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子概况
-
浪卡子县产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兼有农业和以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民族手工业,为山南地区的重点畜牧业生产县之一,牲畜种类有牦牛、犏牛、黄牛、马、骡、驴、绵羊、山羊、猪等。种植业以青稞、油菜、元根、马铃薯为主。工业主要是以毛纺和皮毛加工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有地毯、卡垫、藏被、藏靴等。全县有大小水电站10余座,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
浪卡子县境内有较高品位的砂金,丰富的风能、水能、太阳能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主要有野驴、豹、黑颈鹤、水獭、猞猁、盘羊、灰鹤、狼、狐狸、獐、黄羊、青羊、灰鸭、麻鸭、贝母、麻黄、虫草、雪莲花、龙胆等。羊卓雍错还有蕴藏量高达2至3亿公斤的高原特有无鳞鱼和裂腹鱼,素有"西藏鱼库"之称。
浪卡子县旅游资源:最为突出的当属一寺二草原和四山四湖。桑顶寺历史 300 多年,共有 15 座殿堂,在全区是唯一由女活佛主持的寺庙,在藏传佛教中独一无二;嘎玛岭草原和巴居草原一望无际,草肥水丰,是极具代表性的高原牧场。县境内的宁金康沙雪山、曲布曲姆雪山、蒙达岗日雪山和解同速松雪山海拔均在 6000 米以上,一年四季雪不化,是广大游客登山探险的绝好去处。羊卓雍措、空姆措、沉措和普莫雍措是浪卡子四大湖泊,其中以羊卓雍措最负盛名,面积达 638 平方公里,众多岛屿星罗其间,野鸟成群,她不但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更以其人间仙境般的美景征服了众多游人。此外,浪卡子县的抢勇冰川和水温 60 度左右的甘扎温泉也是旅游资源中的两绝。
浪卡子县特色产业发展进展顺利。2007年,浪卡子县把发展旅游业、畜产品加工、藏鸡养殖、民族手工业等作为特色资源重点来抓:一是通过科学规划,以城郊畜牧业和家庭养殖为重点,大力培育绒山羊和牦牛,建立比较稳定的农牧民增收渠道。以打隆边贸物资交流会为契机,组织一批具有羊卓特色的畜产品上市,不断提高畜产品附加值。成立了卡龙乡甜奶渣加工协会,组建了7个加工点。截至今年4月份,全县共加工生产甜奶渣8200 公斤,总收入为27.88 万元,实现纯收入10.66 万元;生产酥油4100 公斤,收入13.94 万元。两项共计收入达24.6 万元。二是大力开发羊湖生态旅游资源。羊湖是“三大圣湖”之一,独特的风景资源和人文资源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2006 年全年来浪卡子县旅游的游客达19.2 万人次,比去年增长21.5%,实现总收入96万元;家庭旅游收入达到62.4 万元。今年该县通过招商引资与西藏珠穆朗玛有限公司就羊卓雍错生态旅游开发达成了初步协议。
“九五”期间,浪卡子县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 6980 万元,平均每年增长 11% 左右,农牧业人均收入达 1200 元以上,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 6 : 1 : 3 。重视农业基础地位,粮食产量达 1740 万斤,加大第二产业比重,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第二产业收入达 641 万元。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业、民族手工业和建筑业,完成了乡村地毯厂及其它企业的技术改造,努力寻求经济增长点,使第三产业收入达 1946 万元。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继续扩大一年一度打隆边贸会规模。交通运输实现了乡乡有公路,村村通汽车,并开展了县城至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的客运路线,并充分发挥羊湖独特的风景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水电、邮电、通讯事业日新月异。经济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全县农牧区乡村交通状况、饮水状况、医疗卫生有了巨大改观,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完成了县中学扩建任务,实现了乡乡有完小,村村有教学点,基本完成普及六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5% 以内。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扶贫工作全面展开,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累累,反分裂斗争和边境稳定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浪卡子县农牧民增收取得新进展。2007年,浪卡子县积极组织广大农牧民群众,抓住县里各项工程建设的大好机遇,举办农牧民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班,积极培养农牧民施工队和“领头羊”,目前该县共有23个施工队,凡农牧民施工队能承担的工程项目均交给农牧民施工队,并积极组织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参与全县项目建设,从事运输、餐饮、娱乐、手工业、商业等行业,增加群众收入。全县1至4月份完成劳务输出3970 人次,完成年度计划的39.7%,创收735万元。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积极引导发展乡镇企业,浪卡子镇新办的采石场已投产,共安排67人就业。财税收入增幅较大,金融运行平稳。浪卡子县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政策,加强开源节流和增收节支的管理措施,努力培植税源,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合理控制支出。1至4月份,该县财政收入完成7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万元,增长率为101%。1至4月份,该县农行及所辖营业所各项存款余额达5189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43万元,增长率为19%。各项贷款余额5116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16 万元,增长率为42%,农牧户贷款3673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49 万元,增长率为91%。1至4月份,共累计发放农牧户贷款证5648 张,发证面达87%,农牧户使用贷款证4978 张,使用率达83%。
2007年以来,浪卡子县认真落实区、地两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县情,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切实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1至4月份,全县国民经济总收入612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8.2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县级财政收入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今年浪卡子县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对全县农牧区经济发展进行区域划分,结合各自特点,突出不同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在适合农业发展的乡建立粮经饲产业带,重点抓好经济作物种植。在高寒牧业区,建立羊湖绿色肉乳产业带,重点抓好养殖业,发展畜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边境乡镇的边贸优势,切实利用好“兴边富民”的优惠政策,并培育发展好打隆边贸市场。据统计,全县1至4月份土壤改良8402 亩;水渠维修62万米;清理水库淤泥500立方米;粮食播种面积28143 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96 亩;饲草料播种面积4847 亩;蔬菜播种面积1240 亩;适龄母畜177523 头(只、匹),仔畜成活95579 头(只、匹),成活率85%,成畜死亡1535 头(只、匹),死亡率0.4%;在阿扎乡开展了大面积植树造林试验,现已植树11万株。
浪卡子县属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四周边缘高突,中间呈低洼湖泊。境内山峰众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就有6座。最高海拔为7206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辐射强,冬春寒冷多大风,夏秋温凉多雨水,干湿季分明,年日照时数为2929.7小时,年降水量为376毫米,年无霜期60天。自然灾害主要有风、旱、虫、雹、洪水、雪、霜等灾害。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