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概况
-
瓜州县境内已勘察探明的各类矿藏近30种,产地78处。金属矿藏有金、银、铜、铁、铅、锌等十多种,产地55处,地质储量达2413万吨以上,其中铅16万吨、锌8万吨、铁2000万吨、黄金20吨;非金属矿产有花岗石、大理石、白云石、石灰岩、萤石、磷矿、盐矿、重晶石、石墨、水晶石、冰洲石、芒硝等,产地23处,尤其花岗石资源分布广,地质储量超过10亿立方米,并以品种多、色泽好、块度大、石质坚硬、出材率高而闻名全国,极具开采价值。
瓜州县境内有两条源于祁连山的河流。一条是疏勒河,在安西境内流程242公里,流域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89亿立米;另一条是榆林河,流程118公里,流域面积549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55亿立米。此外还有露头泉水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面水年径流量4.44亿立米,可充分利用的3.7亿立米。地下水蕴藏量7.6亿立米,可开采量7570万立米。
瓜州县全年日照总时数3360小时,大于等于10℃的积温3661.5℃,年均气温8.8℃,平均日较差16.1℃,年较差35.3℃,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29.1℃;年均降水量45.7MM,年蒸发量3140.6MM,年相对湿度39—41%,无霜期138--146天。
瓜州县境内有可开发利用的宜农荒地资源281万亩,天然草场资源265万亩,其中优质草场面积42万亩。其它如林果资源、农产品资源、中药材资源、农业品牌资源,均适宜于规模发展,建立各类商品基地和加工企业。这里,畜牧业生产的潜力很大,“安西黄牛”在中国牛品种中,以抗性强、肉鲜美称为名优,“安西羊”以肉质鲜嫩、毛细绒长远销全国,是安西畜牧业的拳头产品。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列为全国戈壁荒漠草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有雪豹、金雕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6种。野生植物有甘草、锁阳、苁蓉等名优中药材,产量大,质量高,甘草、锁阳系列产品加工初具规模,前景诱人。
2009年,是瓜州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县各级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措施,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可比价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36.8%,其中:工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19.1%,建筑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64.4%;第三产业增加值11.34亿元,增长16.4%。人均GDP达到23215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为27298元), 比上年增加4465元,增长23.8%(按常住人口增速为22.7%),按2009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到34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为3998美元)。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从业人员7613人,比上年增加88人,增长1.2%,其中,在岗职工7581人,同比增长0.8%。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3774户,从业人员6249人,缴纳税金1380万元。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795个,购买公益性岗位18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32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全县完成劳动技能培训6450人,输转劳动力1.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6亿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04万元,增长22.2%;上划中央收入6778万元,同比下降9.4%;上划省级收入3346万元,增长20.4%。分征收部门来看,国税部门累计完成收入7300万元,同比下降14.8%;地税部门累计完成收入9564万元,增长29.4%;财政部门完成非税收入3200万元,增长100.8%。
2009年,瓜州县教育事业进展较快。不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和冶金中专建设工程完成年度任务,校舍安全工程、校容校貌整治扎实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高考上线率分别上升到93%、85%。全县普通中学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中小学在校学生20144人,增长3.6%。普通高中招生989人,在校学生2304人,增长8.8%,毕业生874人,增长7.8%;初中招生2282人,在校学生6960人,比上年增长10.3%,初中“五合率”达到72.7%;普通小学7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招生1931人,在校学生13184人,比上年增长0.4%。学前教育进一步受到社会重视。城乡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在园幼儿2452人,比上年增长5.3%;全县教职工人数达到1550人,比上年增长1.1%(含工勤人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09年,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支持的项目6项,争取资金499.1万元,其中国家和省上农村能源项目2项,支持资金487.1万元。省科技项目2项,支持资金9万元,市科技、地震项目2项,支持资金3万元。申报专利12项,已获得授权1项。3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连续十年保持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称号。
2009年,瓜州县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事业快速发展。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20家,从业人数672人。新建“农家书屋”36个。全县共举办重大文化活动26项,广场文艺演出86场次,专场文艺晚会18场次,各项接待性演出24场次,配合部门联欢、庆典、工程剪彩等小型演出18场次及各类展览5场次。全年组织14个社火队,演出1320余场次,观众达6万余人次。元宵灯展展出107个单位制作造型别致、设计新颖的灯笼141个;全年广播电视台共播发稿件7559件,自办节目每天播出时间在原来的3小时15分钟的基础上,增加了2小时20分钟,使自办节目播出总量达到了5小时35分钟;全县73个行政村达到了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全年放映公益电影876场次;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11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机构床位数392张,其中医院200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9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91人,注册护士183 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5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5人。全县共有乡镇卫生院14所,床位数192 张,卫生技术人员235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达80.8%,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5人。
2009年,瓜州县金融信贷持续快速发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86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其中:企业存款9.26亿元,增长5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6.1亿元,增长20.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9.91亿元,比上年增长85.9%,其中,工业短期贷款3.86亿元,增长1.1倍。中长期贷款18.27亿元,增长1.5倍。保险业务平稳发展。全县保险业参保金额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寿险保险参保金额17.1亿元,增长4.2%;各类保费收入6075万元,增长20.1%,其中,寿险保险费收入5320万元,增长20.9%。保险业中,人身险已决赔金额265.4万元,增长54.5%,财产保险已决赔金额299.02万元,下降37%。
2009年,瓜州县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全县工业企业达到92户,其中规模以上26户,当年开工建设工业项目77项,完成投资79.3亿元,增长2.3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1.2%。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8%,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64亿元,比上年增长34.4%。新型能源和金属制品制造业加速发展。风电强县战略成效初显,获评2009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19个风电项目完成投资78.4亿元,新增装机80万千瓦,累计达到110万千瓦。已并网的35万千瓦风电场全年发电5.23亿度,风电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建筑业生产迅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92.3%。建筑施工面积为11.1万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积为9.6万平方米。
2009年,瓜州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7.9万亩,比上年增加6.78万亩,增长16.5%。其中,农作物复种面积4.65万亩,比上年增加1.53万亩,增长49%。粮食种植面积11.87万亩,增长51%,夏收粮食总产量37011吨,比上年增加5362吨,增长16.9%;经济作物面积23.69万亩,比上年减少1.13万亩,下降4.6%。在经济作物中棉花种植面积12.29万亩,比上年减少4.53万亩,下降26.9%,棉花总产量11982吨,比上年减少5165吨,下降30.1%,平均单产97.5公斤,比上年减少4.5公斤,下降4.4%;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12.34万亩,增长46.4%。蜜瓜、酒花、枸杞等特色经济作物达到18.14万亩,增长45%。林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县完成绿化造林2.98万亩,其中:完成农田防护林工程320公里,完成绿色通道75公里;完成治沙造林8278亩;完成林业重点产业1.83万亩,其中:枸杞1.37万亩,红枣4619亩。完成退耕地还林续建任务10.5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续建3.8万亩,荒滩造林续建3618亩,封滩育林续建6.34万亩。完成义务植树44万株。完成育苗2307亩,其中:当年新育1560亩。完成村镇绿化12.6万平方米;农区林木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了4‰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2.63%。畜牧业快速发展。按照“农牧互补”和“小群体、大规模”的思路,新建“1245”设施养殖户1638户,建成标准化肉羊养殖小区33个,牛羊饲养量53.64万头(只),比上年增加5.58万头(只),增长11.6%。其中牛饲养量1.76万头,增长4.9%,羊饲养量51.88万只,增长11.9%。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