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概况
-
沽源县地域辽阔,历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之地,素有“坝上乌克兰”之称。全县共有草场176万亩,年产青干草1.2亿公斤。草场资源丰富,且无污染,极宜发展优质畜牧业,现有大牲畜8.4万头(匹),羊36.5万只,猪8.4万只。全县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家园,搞舍饲养殖,建起高科技小尾寒羊舍饲养殖基地、奶牛养殖基地,以及相配套的良种繁育区、辐射全县范围的检疫、防病技术体系,为发展养殖业提供了技术保障。所产养产品无公害、鲜嫩、味美是餐桌上的佳品。口蘑、池沼公鱼、大银鱼、高背鲫鱼、坝上长尾鸡是沽源特产。莜麦是坝上四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位居坝上三件宝“莜面、山药、大皮袄”之首,故被称为“塞外珍珠”。
沽源山清水秀,植被茂盛,野生动植物众多,空气清新纯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千姿百态,令人流连忘返。全县草场面积136万亩,上万亩的牧场有10处,是距京、津最近的原始草原,近百种艳丽的野花遍地开放,牛羊成群,天蓝水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对沽源粗旷豪浑大漠草原风光的真实写照。沽源县又是滦河、潮白河的发源地,有大小河流15条,水库5座,天然淡火淖泊12处。水质纯净,近20种鱼类游弋其间,闪电河千曲百回,逶迤如带,在金莲川草原上静静流淌,水草肥美,渔舟点点,牧歌嘹亮,风光如画。
沽源至今仍居住着蒙、汉两个民族,语言文化、民俗民风、生活生产方式截然不同。游客出北京200多公里便能游览到蒙古牧场风光,了解蒙族民风民俗。访牧民家,吃手扒肉、特有的烤全羊、全鱼宴,歌手敬酒献哈达,观看蒙古歌舞、体育比赛、婚礼表演和古老的习俗,骑马、骑驼、射箭,篝火晚会,夜宿蒙古包,令游客充满神奇之感,心旷神怡。
省级旅游度假村金莲山庄、草原湖度假村、沽水福源度假村、草原乐园度假村、冰山梁游览区等十余处旅游景区、景点,景色各异,风光无限,形成了集度假、避暑、观光、娱乐、休闲、健身、社交、商务于一体的沽源生态旅游。
土地及草场资源丰富。沽源县处于冀北山区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地势多样,南部沿坝为垄状山脉,中、北部逐渐低缓、平坦,全县总面积548万亩,人均23.85亩。现有耕地156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7万亩,土壤肥力强、光照充足、无污染、无公害,宜种品种多,是理想的“有机农业”用地,适宜发展高效农业。现有天然草场138万亩,人工草场38万亩,万亩以上片共29块,植被覆盖率高,年产优质青干草62万吨,发展畜牧业的基础雄厚,条件独特。
河北省省级旅游度假村金莲山庄和冰山梁游览区,是距北京最近的天然植物园和野生花卉园,有1300多种野生植物,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茂密苍茫的林海,涛声阵阵,草青青、水潺潺,幽谷清流,蜂飞蝶舞,看不尽的奇峰怪石,鲜花野草,游客与野兔、山鸡、狍子、獾子、松鼠、野山羊等动物和各种鸟类为伴,游人可尽情享受山庄内保存完好的原始自然风光。夜宿清爽透气的白桦木屋,感受山庄内的静谧与安宁。在沽源,游客还可享受到住柴门人家,观赏田园风光,享尽山村安逸、宁静的生活情调。
这里冬无奇寒,夏无酷暑,四季景致分明,气候凉爽宜人,属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4℃,年日照时数最长3246小时,最短2616小时,年降水量426毫米,无霜期日数117天。汛期主要反映在6、7、8三个月,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3%。炎炎七月平均气温17.9℃。境内起伏终年不化。属阴山余脉,全县平均海拔1536米,华北著名的第三高峰冰山梁,海拔2332米,山顶洞内结冰终年不化。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