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概况
-
2006年,靖远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依拓优势,突出特色,加快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步伐,全面实施“一带五区”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国民经济持续快步增长,产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02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941万元,增长7.13%;第二产业增加值55148万元,增长17.15%;第三产业增加值91183万元,增长13.92%。全县人均生产总值4988元,增长12.4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38.9:22.6:38.5调整为36.5:23.9:39.6。
靖远县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全县有普通中学7所,在校学生15406人;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1531人;独立初中38所,在校学生36488人;普通小学233所,在校学生63969人;全县教职工总数6144人,其中公派教师4482人。2006年全县高考有3231人被普通高校录取。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转播台2座,档案馆1个,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0%和90%,有线电视用户达15000户。卫生事业不继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45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所;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198张,卫生技术人员1213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573张;其中医生517人。全县共有疾病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5人;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42人;乡镇卫生院18个,床位213张,卫生技术人员167人。个体医疗机构430所,床位数601床,卫生技术人员589人。
靖远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金、银、铜、铁、锰等金属矿藏,以及煤、石灰石、重晶石、高岭土、石膏、石英石、沸石等非金属矿藏,近年最新勘探发现的大型坡缕石矿,品位及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地方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水泥、陶瓷、农业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独具地域优势。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快速成长,昔日“旱码头”情景再现,已跻身甘肃省个体私营经济十强县行列。
靖远县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县农业增加值完成82303万元,同比增长6.11%。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5.75万亩,比上年增加0.26万亩,增长0.2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73.13万亩,比上年减少1.31万亩,减少1.76%;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增长3.45%,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达到4.46万亩,增长8.52%;油料种植面积2.44万亩,比上年增加0.38万亩;黑瓜子面积4.15万亩, 林业稳步发展。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保护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16万亩,退耕还林2.1万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6.7万亩,当年苗木产量1592.94万株,本年出售树苗71.02万株,零星(四旁)植树111万株。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水产品产量继续增加。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6299吨,比上年增长23.15%;禽蛋9424吨,下降8.53%;全年水产品产量804吨,增长5.07%。农业机械化程度加快,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9.8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5%;化肥施用折纯量1.21万吨,增长9.01%;农村用电量15186万千瓦,同比增长0.6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2.33万亩,新增1.7万亩;水平梯田17.36万亩,新增1.2万亩。
靖远县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加快。全县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1899万元,比上年增长18.20%。其中: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500万元,同比增长21.27%;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22399万元,同比增长8.35%。全县国有及限额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195万元,增长21.22%,产销率为95.43%,实现利润总额-298.8万元。建筑业保持稳定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实现产值29590万元,增长1.44%。施工房屋面积5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7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27.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增大。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868万元,同比下降28.39%,其中:中央省市单位完成投资30839万元,下降56.59%;县及县以下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29万元,比上年增长15.11%。在县及县以下固定资产投资中,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660万元,增长20.22%;农村非农户累计完成6072万元,同比增长10.2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47万元,比上年增长21.94%。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累计完成450万元,同比增长69.81%。
靖远县境内森林遍布,水草丰茂,曾经是古人类理想的游牧场地。由于黄河穿境而过,雨水充沛,河谷两岸大片冲积地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自然条件适宜早期农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东汉时期,靖远地属边陲,戍卒守边,实行军垦,境内屯田成片,阡陌纵横,成为古代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唐代贞观年间,因盛产谷物,仓储殷实,改名粟州。明代设卫后,广垦荒田,修渠引水,灌溉农业由此发端,开黄河水利之先河。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先后建成兴堡子川、刘川、三场塬三大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黄河沿岸一批小型水利工程相继上马,旱地变良田,荒漠起绿洲,靖远成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靖远县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106公里,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海拔1300—3017米之间,年均气温8.9℃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35.1℃,年均降水量240mm,年蒸发量1634mm,无霜期16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96小时。黄河自县西南乌金峡入境,流经9个乡(镇),从北部黑山峡流出,总的特点是: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大陆型气候,光、热、土资源丰富,降水稀少,干旱多风,农业基础还很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