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概况
-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城乡商品交易市场76处,成交额11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进出口总额484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出口40243万美元,增长33.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95项,增长?46.2%?;合同外资额56626万美元,增长88.3%;实际利用外资22318万美元,增长85.8%。主要旅游景点有云峰山、神仙洞、千佛阁、锦绣休闲中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4%;实现旅游总收入2471万元,下降14%,其中外汇收入41.87万美元。
夏称莱夷地,有过国。商为莱侯国。周属莱子国。战国时,齐置夜邑。秦属齐郡东境。西汉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晋为东莱国治。南北朝时,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掖为州、郡治隋废郡改光州为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莱州为府,辖二州五县。清因之。中华民国废府留县,由省直辖。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署北海区。1941年1月,析掖县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复并入掖县。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同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2.3亿元,增长4.1%。农业增加值23.3亿元,增长4.2%。粮食总产34万吨,比上年增长1.7%;油料总产5.3万吨,增长20.3%;水果总产22.8万吨,增长63.1%;蔬菜总产48万吨,增长17.4%。肉类总产6.7万吨,禽蛋总产?3.6?万吨,奶类总产2.7万吨。水产品总产29.2万吨,增长1.0%。全年造林1823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5.5%?。全市农机总动力107.6万千瓦,增长0.2%。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1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4.7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实现出口交货值25.5亿元,增长41.7%。产品销售率达98.42%,比上年增长0.4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2亿元,增长55.5%;实现利润36.2亿元,增长91.1%;实现利税50亿元,增长6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7.80%,比上年提高65.9个百分点。
公路通车里程907.9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850万人、77444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6.7%和9.0%;公路货物运输量1015万吨、周转量84256万吨公里,分别下降0.8%和1.7%;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32.5万吨,增长18%。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844万元,增长2.3%;邮政业务总量4081万元,增长13.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3.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7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2万户。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279家,年工业总产值达229.5亿元。莱州是中国黄金生产基地,黄金生产能力占全国黄金产量的 13.4%,占山东省黄金产量的52.7%。金仓矿业公司、天承生物金业公司和焦家金矿在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和指定“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后,精炼的品牌国际产品黄金产销两旺。莱州已成为中国北方石材出口基地,由于石材资源丰富,加工设备先进,首都天安门广场、中华世纪坛、北京、上海、深圳国际机场等重点工程都闪烁着莱州石材的风采。2003年4月,莱州被中国石材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石都”。总投资30亿元集生产与贸易于一体的“中国(莱州)国际石材城”使莱州成为亚洲的石材集散地。莱州是全国日晒盐出口基地和中国北方盐化工生产基地,年产原盐 100 万吨,纯碱 6 万吨,溴素 8000 吨,溴系医药中间体100吨。目前,莱州制盐、制溴等生产工艺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交通运输全面增长;旅游业持续升温。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1亿元。对外经济贸易稳定增长。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4.8亿美元。财政税收保持较快增长。财政年总收入达15.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8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5546元。金融形势稳定。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年末余额为16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2亿元。
莱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增长?16.5%?。三次产业比重为14.3∶48.9∶36.8。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86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实现财政总收入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2.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7.7亿元,比年初增加10.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7.7亿元,比年初增加7.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5亿元,比年初增加6.1亿元。
近年来,莱州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既快又好、协调发展的态势。年实现生产总值233亿元,平均年增长18%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近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1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亿元。人均GDP突破2万元大关,已经达到27211元。是山东省 30个经济强县和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农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林、牧、渔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的战略方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结构加速升级,产业特色开始形成,全市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918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7.5%;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435元,增长11.5%;人均居住面积25.8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846元,增长1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46元,比上年增长14.6%;生活消费支出2412元,增长1.0%;人均居住面积27.7平方米。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4613人,比上年下降20.2%;其中城镇547人,农村4066人。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7个,床位975张,收养820人。社会福利企业39个,安置残疾人员995人。
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生1.1万人;普通中学54所,在校生6.5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5.2万人;小学142所,在校生4.8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2.8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8万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1项。专利申请量64件,比上年下降55.2%;实施专利42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2个,艺术表演场所3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36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3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579张,卫生技术人员2918人,其中医生1099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8枚,其中金牌6枚。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