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概况
-
河东区地处山东三大平原之一——临郯苍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多为平原。属温带季风半湿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热丰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属温带季风半湿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热丰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
河东区农业生产发达,盛产小麦、稻谷、玉米、薯类及花生、烤烟、蔬菜等农副产品和苹果、黄梨、山楂、板栗、银杏等干鲜果品;其中银杏、大蒜、全蝎、金银花、柳编、花生等土特产驰名中外。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产品已发展到27个大类、540多个品种,出口到100多个国家.河东区全区FD、AD脱水蔬菜加工生产线发展到314条,年出口脱水蔬菜6万多吨,产值22亿元,实现利税2.2亿元,带动起太平、刘店子、八湖、郑旺等乡镇的56个专业村、10万多人从事蔬菜种植和食品加工产业。
河东区工业体系齐全,经济发展迅速,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崛起,已与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香港、阿联酋、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地进行了经济技术合作,国际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围绕外贸培植八大龙头企业,形成了八大出口拳头产品,壮大了五大出口商品基地。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10亿元人民币,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达54家,自营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连年位居临沂市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为迅速,目前已有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企业产品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6个产品列为省、市名牌产品。
河东区农业基础雄厚,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果蔬等,是著名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也是商品粮、淡水鱼、丰产林、香料烟生产基地。辖区内地热资源极为丰富,汤头温泉名闻遐迩。
河东区工业基础雄厚,民营经济、高新技术、外经外贸“三个亮点”突出,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3家,民营经济占全区GDP、财政收入的80%以上,高新技术成为民营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居全市第二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总数的的二分之一。外经外贸工作成绩显著,全区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达到100家,年出口创汇达到8000万美元,出口交货值达到12亿元人民币,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初步形成了精细化工、脱水食品、新型建材、轻工工艺五大支柱产业,双山锁具、大林食品、华太电池、蒙凌机械、张仕服装、微晶玻璃等十大名牌产品,华和食品、鑫元制管、宇航灯具、片山佳粑等百家区级骨干企业,其中三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十强”。八湖镇是世界最大的脱水加工基地,山东东方双山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纯铜执手锁制造企业。
凤凰岭文化:“凤凰岭文化”是以沂、沭河流域发现的100余处细石器遗存为范围,代表了距今15000-10000年间沂蒙古人类社会阶段的石器文化。它的第一处遗址就是在我区凤凰岭街道王黑墩村东凤凰岭上发掘一汉墓时发现的。 这是我市乃至全省第一个距今万年前的史前考古文化,它填补了我省上古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空白,为研究新石器文化的渊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也首次确立了沂蒙文化的早期文化,与人们熟知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同属于一个考古类型,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讲,潜力巨大。它的开发与保护也是我区人民的强烈愿望,今年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尽快开发凤凰岭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提案。
河东区历史悠久,遗存着大量的龙山文化、商周文化、汉文化及以后的文化。古文化遗址达300余处。出土文物也极为丰富。 在大范庄遗址共出土30余件蛋壳陶,一次出土量居全国第一位,是龙山文化的代表。蛋壳陶是龙山文化黑陶中的精品和古陶中的瑰宝,反映了新石器时期制陶业的高超技艺,堪称国宝。其中有两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5件被山东省博物馆收藏。在凤凰岭遗址中发现清理了战国至汉代墓葬88座,出土了编钟、鼎、细石器等大量文物。在九曲张官庄曾出土大量汉画像石,现部分存于市博物馆,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充分挖掘这些遗址和墓葬的考古价值、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是发展旅游不可多得的财富。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