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概况
-
拉孜县境内已知的矿产资源有锡、铭、铁、金、铜、珠、砂等这些矿产主要分布于中尼公路沿线和拉孜镇附近等地,但因矿产诸景,品位均未探明,无法开采。拉孜县珍稀动物资源有:灰颈鹤、獐子、水獭、岩羊、黄羊、黑颈鹤、雪鸡、野鸭、野驴、羊邻、狐狸、天鹅等,尤其是颈鹤极为珍贵,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在县境内栖息繁殖的有300多只,部分野生动物如獐子,黑颈鹤等具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植物资源主要有藏青杨、藏红柳、沙刺、银白杨、榆树、柏树、剌柴等。果木树极少,据统计,全县有苹果树300余棵,桃树1000余棵,核桃树10棵。此外,还有少许的红景天,雪莲花等药材滋补佳品。
拉孜县属雅鲁藏布江流域。该江由县境内西南向江北斜贯于拉孜县14公里其两侧众多支流的拉孜县河流分布,全县有大小河道155条,总长约4580公里,其中较大的河有芒嘎河、热萨河、萨迦河、雅鲁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等五条江河。境内有大小湖泊九处,其中以拉轨山娘顶湖面积最大,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全县有雪山面积13平方公里。全县江、河年总径流量约97.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总量约20万千瓦。
2007年,拉孜县教、科、文、卫事业稳步发展,在逐步发挥西部中心的作用;民政、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下;“双拥”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该县荣获了“自治区双拥模范县城”称号。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为推进平安拉孜建设,全县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依法加强了对全县30座寺庙的管理和寺庙民管会班子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明显。
拉孜县依托资源优势,狠抓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开发。重点对拉孜谢玛氆氇、索巴藏靴、藏鸡养殖等特色产业进行开发,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收入3410万元,多种经营收入8948万元。大力发展“堆谐”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强农民艺术团的文艺创作和演员队伍建设,2007年,农民艺术团先后多次应邀到北京、香港、澳门等地演出,在进一步推介“堆谐”文化的同时,使农牧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收入。大力发展旅游业,做好对过境游客的服务工作。全县加大了以昌木饮古墓群、芒普自然风光、雅江人文景观等为重点的旅游景点的开发保护和建设工作,投资260万元完成了锡钦温泉度假村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拉孜“堆谐”文化品牌及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加工,开展文化旅游,促进全县旅游业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966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4.83万元。
拉孜县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拉孜县进一步加大产业化结构调整和新品种引进力度,实施了49000亩藏区标准化青稞和8500亩二级种子田建设;“拉孜西瓜”产业也逐步实现规模化,西瓜产量超过22.5万公斤,实现经济收入250万元;积极引进优良畜种,调整畜种结构,做好短期育肥工作,短期育肥纯收入达785万元。为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2007年,拉孜县安居工程重点放在危旧房改造上,注重配套设施建设,把安居工程建设与小城镇和小康示范点建设结合起来,全年圆满完成了733户安居工程建设,并通过援藏配套、技术承包等方式完成了8个村委会、3条道路的硬化建设。2007年,拉孜县狠抓劳务输出工作,全县劳务输出呈现了跨县、跨地区、跨省就业的新局面,就业渠道更加多元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全年共实现劳务输出18700人次,劳务输出总收入3196.5万元。同时,开发公益性岗位8家,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11人。
拉孜县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日照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雨水集中,干湿明显,冬春季少雨雪多大风的气候特点。五年气候可分为冬半年、夏半年、冬不太冷、夏不太热、日变化天、年变化小,春秋季气温升降缓慢,雨热同季,燥旱同季,冬春干燥且多大风,年平均气温为7.0。绝对最高气温28.2℃,极端最低气温-25.1℃。因高原奇异多变,气候、降雨量极不稳定,1980年降水量最多,达355.1毫米,1982年降水量最少,史有122.9毫米,全年降水百分之九十集中在6月至9月份,年降水天数平均为70天,日最大降水量为36.5毫米,冬春季节干旱严重,极不降雨雪,全年最多风向为南风,多集中在当年十月至次年四月中旬,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最大风速曾达20米/秒,由于年日照时数高,风多风大,降水偏少,气候极为干燥,相对温度只有百分之四十,而空气温度仅为百分之十四。
民改前,拉孜县几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工业,手工业也十分落后,民改后,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得到发展,到1989年底,全县共有企业2个,即粮油加工一个和械修造一个,职工人数达35人,全县工业产值为12.3万元,占全县工农业产值的1%,主要产品为糕点、青油、面粉等,特别是拉孜青油享誉后藏地区。民族手工业较为发达,主要从事藏腰刀加工,卡垫加工,氆氇,藏鞋等生产,原料自行采购,产品自由交换销售,尤其是拉孜腰刀,曾在1971年初选为广交会商品,先后荣获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优质产品奖行销国内外,被作为地方名牌特产赠送贵宾游人。
素有“堆谐之乡”美誉的拉孜县,2007年紧紧围绕建设日喀则西部经济中心区和建设经济强县两大主题,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为主线,按照“目标要有高定位、工作要有新思路、推进要有硬举措、发展要有大突破”的总体要求,坚持抓中心、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907亿元,同比增长20%;人均GDP达到5794元,同比增长17.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同比增长 18.7%。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