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概况
-
黄州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区域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降水年内年际分配不同,来水与用水矛盾突出,地下水资源储量一般,水资源质量不容客观,中心城区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趋势较严重,长江黄州段存在明显的举边污染带。 全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235.6㎜,折合总量4.312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508.5㎜,折合1.7745亿m3,年径流模数50.85m3/㎞不同频率(P:50%、75%、95%)降水量4.226、3.579、2.760亿m3,不同频率(P:50%、75%、95%)径流量1.6714、1.2322、0.7500亿m3。
黄州区东西宽21.5公里,南北长26公里。地形地貌比较单一,海拔高程线14.2米至81.8米,相对高差小,相对高差10米至30米,区域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为低丘陵岗地,西南部为平原湖区,整个地形如同一只大海星栖卧在长江与巴河交汇的三角处,全区地貌可分为平原,低丘岗地两种类型。平原: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占全区版图面积68%。呈甲鱼裙状,主要分布在东西滨河和南面滨江以及江中叶路洲,海拔在14.2米到50米之间,相对高差不超过45米,属长江及支流巴河冲积而成的河积一湖积平原。地势平坦湖泊密布,耕作、养殖条件优越,盛产棉花、小麦,宜种蔬菜,适宜养殖。低丘岗地: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占全区版图面积32%,主要分布在中部的路口和东北部陶店、王家店。低丘与岗地相连,开阔的田垄杂间其中海拔一般低于60米,相对高差小于35米,低丘岗地起伏小,地势平坦,呈放射状伸入田垄,低丘岗地和垄田的土层深厚宜于种植发展水果,盛产水稻。
黄州区境内已查明的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大类。金属矿藏:铁、锰、金铜、铅、锌、钨、黄铁等;非金属矿藏:大理石、花岩石、矾石、青石、红砂石、长石、石英石、卵石、水晶石、黄砂、砖瓦泥土、陶瓷泥土等。据《黄冈县志》记载,境内已查明的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大类。金属矿藏:铁、锰、金铜、铅、锌、钨、黄铁等;非金属矿藏:大理石、花岩石、矾石、青石、红砂石、长石、石英石、卵石、水晶石、黄砂、砖瓦泥土、陶瓷泥土等。
黄州区森林资源分布总体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北部以贾庙、杜皮、但店、溢流河、磙子河、大崎山林场的全部、总路咀与马曹庙的部分村为重点,南部则以白羊山、烽火山基地和李家洲林场为中心以及沿江、沿河的堵城、禹王、东湖、路口、陶店的少数村为重点。据1985年黄冈县林业局对森林资源进行的二类调查,全县(市)林业用地面积28294.1公顷,有林地面积23466.8公顷,其中:用材林占81.5%,防护(兼用)林占10%,特用林占0.7%,竹林占1.8,经济林占6%,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为606117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1%。
2006年黄州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利税8702万元,同比增长4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36家增至46家,雅比、三泰、新昌等3家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现代化工业初具雏形。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总数达到17家,产业呈现了集群发展态势,支柱地位进一步增强;喹烯酮项目通过GMP认证并获得生产许可证及批准文号、焦化厂重启并做好扩规的前期工作、甲基多巴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了医药化工产业群实力;建材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以“五防”轻体墙材、灰砂砖、免烧砖、砌块砖、彩瓦等为主体的新型建材产业开始起步;电子节能灯、德生医疗设备、华精电子等项目引进。
黄州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但春有低温,春夏之交有梅雨,入伏多干旱。据1956年至1980年观测统计,黄州年均日照时数为2082小时,一年四季的日照时数分别依次为384.3、638、644和415.4小时;年均降雨日为100.1天,降雨量为1213.4毫米,春夏秋冬的降雨量分别占年降雨量的27.4%、43.5%、18.1%、11%;年均气温为17℃左右,最高气温通常在7-8月份,为36℃以上,最低气温在1-2月份,在-4℃至6℃之间;年均无霜期为261天,初霜日始于11月24日至12月1日,霜期止于3月8日至16日。
2006年黄州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00年价)27.3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5.2%,其中农业增加值4.14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占年计划的102.4%,同比增长33.3%;全口径财政收入20669万元,占年计划的106%,同比增长2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07万元,占年计划的101%,同比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4.2%;外贸出口总额4320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23.4%,同比增长38.4%;直接利用外资650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占年计划107.8%,同比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3491元,占年计划102.9%,同比增长9.4%。
黄州区现有耕地面积79.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9.89平方公里,养殖水面面积43.06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面积30.75平方公里,难利用土地面积0.34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69平方公里。 黄州区土壤状况分为:黄棕壤、潮土、水稻土三大类;黄棕壤、潮土、灰潮土、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7个亚类;24个土壤属和129个土种。其中:旱地92178.3亩,有10个土属,47个土种;水田102935.7亩,有14个土属,62个土种;林地荒地20665亩,有20个土种。
2006年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主要农产品增收和价格上扬,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工资性收入特别是本地务工收入大幅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300元。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2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受自然灾害和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棉花产量同比增幅达32.1%,蔬菜、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3%和1.2%,生猪出栏数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油料产量分别减少5.2%和14.4%。省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个,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订单农业的发展,永通公司配套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万多亩,产品开始出口。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