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概况
-
京山县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间有冷害;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匀,气候年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6.3℃。中部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28.2℃;1月最低,3.1℃。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6.2℃,山地、平原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南北相差1℃左右。无霜期,南部243天,中部234天,北部223天。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08—110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总时数1970.5小时,日照百分率46%,基本能满足农作物需求。日照时数低山丘陵稍多,平原略少;夏季多、冬季少。
京山县坚持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思路,积极鼓励旅游投资,引进大客商,开发大项目。支持香港嘉华公司投资6亿元实施温泉整体开发,建成国际一流的温泉旅游度假区,该工程已于2007年8月开工。第一期重点投资建设温泉洗浴中心,国家级网球训练中心、高尔夫球练习场、高档产权别墅群;第二期配套建设体育公园;第三期重点打造文化影视城。支持湖北广信集团搞好绿林景区的规划修编和开发建设,重点抓好投资2亿元的绿林镇东汉、西汉两条仿古街规划建设。大力推进投资1亿元的观音岩宗教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华中地区道教、佛教宗教文化圣地。积极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虎爪山森林生态旅游和投资8000万元的惠亭湖、洪山湖水上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在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健全配套产业,提高接待能力上下功夫,做到“食、住、行、游、购、娱”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重点完成新市——绿林旅游二级公路、永兴——温泉旅游景观大道建设,玉丰国际大酒店、温泉宾馆两家四星级宾馆建设。目前,全县各主要景区(点)间旅游路线全面硬化,通讯信号全面覆盖,实现重要景区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话畅通,连通景区(点)旅行社、星级饭店及旅游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互联网和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全县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导游服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景区治安环境和收费管理更为规范。
京山县处于鄂中丘陵至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洪山南脉入境后,形成香山、许家寨、王家大山、龙凤寨、虎爪山五条主要山脉,向东南延伸,与江汉平原相连,形成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四种地貌类型,各占总面积的46%、21%、29%、4%(不含屈家岭管理区)。最高处为王家大山与随州交界的山峰娘娘寨,海拔950.2米;最低处为永隆河潘家湾河床,海拔27米。低山,属大洪山东南山脉,分布在京山县北部和西部,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高度400—950米,面积1539平方公里。丘陵,除永隆镇以外,全县各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中部、中南部、西部和东北部,海拔高度100—400米,面积700余平方公里。低山和丘陵多为森林覆盖,可谓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京山县年平均降水量1179毫米。夏季(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41—45%,冬季(12—2月)占7—8%,春季占28—32%,秋季占18—20%。年降水量水平分布,东部边缘略多,北部、西部略少。年降水日数104-130天,主要集中在春季和梅雨季节,4月最多,1月最少。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6—7月最多,6月暴雨中,南部多于北部,7—8月暴雨北部多于南部。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各地历年平均降水变化率为10—18%。1952年以来,全县年降水量最大变率为2倍多,相差1000毫米以上。干旱、暴雨洪涝、局地龙卷风、冰雹及雷电等气象灾害,其中以干旱和洪涝为主要灾害。
京山县境内有大小溪流500余条,其中长10公里以上的60多条。主要河流有漳水、大富水、京山河、永隆河。漳水,发源于县北三阳镇,沿京山、随州、安陆交界处向东南注入员水,境内主河道长42.3公里,流域面积170余平方公里。大富水,发源于随州境内大洪山南麓白龙池,自西北向东南纵贯京山北部五镇,入应城市后注入汉北河,境内河道长107.5公里,流域面积1255平方公里。京山河,发源于县北杨集,纵贯京山中部五个镇,东南流入天门市后汇入汉北河,境内河道长83公里,流域面积624.5平方公里。永隆河,发源于孙桥盘蛇观,西入钟祥后向南折转,沿京山与钟祥、天门交界处下流,经天门、汉川入汉水(入天门市境后称天门河),境内河道长49公里。
京山县旅游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县。经过多年的开发与经营,已形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资源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三张旅游名片,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温泉疗养、宗教旅游、漂流探险等一大批旅游产品蓬勃兴起,武汉及周边市州第一二级客源市场逐步发育成熟,旅游业逐渐成为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京山县加强对境内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按照“高起点、大手笔,大胆设想、慎重决策”和“超前规划、分步建设,突出特色、配套协调”的基本原则,搞好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项目策划,注重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打造大洪山绿林文化、温泉休闲养生两大品牌,发展“绿林文化漂流探险旅游区、温泉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区、虎爪山森林生态旅游区、观音岩宗教文化旅游区”四大板块,形成“温泉——空山洞——惠亭湖——虎爪山生态观光旅游线;温泉——空山洞——天河——绿林寨度假休闲旅游线;惠亭湖——鸳鸯溪——天河水上体验旅游线;空山洞——鸳鸯溪——绿林寨——美人谷绿林文化旅游线;八字门——小焕岭——罗家祠堂——绿林寨红色旅游线;观音岩——芭蕉寺——太阳寺宗教文化旅游线”六条旅游精品线路。
京山县交通便利。她东承武汉,西接荆门,南望江汉,北通襄樊,有高速公路随岳、武荆高速,省道皂当、汉宜、京安、应随公路和长荆铁路穿境而过。京山县城两面环山,山外环湖,京山河、惠水渠穿城而过。依据京山县城的地形、地貌、生态等自然环境特征,京山着力构建山在湖中、河在城中、城在园中、楼在林中、院在花中、人在绿中的生态文明城市,先后完成了包括工业新城建立、旧城区改造、县域城镇体系等在内的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全力打造以老城核心商业区为中心,发展以轻机大道两侧向东的城市空间拓展主轴、以京山河为城市空间的拓展主轴,构建城市老城核心区、工业园城市产业拓展区、京山河下游至汤堰温泉旅游度假区为重点的“一心、两轴、三区”的城市发展格局。 通过科学的治理改造,京山县城现已形成以京山河、惠亭湖为依托,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公共绿地、街头景点、庭院花圃为点缀,以城郊山、泉、林、寺景观为呼应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壮景,凸现了京山浓厚的山城文化特色和集生态、景观、游憩于一体的宜居城市格局。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