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概况
-
莱山区有高等学校2所,在校生3.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生2000人;普通中学11所,在校生1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7600人;小学23所,在校生8000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8500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700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量52件,比上年增长46%;授权专利26件。拥有公共图书馆3个。拥有卫生机构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6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31张,卫生技术人员396人,其中医生192人。有体育馆3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8枚,其中金牌2枚。
莱山区环境优美,依山环海,海岸线长21公里,最高海拔401米,集山、海、岸线于浑然一体,属中纬度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C,年平均降水量在700多毫米,年均日照2673小时,年相对湿度为64%;区内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和环境综合保护措施的推行,该区空气质量常年处于优级水平;千亩天然海水浴场的海域水质洁净,沙细滩平,海水无任何污染,是烟台市最洁净的海域之一。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75亿元,下降11.9%。农业增加值1.53亿元,下降14.2%。粮食总产2.2万吨,比上年下降6.3%;油料总产3500吨,下降7.8%;水果总产1.1万吨,增长17.5%;蔬菜总产7.8万吨,增长6.3%。肉类总产2705吨,禽蛋总产3067吨,奶类总产3333吨。水产品总产2.82万吨,下降6%。全年造林44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31.7%。全区农机总动力18.1万千瓦,下降1.8%。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33亿元,比上年增长45.4%。产品销售率达100.71%,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9.8亿元,增长58.6%;实现利润?8.8?亿元,增长91.5%;实现利税12.8亿元,增长80.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54%,比上年提高57.8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32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967元,增长2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44元,比上年增长15.2%;生活消费支出2776元,增长?6.4%?;人均居住面积27平方米。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753人,比上年增长7.4%;其中城镇467人,增长10.5%;农村286人,增长2%。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6个,床位510张,收养300人。社会福利企业9个,安置残疾人员247人。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城乡商品交易市场6处,与上年持平,成交额7300万元,同比增长32.6%。实现进出口总额6.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出口4.08亿美元,增长40.4%。新签利用外资项目90个,合同外资额5.87亿美元,增长55.4%;实际利用外资62.8亿美元,增长109.2%。主要旅游景点有体育公园、黄海游乐城、岱王山庄、凤凰山公园、竹林寺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其中外汇收入32万美元。
莱山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3亿元,下降1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77?亿元,增长3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比重为4.2∶59.6∶36.2。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6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实现财政总收入2.9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56.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7亿元,比年初增加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5亿元,比年初增加2.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2亿元,比年初增加4.5亿元。
莱山区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繁育;丰富的牧草资源,有利于发展草食性经济动物;广阔的浅海滩涂,可大力发展近海养殖业;紧依烟台市区的区位优势,为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莱山区是“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 的主产区,是烟台市三大菜篮子基地之一,是胶东半岛最大的袖珍西瓜生产供应基地;是莱山蜜桃的发源地。95年被列为山东省生态农业示范区,98年被列 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莱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蔬菜、果业、畜牧、水产和园林花卉五大支柱产业。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