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概况
-
2009年金秀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513万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34238万元,同比增长6.1%;林业产值14309万元,下降13.7 %;牧业产值16684万元,增长11.0%;渔业产值988万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95万元,增长11.5%。全年粮食总产量4.36万吨,增长4.1 %,其中,稻谷产量3.62万吨,增长4.2 %;玉米产量0.42万吨,增长16.4 %。油料产量691吨,增长120.8 %。甘蔗产量13.66万吨。水果产量2.91万吨,增长14.3%;木薯产量0.28万吨,增长7.4%;食用菌产量275吨,增长450.0%。全年木材砍伐量7.11万立方米,下降67.0%。完成造林面积763公顷,同比下降23.4%。森林覆盖率为88.35%,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235公顷,比上年增长3.2 %。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835公顷,增长4.3 %,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993公顷,增长1.4%;蔬菜种植面积3456公顷,增长4.1 %。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46.1%调整为46.3%,上升0.2个百分点。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1047万千瓦,增长4.2 %;农村用电量2350万千瓦时,增长14.6%;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17 吨,比去年增长15.8%;化肥施用量(折纯)2748吨,增长0.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608公顷。全县77个村委全部通上了电,其中74个村委还通了汽车和电话。自来水受益村68个,比上年增加2个。
2009年金秀县实现生产总值146241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4201万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0994万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工业增加值28934万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1046万元,同比增长18.0%。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37.0%和55.5%,其中,工业的贡献率为11.8%。按户籍人口计算,2009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9757元,同比增长12.1%。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2008年的32.1:27.3:40.6调整为30.2:28.0:41.8。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实施项目6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311万元。全县私营企业144个,个体工商户4603个,同比分别增长19.1%和8.1%,全县私营企业从业人数4621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8556人,同比分别增长9.9%和9.7%。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稳定。2009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00人;同比增长23.6%;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55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3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增长16.6%。城镇登记失业率3.6%。
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五十周年来,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地方民族工业,使解放前几近空白的县内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建设经过对内搞活,对外招商,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整顿,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矿产、林下土特产加工、化工、造纸、水电等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电石、松香、炸药、灵香浸膏、中成药、保健品、重晶石矿等。2001年,金秀县规模以上国有企业总产值达到7637万元,销售收入6786万元,工业增加值2326万元,产品销售率92.2%。
金秀县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雨量充沛,是广西多雨日地区之一。土壤质地多为壤土,肥力较高,蓄水性强,十分适宜林木生长,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有维管束植物213科870属2335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如植物活化石——银杉等24种,有野生动物372种隶属32目、72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的如动物活化石——瑶山鳄晰,金斑喙凤蝶等22种。
2009年,金秀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7275万元,比上年增长7.9%,实现工业增加值28934万元,比上年增长7.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8 家,比上年增加1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0452万元,增长10.7%;完成增加值15007万元,增长7.1%。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36823万元,增长5.0%;完成增加值13927万元,增长8.1%。年末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5.3%,比上年上升11.3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为0.65,同比下降0.01%。重工业增速明显高于轻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329万元,同比增长1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28.8 %;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0991万元,同比增长3.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1.2%。建筑业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060万元,比上年增长50.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14450平方米,同比增长63.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786平方米,下降83.1%;建筑业利润总额469万元。
2009年,金秀县全年共组织实施创新计划项目12项,其中农业科技开发项目6项,工业创新项目4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项目2项。争取到自治区科技项目2项,即广西瑶山石崖茶开发示范基地建设和庞桶药浴开发与研究科技项目。2009年,全县普通高考本科上线136人,比上年减少95人,下降41.1 %;普通高考上线率65.1%。年末全县共有普通高中1所,专任教师84人,在校学生1334人;职业中学1所,专任教师42人,在校学生2144人(包括在外实习生699人,成人教育班761人);初中6 所,专任教师308人,在校学生4541人;小学71所,专任教师824人,在校学生9794人;全县各类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289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6%。每万人口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数308人,同比增长7.56%。
2009年末金秀县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6.3万册;县级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10个。2009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实施“求知、求技、求乐”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农村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得到大力改善,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全县共有村级文艺舞台65个,村级灯光球场65个。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开展,县城广场,文化中心,村级农民文体广场蔚然兴起,配套篮球架、健身器材、乒乓球台一应俱全,农家书屋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县涌现,不仅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更为农民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提供了平台。全县有线电视用户为8852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为3713户。全县广播覆盖人口12.84万人,覆盖率83.3 %;电视综合覆盖人口12.86万人,覆盖率83.4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查机构1个。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床位522张,卫生技术人员541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全县共有村卫生室38个,增长5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达120289人,参合率90.01%。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大瑶山山脉横贯其中,区域内截今累计探明和发现的矿种有金、铜、铅、锌、钨、锡、铁、锰、稀土、重晶石、硅石、水晶、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粘土等,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铜(3.65万吨金属)、重晶石(550万吨)、花岗岩(310万立方米)、石灰石(1380万吨)等,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52亿元,资源较为丰富。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