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概况
-
横县内金属矿藏主要有铜、铅、锌、锑、汞、铁、铀、金等。其中铜有小型矿床一个,矿点10个,矿化点4个,主要分布于县内镇龙、云表、陶圩、莲塘等地;铅、锌矿有小型矿床一个,矿点12个,矿化点10个,主要分布于县内镇龙、陶圩等地。其中莲花山组中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矿体6个,共长910米,厚0.04-1.55米,铅储量大于1600吨;锑矿有矿点1个,矿化点2个,主要分布于县内镇龙、陶圩等地;汞矿有矿点2个,主要分布于县内陶圩镇;铁矿有矿点13个,主要为残坡积的褐铁矿,分布于县内莲塘、板路、南乡、马岭、云表、陶圩、良圻、百合等地;铀矿有矿点4个,主要位于马山乡石狗岭、金石、马山等岩体的围岩蚀变带中;黄金矿储量丰富,主要分布于县内南乡、百合、云表等地。
横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深入推进,工业投资力度加大,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总量效益同步增长。2007年,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595263万元,比上年增长38.06%,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98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8.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19617万元,比上年增长5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4260万元,比上年增长39.96%。企业规模继续扩大,亿元企业迅速增加。在工业投入持续增加的带动下,全县工业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末,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6家,比上年增加7家。全县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数量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比重由2006年的17.65%上升至25.8%,上升9.15个百分点。支柱行业对全县工业发展拉动强,贡献大。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8大支柱行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69323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8.58%,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6.8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50.05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产值快速增长,轻工业比重超过重工业。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轻工业产值269831万元,增长61.27%,重工业产值149786万元,增长51.41%,规模以上重工业产值增速快于轻工业9.8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产值比例由上年的62.84:31.16调整为64.30:35.70,轻工业比例高于重工业28.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创新高。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8.21%,比上年提高20.5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工业产销率为89.10%;实现利税总额33408万元,增长46.08%,其中,利润17362万元,增长57.12%;全员劳动生产率99718元/人,增长28.51%;资产负债率50.34%,下降14.6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212.5%,提高76.02个百分点,成本费利润率5.5次,同比提高0.33次。
据初步核算,2007年横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6亿元,达到7622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6656元(折合911美元),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242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232201万元,增长25.2%;第三产业增加值276763万元,增长21.3%。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5.80:28.75:35.45调整优化至33.22:30.46:36.3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7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8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90%、41.88%和44.2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38、7.17和7.5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4%,八大类消费价格呈“五升三降”态势。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等五大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1.1%、0.5%、0.5%、2.3%和4.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3%、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8%。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全县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劳动就业信息网络作用,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引导择业观念,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较好落实。全县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9253人,比上年增长27.35%;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43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2007年末全县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所1家,就业服务机构1家,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17个。
横县山水秀美,风光旖旎。钵岭春游、槎亭秋眺、海棠幕雨、宝华朝烟、月江澄炼、天窟归云、紫水呈祥、乌蛮积翠浑然一体成为横县著名的古八景。与之相辉映的九龙瀑布群森林公园、西津湖风景区、宝华山风景区、伏波风景区、海相泥盘系六景剖面形成了横县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品牌。
横县交通便利,珠江主流河段黄金水道郁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县,全长144公里,船只上通南宁、百色,下至广州、珠海、港澳等地。县内过境铁路76公里,设有6个火车站,湘桂铁路、黎钦铁路穿越境内;境内有高速公路,209国道,20222省道。桂海(桂林至北海)、南广(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设有多个出口,贯通东西南北。
横县农业保持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4704万元,比上年增长6.71%。其中,农业产值237566万元,增长6.49%;林业产值10683万元,增长0.35%;畜牧业产值140544万元,增长7.66%;渔业产值25529万元,增长6.34%;农业服务业产值381万元,增长6.25%。种植业、牧业比重上升,林业、渔业比重下降。各业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农业57.29%,上升0.12个百分点;林业2.58%,下降0.17个百分点;畜牧业33.89%,提高0.16个百分点;渔业6.16%,下降0.12个百分点;农业服务业0.09%,上升0.03个百分点。粮食生产稳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3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2万公顷,下降2.33%。其中粮食种植面积7.5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04万公顷,下降0.47%;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9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14万公顷,下降4.36%;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为2.81万公顷,比上年减0.15万公顷,下降4.96%。各类经济作物(含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43.44%,比上年下降1.06个百分点,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为56.56:22.36。农业生产取得丰收,主要农产品畜牧业、渔业保持健康发展。畜牧业生产整体保持较快发展,肉类总产量保持平稳增加,牛、羊、家禽出栏量增长较快,受生产成本上涨影响,生猪存栏量与出栏量比上年有所下降,蛋、奶、蚕茧等生产规模继续升温,养殖面积保持较快增长,优质水产品生产能力得到增强。
横县交通运输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公路货物运输417万吨,增长7.75%;水路货物运输785万吨,增长12.95%。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389万人,增长3.46%;水路旅客运输量71万人,下降7.79%。各类公路里程不断增加,民用车辆拥有量保持快速增长。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30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392.2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8.883公里,二级公路里程105.534公里,比上年增加5.4公里。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民用车辆126033辆,比上增长11.56%,其中汽车7250辆。在汽车拥有量中,私人车123923辆,其中私人轿车1300辆;摩托车118779辆。电信业迅速发展,邮政业保持平稳。2007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604万元,比上年增长19.0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7260万元,增长23.34%;邮政业务总量1344万元,下降46.33%。年末邮政局(所)23处,全年发送函件27.73万件,其中国际函件137件;发送包件2.997万件,其中国际包件72件;特快专递11.85万件,其中国际特快专递135件;邮政储蓄年末余额2733.71万元,比上年增长9.05%。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18万门;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34302户,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33992户,乡村固定电话用户1003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7000户,增长8.75%;互联网用户14184户,下降14.68%。
横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1986年至1989年,年平均气温21.2℃,年平均降雨量1310.9毫米,年平均日照1632.5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07.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无霜期338天,宜农作物生长石农业以水稻(双季稻)、玉米、甘蔗、花生、茶叶、桑、木薯等为主,是广西商品粮基地和蔗搪基地之一,林业以松、杉、按、竹为主要树种;水果有荔枝、龙眼、梨、芭蕉、柑、橙、柿、梅等;畜牧业以猪、牛、鸡、鸭、兔为主;养鱼面积6.9万多亩(包括已开发的河池鱼场);主要矿藏有金、钦、铅、煤、膨润土、石灰石等20多种。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