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概况
-
2009年,河南县上下团结一致,依靠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的新成绩。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2亿元,增长4.29%;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28万元,增长10.6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49亿元,增长16.07%;城镇新增就业166人;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70.20元,增长11.48%。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4%;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99‰,计划生育工作由“红旗县”上升为“标兵县”。我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河南县林地面积65.17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21%,其中有林地21.4285万亩,疏林地2.511万亩,灌木林地60.2355万亩。林木覆盖率5.89%。天然林资源主要分布于宁木特乡境内,森林覆盖率为4.5%,森活立木总蓄积量为34.8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青海云杉、园柏、桦木、沙柳等。全县天然林区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隶属226种123属,其中经济植物278余种,药用价值有133种,名贵中药材有党参、大黄、冬虫夏草、雪莲、贝母、姜活、秦艽、黄芪、柴胡等。野生动植物有162种,药用的有73种、其中兽类有30余种,主要有马鹿、马麝、岩羊、雪豹等,鸟类132种,主要有褐马鸡、雪鸡、东原雕等。
河南县河流多,有大小河流27条,主要河流14条,其中较大河流为洮河、泽曲河、尕玛日河,这些河流水质好,分布广,流程长,流域大,水文地质稳定,落差大,水力蕴藏量十分丰富,年均径量总量13.87亿立方米,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29.64千瓦。泽曲源于泽库县境内,经河南县流入黄河,是河南县境内最大的河流之一,全长232公里,流域面积4756km攩2搅,境内河段落差253米,平均坡降1.70%,年径流总量7.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3千瓦,可建成梯级电站6处,总装机容量约700千瓦,年发电量200万千瓦时。洮河在河南县境内流程83.5公里,落差400米,平均坡降4.79%,平均径流总量40533.20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44万千瓦时。
河南县矿产资源中已发现的有10余种矿苗,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主要有三种。距县城59公里的赛尔龙乡赫格椤辉锑已探明储量01790金属吨,主要有3 条矿带,经省地矿局中心实验室化验:锑38.05%,汞0.011%,砷0.106%,金0.25吨,选矿石后,锑品位均能达到20%。河南县李卡如山北侧泥炭,经省地质矿产局 1987年4月批准,该地泥炭D级储量787万吨。泥炭地有机质平均含量48.9,纤维量30.3%,水份60.5%灰份47.1%,发热量8.9×100焦/千克,腐植磷酸含量22.5%。距县城28公里的托叶玛乡曲海矿泉水,勘察鉴定年流量1万吨,内含锶、锂、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等十种微量元素,矿化度867.5mg/L,其中锶游离二氧化碳的两项成份超过了G138537--87界线指标,锶含量达296mg/L,游离二氧化碳547.2mg/l,在国内尚属少见。
2009年,河南县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解决了1246户、近5000人的用电难问题,解决了宁木特等村800户3200人的行路难问题,解决了2012人、4万多(头只)牲畜的饮水难问题。实现所有义务阶段学生免费上学,出资13万元资助74名困难优秀学生进入高校深造。出资15万元开展了妇女病健康检查,促进了全县妇女健康。报销牧民住院费190余万元。发放农村和城市低保金732.5万元,救济款物折价122万元。投入780万元对秀甲、多特等6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解决了327户1800人的温饱问题。建成6个行政村牧家书屋,年度文化进村入户项目实施完毕。投资120万元购置安装6座移动公厕和垃圾车、垃圾斗,人工湖清淤等县城环境卫生整治有效开展,城镇环境卫生有所好转。建成柯生村等6个村级卫生室,聘用村级医务人员78名,实现了每村两个卫生技术人员的目标;乡村医生报酬从年工资1200元提高到3600元,兑现计划生育奖金190.74万元。总投资2763万元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已建成廉租房6000平方米、教师周转房40套,已完成优干宁周转房工程量的70%、太阳能节能示范户工程量的90%。
河南县用电主要来源是自发电和外购电。外购电主要是由同仁至泽库、河南36千伏安输电线路输送。县城优干宁镇设有一座2×30千伏安变电所。全县共有10kw输电线路69.71公里,截止2001年全县各乡、镇推广的太阳能光电板3345(台)户乡通电率达到100%,村通电率达到94%,户通电率达到92.2%,全且户均用电量达到278.2kw,人均用电量223kw。县城优干宁镇已建成2000门城控电话交换机,拥有电话机用户 户;建成中国移动通信塔和中国联通通信塔名一个,覆盖面积10平方公里。
2009年,河南县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生态有机畜牧业稳步推进。减畜减人增效,吉仁村生态畜牧业试点建设基本完成。组建的牧民专业合作社,将30户牧民的草场、牲畜和劳力以股份合作的形式由4户养殖大户集中经营,转移52名劳力从事第三产业,增加了副业收入,投资33万元创办了民族服饰加工厂,在如何实现保护生态和牧民增收双赢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有机畜牧业方面,我们狠抓基础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工作,使之稳步推进。实施完成投资300万元的有机畜牧业试点项目建设,编制上报《有机欧拉羊产业化》等五个可研文本,有机堆肥试点成功,完成苏呼欧拉羊、河曲马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有机食品产品网和中心数据库顺利开通。投资1200万元的启龙奶业一期厂房建设和有机认证进展顺利,已被确定为奶制品生产龙头企业;确定青海绿草源食品公司为有机肉食品生产企业。
河南县自然风光雄奇壮美,也是蒙藏民族融合文化留存的典型地区,民族风情别具一格,旅游资源非常丰富。1、圣湖、仙女洞距县城45公里,位于吉岗山北麓的尕海滩上,面积约5000平方米,湖水深约1米,蓝如宝石,清澈见底,当地人称为圣湖。在离圣湖不远处,有51个天然溶洞其中最大的洞位于吉岗山尼康沟的天然溶洞,洞室面积约20平方米,洞中有许多石柱,人称此洞为“八十根金洞”。2、李恰如山位于县城东南50公里处,是洮河的发源地,奇峰耸立,许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种在此地生长繁衍。李恰如天池座落在石山环绕之中,池面约1500平方米,池水清澈碧绿,每年有大量的白鹤、鹭鸶等珍禽来此栖息。3、黄河大峡谷位于县城西南56公里的宁木特乡境内,全长30公里,黄河两岸高山耸立,松柏茂盛,陡峭的石壁上上有许多岩洞,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4、双鱼湖位于河南县柯生乡香扎寺南侧的黄河滩地上。双鱼湖湖水与黄河水有土坝相隔;面积约8500平方米,湖中心有一座小山将水分成两块,鸟瞰形似双鱼,湖上每年有许多珍禽来此栖息。
河南县气候为高原大陆性气候,属高原亚寒带湿润气候区。由于海拔较高,地势复杂和受季风影响,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每年5月份至10月份温暖、多雨,11月至次年4月份寒冷、干燥、多大风天气。春秋时日短,四季不分明,无绝对无霜期。年均气温在9.2℃--14.6℃,年降水量597.1毫米--615.5毫米,降水总量41.8761立方米,平均每亩降水398.96立方米。平均年蒸发量为1349.700毫米。常年风向西北风,最大风速达到23.7米/秒,年平均风速2.6米秒。年均积雪55.3天,最大积雪厚度31厘米。日照率为57.58%--58.15%,略低于省内西部地区。
2009年,河南县依托项目拉动,干部群众得到最多实惠。去年,我们共落实建设项目72项,计划投资超过5亿元,是建县以来落实项目最多的一年。续建的12项工程全部完工,新建的60项工程,完成45项,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49亿元,创历史最高。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宁木特至多松乡公路、牧区电网改造、保障性住房、政府接待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与2008年项目投资中尕孔电站投资占较大比重相比,去年的所有项目都与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干部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加快蒙元文化的城镇特色化改造,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去年,我们城镇建设投资达到900多万元,完成6栋县城主体建筑蒙元特色化改造,对腾格里赛马场进行了装饰改造;安装了县城广告牌和路牌,更换了路灯电缆设施和个体户门牌,铺设了人行道彩砖;设置安装了交通红绿指示灯,交通混乱状况得到改观。通过实施游牧民定居、保障性住房、节能示范项目、干部周转房、学生宿舍楼等工程,县城新增楼房14座,特色平房700余栋,县城区域进一步扩大,城镇品位进一步提升。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