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概况
-
矿区现有生产煤矿55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18处,设计能力3645万吨/年(大同矿务局16处—3345万吨/年,采侏罗纪煤层,小峪矿及王坪矿共2处—300万吨/年,采石炭二迭纪煤层),核定能力4140万吨/年,1996年生产原煤3946.1万吨;国有地方煤矿37处,设计能力949万吨/年(19处—484万吨/年开采石炭二迭纪煤层),1996年生产原煤1093.5万吨。国有地方煤矿生产井中,有7处正在扩建,将新增生产能力219万吨/年。矿区现有在建新井4处,其中国有重点矿1处(大同矿务局所属塔山矿),设计能力1500万吨/年;国有地方煤矿3处,设计能力计81万吨/年。根据能源部能源计(90)1052号文,大同矿务局设计总规模4500万吨/年,并在石炭二迭纪煤层分布区划分同忻、四雁、挖金湾、王村、魏家沟、四台沟、燕子山、马道头、潘家窑9个井田,其中1994年6月已在魏家沟井田开工建设塔山矿,规划再建同忻、四雁、挖金湾及王村四处矿井,总能力2100万吨/年;四台及燕子山井田为后备区;马道头及潘家窑二处为远景区。
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大同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及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共含煤35层,煤层总厚45米。其中侏罗系含煤15组,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3层;二叠系山西组含煤4层,从上向下编号1~4号,均局部可采,单层厚度1.5米左右,其中4号煤层局部可达8.5米;石炭系太原组含煤10层,编号1~10号,可采煤层总厚度15米。主要可采煤层及其特征见表。
矿区总体上为一轴向大致北北东—北东的不对称向斜,西北翼宽缓,地层倾角一般5°~15°,东南翼较陡,地层倾角最大30°~60°,边缘局部地段直立至倒转。但总的来看,区内地层倾角平缓,一般为5°~8°,伴有与向斜轴轴向一致的短轴褶曲或波状起伏,构造简单。
区内第四系表土层厚度0~20米。侏罗系各主要可采煤层顶板以砂岩为主,部分为炭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细砂岩和炭质泥岩。忻州窑、晋华宫、云冈、四台四个矿为高沼气井,其它各矿属于低沼气井,但有个别盘区为高沼气盘区。煤尘具有爆炸性危险,爆炸指数28.03~43.96%。煤层自燃发火期3~12个月,上层采空后,残留煤易自燃,形成火区,对生产有一定影响。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富水系数为0.3~0.6立方米/吨,但老窑积水及小窑开采后的积水,是生产矿井的主要突水隐患。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