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概况
-
灌阳县距桂林市区159公里,距首府南宁627公里。象一片向西弯曲的桂花树叶,镶嵌在海洋山脉和都庞岭山脉之间,地势南高北低。东与湖南道县、江永相邻,南、西、北与本区恭城、灵川、兴安、全州接壤,总面积1863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38.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公里,有大小河流47条,主要河流灌江,全长144.23公里,由南向北贯穿全县。
灌阳县文教卫生事业有所发展,特别是教育已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达标。2003学年初,全县有143所小学,209个教学点,1152个教学班,在校小学生18879人,其中高年级和偏僻山区在校寄宿生2601人;有初级中学19所,2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720人,其中在校寄宿11499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3725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各类学校在编教职工2500人。
灌阳县四季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地特产有灌阳油茶、灌阳萸油姜苦茶、灌阳盐菜汤、灌阳红薯酒、灌阳禾花乌鲤鱼、灌阳长枣、灌阳雪梨、葛根系列产品、红薯系列产品、灌阳县雪萝卜系列产品、灌阳县纯天然矿泉水产品、黑宝石李、灌阳橙、大红石榴、灌阳脐橙、大理石工艺品等。油茶 侗、瑶、汉等民族的饮料。将茶叶用油炒,然后加水煮熬,沸开后滤出茶叶渣,即成油茶。食用时,要配以调料和副食。红薯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黑宝石李 原产美国,8月下旬成熟,果扁园形,紫黑色,单果重120g,可溶性固形物13%。营养丰富。据测定果实内含多种维生素和17种人体需求的氨基酸,具有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灌阳县矿产资源蕴藏量大,现已探明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有:钨、锑、大理石、花岗岩、陶土、白云石、矿泉水等30余种。其中大理石、花岗岩品种多、分布广,储量达11亿立方米。矿泉水资源丰富,日流量600吨以上,水质优良。以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氡水”著称。全县现有大小水电站35个,总装机容量3.6万KW,全县用电面、乡镇、村达100%,现正在实施农网改造和110KW变电工程。
灌阳县旅游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之四绝,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灌阳黑岩、千家洞世界瑶族发祥地、文市石林、月岭古民居、九龙岩、赤壁山、灌江山峡、太子山原始森林等旅游风景区亟待开发和对外开发。古民居位于灌阳县城北面30公里的文市镇月岭村。古民居始建于明末清初,属典型的汀南式民居,是目前广西区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宅群落。月岭古民居三面环山,周围主要景点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孝义可风”石牌坊; 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催官塔”;“百岁亭”;还有“将军庙”、“古石寨”、“唐孔林墓”、“步月亭”和“文昌阁”等古建筑和“步月仙桥”、“步月岩”、“白驹岩”、“沙江晚渡”、“古井旋螺”、“上井石泉”、“双发井”等自然景观。千家洞原始森林景区位于灌阳县城东南18公里,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属自治区级水原林保护区,保护区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珍贵植物有福建柏,三级保护的有长苞铁杉、南方铁杉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小灵猫、猕猴、穿山甲、锦鸡、水鹿、大鲵等。灌阳文市石林位于灌阳县城北部30公里处,省道20164线(桂林至零陵)贯穿而过,灌阳文市石林是由典型的喀斯特熔岩侵蚀而成,占地5平方公里,奇石罗列,形态各异,具有双层结构,剑状峰顶,峻峭无比,造型奇特等特点。“飞马横空”、“八仙飘海”、“雄鹰展翅”、“仙人牧鹿”等景点栩栩如生,它是可以与云南路南石林想媲美而又更为典型的剑状岩溶地貌。
灌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年平均气温17.9℃,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5.8℃,年平均降雨量1538.4毫米。全县有大小河流47条,主要河流灌江,全长144.23公里,由南向北贯穿全县。水能蕴藏量达18.6万千瓦,水利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灌阳县行各业均有较大发展,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成绩。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49419万元,“八五”、“九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9%,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727万元,比九0年增长了182.2%.农业总产值为38413万元,比1990年增长了123.4%;财政收入“八五”、“九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1%、6.3%;固定资产投入平均增长速度为23.4%、2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553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红薯、小麦、玉米、黄豆、高粱、栗等。经济作物有西瓜、甘蔗、芝麻、花生、红瓜子等。园艺作物有长枣、梨子、柑橙、柚子、柿子、桃李、石榴、葡萄等,其中长枣栽培历史悠久,果大核小,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有药用价值,深加工成蜜枣畅销国内外;雪梨肉质脆嫩,香甜可口,倍受人们青睐。森林有松、杉、杂木、毛竹、油茶、油桐等用材林和经济林,绿化率已达98%。
灌阳县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工业兴县”发展战略,1998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0.42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5%,注重以本地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能人经济,鼓励选矿、冶炼、石材和食品加工能人办企业,全县已有冶炼企业20家,年生产值能力达1.5亿产值;拥有石材厂135家,年产值达2.2亿元。全县私营个体企业和股份企业已发展到5985家,从业人员21818人,民营经济逐步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体,全县已建立了以石材加工、冶炼、食品加工、小水电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形成了灌阳特色的工业体系。全县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8年,全县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17.06亿元,实现税金1380万元。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