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概况
-
浑源县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全县耕地91万亩,粮食产量正常年景在1.4亿公斤左右。主要品种有:谷子、黍子、蚕豆、莞豆、莜麦、大豆、小麦、玉米、高粱、土豆等。蔬菜产量2亿公斤,土豆淀粉产量可达1.5亿公斤。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高蛋白、高磷、高钙、低脂肪的黄芪羊,年饲养量30万只。
浑源是资源富县,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很大。目前探明的矿藏达20多种,其中煤炭、油母页岩、花岗岩、膨润土、沸石、莹石均为优质矿种。浑源煤田系山西省8大煤田之一,位居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列,煤田面积约为320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为36.3亿吨。原煤既有无烟煤也有烟煤,发热量为5000~6500千卡/公斤。油母页岩在全国独占鳌头,居世界第二位,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花岗岩品种独特,材质优良,总储量达6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青磁窑乡等南山区。汤心温泉是一处较大的高温矿泉,日涌水量为600吨,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氡泉,誉称“北方第一泉”。
浑源县地理位置优越,属环渤海经济区,东西部结合部,东距北京300公里,天津350公里,石家庄300公里,南距五台山140公里,太原280公里,北距大同60公里,呼和浩特260公里。沿(北)京大(同)高速公路到浑源3.5小时,.境内公路东西南北,十字贯通,通讯手段网络系统先进齐全,电力供应充足。浑源县城市场活跃,农副土特产品,传统手工艺品,地方小吃,名吃独树一帜。
浑源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地貌类型复杂,结构多样。县境地貌南山北坡中间川。南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4%;北坡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9%;川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7%。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卧羊场山海拔最高,主峰高达2333米。浑河西部河床海拔最低,仅为1050米。境内山脉较多,主要有恒山、卧羊场山、穆桂英山、胡子岭、马鬃崖、翠屏山、抢风岭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恒山山脉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沿东北――西南走向,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构成浑源的地貌骨架。境内河流主要有浑河、唐河,分属海河流域的桑干河水系和唐河水系。
浑源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天清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6.2℃,平均降雨量424.6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40天,山区为110~120天。农作物以谷黍、玉米、小麦、山药蛋、莜麦、菜籽为主。山区盛产黄芪,畅销国际市场,被誉为全国黄芪之乡。
浑源县以“加快发展、争名升位”为主题,以建设“实力浑源、活力浑源、魅力浑源”为目标,开拓创新求突破,负重攻坚抓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3亿元,同比增长13.4%;财政总收入完成1.41亿元,同比增长40.1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63万元,同比增长40%。
2006年,该县在中博会、珠洽会、煤博会上成功签约了8个项目,协议资金35.36亿元。目前,8个项目中已有6个“落地”。其中投资1967万元的恒山北芪GAP生产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GAP生产基地已通过省有关部门验收,加工厂已开工建设;投资22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正在争取国家项目选优;投资1.02亿元、年产原煤45万吨的乔家湾煤矿资产重组项目;投资2.1亿元年产原煤90万吨的果子园煤矿白家梁井改扩建项目等已开工建设。随着华盛石材年产50万平方米石材加工项目、美华草业年产20万吨饲草加工项目、万生黄芪标准物提取项目等一大批项目的加速推进或投产,项目建设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力正在日益凸现。
全县黄芪面积33万亩,是中国黄芪之乡,世界顶级黄芪—正北芪的产地,李时珍《本草纲目》列其为“本经上品”“补药之长”。宜林面积103万亩,主要品种有华北落叶松、油松、桦树、杨柳树、经济林等。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