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边概况
-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7.4%、30.5%、15.9%。农业总产值完成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6.2亿元,比上年增长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2亿元,比上年增长35.5%;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完成8.2亿元,比上年增长74.8%。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54亿元,比上年增长57.5%,其中各项税收完成6.48亿元,比上年增长6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亿元,比上年增长37.5%。
老边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温度宜人,雨量适中,年平均日照2898小时,年均温9℃,年均降水量673毫米。
全区地形南窄北宽,面积305平方公里。老边区属滨海平原,平均海拔2~7米。境内有大平山、小孤山和五棺山,其中最高的五棺山海拔176.7米。
老边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25家,三资企业70多家,有数十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全区已形成冶金、化工、食品、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十大主导产业,主要工业产品1200多种,冶金制造、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和机电汽保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冶金和化工行业在营口地区处领先地位。高效载体催化剂、蓄电池隔板、汽车保养设备、橡胶制品,载重挂车等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其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销量、科技含量处于东北、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
老边区地处渤海湾东北部,海岸线长24.4公里,浅海40万亩,滩涂20万亩。境内主要河道35条,其中,流经区内的大辽河、奉士河、淤泥河、大旱河等河流形成了供给全区淡水的主要水系。地下水位一般在0.5~0.8米之间。
全区已经形成冶金制造、化工医药、服装纺织、机电汽保四大产业集群。高效载体催化剂、蓄电池隔板、汽车保养设备、橡胶制品、载重挂车等产品的产量、销量、科技含量处于东北、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老边区是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绿色无公害大米远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各种新鲜蔬菜除供应营口市区外,打入我国北方市场,并已走出国门,外销俄罗斯;水产品主要有海蜇、对虾、河蟹、文蛤,优质鲫鱼、鲤鱼、鲢鱼等优质80多个品种,市场前景广阔。
境内低洼的地势和适宜的气候为水稻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老边区现已成为全国水稻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境内有磁铁矿。铁矿石储量9475.7万吨。矿藏分布于边城镇于家洼子、王家、郑家、路南镇江家、老爷庙、赵家平房、新立和柳树镇后山村一带,面积达82.5平方公里。
老边区依托一市两港,交通四通八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驱车30分钟即可到达东北最近的出海口—鲅鱼圈港,距营口港仅有两公里,长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鞍营公路、庄林公路从境内穿过,驱车一个多小时可分别到达沈阳、大连国际机场。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