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概况
-
发源于境内的清江、郁江、毛坝河、梅子水、磨刀溪等河流,顺着地质构造和山势走向奔流出境,呈典型的放射状水系。西南部郁江出境处河涌为境内最低点,海拔315米。水域用地7149.62公顷,占总面积的1.6%。主要河流有:属于由西向东流入长江的清江水系;由东南、西南流人乌江的郁江、毛坝河的乌江水系;西部流入石柱河、西北和东北流人长江的建南河、磨刀溪及梅子水的长江水系。最大河为清江、郁江。清江发源于西部的都亭山,郁江发源于福宝山。境内多年平均降水总量59.19亿立方米,产水多年平均径流深802毫米,径流总量37.0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径流量500多立方米,比全国人均值多一倍以上。
利川市历史悠久,保存有大量古遗址和名胜古迹。境内有古遗址13处、古墓葬11处、崖墓14处、古建筑13处、古石刻6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地6处,均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水井古建筑群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太平塘摩崖题刻、鱼木寨2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南古代巴人崖葬遗址、谋道谌家牌坊、南坪如膏书院、团堡石龙寺等6处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自然景观奇特秀丽,丰富多彩。位于城东北6公里处的腾龙洞,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岩溶洞穴,被中外专家认定为世界特级溶洞之一,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自1985年开发建设以来,接待了大批中外游客。位于团堡乡境内的玉龙洞风景区和凉雾乡境内的水莲洞公园,经当地政府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位于谋道镇东南的水杉古树,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最大、最古老的一棵水杉母树,树龄达500余年,人称“水杉王”、“活化石”、“天下第一杉”。位于毛坝乡东南部的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星斗山山形如弓背,山脊似刀梁。在利川境内,山上有十条大沟呈扇骨形展开,汇集于芭蕉溪内。山麓有三条小河蜿蜒奔流,潺潺山泉清澈甘甜。山顶曾有明天启时所修的三邑寺一座。传说,该山主峰隔天宫极近,常有神仙摘星辰当灯,来往于星斗山与天宫之间,故名星斗山。以其植被区系庞杂、起源古老、植物种类丰富著称于世,人称“华中天然植物园”,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曾接待中外植物学家前往观光、考察。其中尤以腾龙洞闻名遐迩。
利川市气候独特,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烟叶、草场、水能、风能、天然气、矿产和旅游资源,素有“坝漆之乡”、“黄连之乡”、“水杉之乡”、“纯菜之乡”、“山药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3种,其中,天然气储量达98.67亿立方米,石膏矿藏量144亿吨,生物礁藏量200万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31.3万千瓦,风能资源80万千瓦。境内有一个洞——世界容积量最大的溶洞腾龙洞;一座寨——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土家古寨鱼木寨;一棵树——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王”;一口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落大水井;一首歌——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并传唱全球登上世界艺术殿堂维也纳大厅的“龙船调”的故乡。
2009年利川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35.75%;实现利润总额10200万元,同比增长10%;亏损企业同比减亏5%;上缴税金总额6603万元,同比增长1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控制在指标范围之内;技改工作量3.11亿元,同比增长19.6%;新增规模企业14户,全市规模企业达到60家。利川四大工业园规划包括:以清洁能源、轻工电子、医药化工为主的腾龙工业园;以天然气脱硫和下游产品开发为主的谋道天然气化工园;以水泥、石膏矿开发为主的石坝建材工业园;以农业科技示范、农业生态观光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苏家桥农业科技园。四个园区规划总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2010年截至六月底,利川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4090万元,同比增长24.21%;实现工业增加值25900万元,同比增长10.80%;利润总额3150万元,同比增长20.46%;缴纳税金总额3245万元,同比增长38.15%;两项资金总额20320万元,同比增长13.21%;技改工作量8547万元,同比增长12.75%;产销率96.9%;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5%;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 同时,该市继续实施“亿元工程”,调度的亿元企业由原来的6家增至12家,这些亿元企业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9552万元,同比增长66.1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6.88%,使“亿元企业”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其中,2009年实现亿元产值的6户亿元企业(电力公司、兴盛福农业、清江源米业、天衍木业、民生然气、乐福畜产)今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88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5%;今年新调度的6户亿元企业(郁江水电、豹盾水泥、香连药业、凯瑞农业、林创牧业、五洲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684万元,比同期9967万元增长87.46%。
利川市气候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山峦起伏,沟壑幽深,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差异明显,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带,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l 6.7℃,年降水量1300至l 600毫米,日照时数1409.2小时。海拔800至1200米的二高山地带,春迟秋早,潮湿多雨,日照偏低,年平均气温12.3℃,无霜期232天,年降水量1200至1400毫米,日照时数1298.9小时。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气候寒冷,冬长夏短,风大雪多,易涝少旱,年平均气温11.1℃,无霜期210天,年降水量1378毫米,日照时数l 518.9小时。
利川市境属云贵高原东北的延伸部分,地处巫山流脉与武陵山北上余脉的交汇部,山地、峡谷、丘陵、山间盆地及河谷平川相互交错。钟灵山——甘溪山——福宝山呈东西走向,横于市境中部,将全境截分为南北两半。北部为利中盆地,四周有齐岳山、寒池山、石板岭、马鬃岭、麻山、钟灵山、甘溪山、福宝山环抱。城区位于盆地偏东部位,海拔1079.5米,地理位置高于周边各县市。南部山高坡陡,沟谷幽深,地形复杂。齐岳山为境内最大山,如城墙逶迤西北,成为鄂渝边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寒池山为境内最高山,如擎天巨柱耸峙东北角,海拔2041.5米。东南星斗山——人头山——雷音山与西南挂子山一一大木峰——九条岭如双龙抢宝,环绕东南、西南边境。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