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概况
-
公安县境内地势平坦,江河密布,气候宜人,草长莺飞。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菜已纳入全国和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林业、水产、畜牧进入全省前列。全县常年产粮55万吨、棉花4万吨、油料10万吨。公安县是全国有名的棉产区之一,居全国产棉县第七位,六十年代即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南方产棉的一面旗帜”,素有“银公安”之称。公安县滩涂多、堤防长,草场资源丰富,是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八十年代全省林业工作即提出了“山区学远安,平原学公安”的口号。全县森林资源总面积56万亩,森林覆盖率17%,林木蓄积量145万m3,“十一五”期间全县杨树可产木材100万m3。公安县盐矿(含芒硝)资源较为丰富,现已初步在松滋—公安南湖峪盐矿区苏家垸和石子滩探明资源储量为1.5万吨,芒硝625.5万吨,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公安是名符其实的“百湖之县”,水面54万亩,其中精养水面22万亩,水产品产量7.5万吨,名优水产品占60%以上,盛产的淤泥湖,玉湖团头鲂和银鱼、崇湖河蟹及中华鳖等特种水产品饮誉全国。
公安的土地适宜性广,种植条件好,生物生长量大,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主要分布在西南红土丘岗和南部的黄土平岗地带、沿河的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上。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共有4个土类,7个亚类,12个土属,99个土种。从河床到岗地,土壤质地从砂质逐渐向粘质过渡,土壤种类也相应具有飞砂土、灰砂土、灰油砂土、灰正土、黄土。
“十五”以来,全县工业战线始终坚持“工业兴县”战略,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彻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培育壮大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五”未,全县全口径工业完成总产值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工业增加值(2000年可比价)11.9亿元,增长11.7%。规模工业企业70家,五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6家。全县70家规模工业企业就业职工人数1.13万人,总资产28.8亿元,总负债11.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9.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工业增加值8.4亿元,销售收入25.7亿元,利税3.1亿元,工业企业入库税收1.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14.9%、15.9%、20.2%和5%。年销售收入过千万企业46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4家,过3000万元的企业16家;民营规模企业已由2000年的不到30家发展到65家,五年新增35家。目前,全县工业经济以塑料新材、汽车零部件、纺织、生物医药化工、包装造纸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为支柱,70家规模企业为主体,凯乐、湖北车桥、金安、新生源等重点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公安县共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24个,市级文明单位62个;是“全省最佳信用县市”;拥有各类学校249所,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公安一中连续十年实现高考大捷,在荆州市名列第一;1996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享有“田径之乡”的美誉,1987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县各类卫生机构41个,拥有医护人员1673人,病床1603张,2003年纳入全国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县之一;是全省首批11个“技术创新示范县”之一;坐落在湘鄂边境的“黄山头”2001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荆江分洪主体工程—南闸、北闸和卷桥水库是观光休闲的理想场所;金融保险、城建环保等配套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公安县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特点。春季冷暖多变,温度上升快,雨量递增;夏季炎热潮湿,雨量不均;秋季日暖夜凉,雨量锐减;冬季寒冷干燥,低温少雨。热量丰富,无霜期长,低温冻害频次较少,适宜粮、棉、油、林、特等多种作物生长,有发展亚热带果木、特产等多种经济的水资源。通常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为春季的开始日,大于22℃为夏季的开始日,小于10℃为冬季的开始日,在10-22℃间为春、秋季节。
公安县农业特色鲜明,工业支柱突出,商贸流通活跃。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已从单一的粮棉种植结构向多元化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向深层次推进。金安纺织、基立稻草中密度板材加工、威尔福双孢蘑菇加工、天绿源米业深加工、丰泰油脂加工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已构建成以塑料新材、机械汽配、纺织、生物化工、包装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为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拥有以“中国车桥第一股”——湖北车桥、“中国塑料工业的一面旗帜”——凯乐科技两家上市公司为突出代表的70家规模工业企业。土工格栅、塑料管材、光缆,农用车、齿轮、汽车前后桥、老窖王酒、棉纱、氨基酸、移栽灵等100多个名优工业产品畅销国内国际市场。英国坦萨公司、巴克顿公司、意大利弗拉玛公司、香港港柏集团、北京金浩集团、四川剑南春酒业集团和湖北金龙泉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公安。公安商贸繁荣,市场活跃,“五九路精品一条街”在全省享有盛名,中商百货等7家大型超市以及夏威夷商业街、南平商贸城、湘鄂大市场使公安商机无限。2005年,全县可实现生产总值65亿元,规模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5亿元。
公安县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湘鄂门户”之称。207国道和荆东高速公路(湖北襄樊——湖南常德)贯穿全境,长江“黄金水道”伴境而过,离荆州城区30公里,离宜昌三峡机场70公里,离武汉天河机场250公里。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938公里,已形成以207国道、荆东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公(安)石(首)线、公(安)安(乡)线、公(安)松(滋)线3条二级公路为主干,以8条县级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县内有220千伏输变电站1座、110千伏输变电站4座,实现了城乡电力同网同价。全县程控电话8.7万门,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8.3%,移动通讯电话用户10万户。县城日供水能力10万吨。星级宾馆服务周到,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