、芒拉桥和赛利蒲河桥,完工后全县乡村道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878.7公里,农牧区交通运输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牧区经营体制工作不断创新。今年起,革吉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农牧民贷款担保基金,给有经济头脑、有经济能力、能带头脱贫致富的典型贷款,积极创办各类经济实体,提高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