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概况
-
境内有石油、盐、贝壳等矿物资源。利津地处胜利油田腹地,地下油气资源富积,境内已打油气井3300多口,是胜利油田的主要产区之一。全县海岸线长达59公里,潮间带38万亩,滩涂宽阔,由于地处黄河入海口,海水中有机质多,鱼、虾、蟹、贝类资源丰富,素有“百鱼之乡”、“黄金海岸”和“东方对虾故乡”之美称。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丹顶鹤、白天鹅等珍禽,生长着苇、蒲、茅、柽柳、黄蓿菜等野生植物和枸杞、茵陈、益母草、车前子、白蒺藜、羊角透骨草等中药材200多种,与黄河口日出、夕照、黄河入海等自然景观一起,形成了新、野、奇的旅游特色。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35亿元,销售产值(规模以上工业)32.52亿元,增加值10.40亿元,实现利税2.70亿元,利润1.60亿元。企业总数3565个,职工1.61万人。限额以上企业56个,完成工业增加值8.59亿元,实现利税2.70亿元。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芦笋制品,巨峰葡萄罐头,复方川芎胶囊、金石清热颗粒、天丹通络胶囊等60余种中药产品。
利津县土地资源广阔,可利用土地190多万亩,耕地面积80多万亩,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40多万亩,近百万亩土地有待于开发利用。黄河水是利津县主要水源,历年平均入境流量423.1亿立方米。黄河水质良好,氢离子浓度在8~8.3PH值之间,总硬度在3~6度之间,矿化度小于1克/升。2001年黄河供水4.84亿立方米。
教科文卫各级各类学校83所,在校生4.35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38265万人;教职工3627人,其中专任教师2844人。科研机构9个,专职科研人员38人。5项科研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文化体育场所24处。医院10处,床位715张,卫生技术人员866人。社会生活全年支出救济金124万元,面粉15万公斤。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019元,人均居住面积24.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1元,人均居住面积22.4平方米。
建设环保基本建设投资4.5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完成更新改造投资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0%。建筑业(资质五级及以上)总产值2.90亿元,实现利税1018万元。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34万平方米。全年污染防治总投资6064万元,比上年增长13.66%。交通邮电邮政业务总量550.29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617万元,市话1.4万户,农话4.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4698户。公路通车里程1003公里,年货运量561万吨,客运量79万人。拖船4艘。
利津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虽临渤海,但大陆性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与少,气候干燥;夏季降雨集中,气温偏高;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全县气候突出特征是冬春干旱,夏季多雨,晚秋偏旱。
贸易旅游城乡集贸市场46个,商品成交额9.71亿元。进出口总值2723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34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5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10万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7家。主要旅游景点: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利津黄河大桥风景区、利津县城欧式商业街、利津城凤凰广场、北岭现代农业示范区、黄河入海口飞雁滩等。
早在周秦时代县境西南部是古陆地,属齐国、齐郡。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东汉以后,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隋代建永利镇(在今利津城河东岸),属渤海郡浦台县。唐宋属渤海县永利镇。金明昌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因邑内有“永利”“东津”两地而得名,属山东东路滨州。元明时代属山东济南府滨州。清代、民国时期属山东武定府 (今惠民县城)。1936年属山东省第五专署。1944年8月解放,隶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渤海区四专署、垦利专署 。新中国建立后属惠民专署。1958年11月,并入沾化县,属山东省淄博专署。1961年10月恢复利津县建制,仍属惠民专署。1983年10月15日利津县划属东营市管辖。县政驻地利津镇,居县境南部。建城已有800多年历史。为全县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政治文化中心。
利津县国内生产总值28.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三次产业比重27.4:44.7:27.9。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3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4亿元(按新口径计算为0.88亿元)。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1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0.14亿元。贷款余额12.91亿元。
农业总产值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耕地面积5.3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5.9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1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86万公顷。粮食总产15.66万吨,平均亩产335.6公斤。粮经产值比35∶65。猪、牛、羊年出栏40.6万头(只)。肉、蛋、奶产量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81万吨。
利津县全境地势向西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近黄河处高,远黄河处低。西南端地面平均海拔11.5米,东北端沿海滩涂地面平均海拔12米,自然比降为1/11000。最高点为海拔14.3米,位于北宋镇的三岔、高家两村,境内虽系平原,但由于历史上黄河决口频繁,既受洪水反复冲切,又有淤积套叠,故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复杂微地貌。河滩高地面积228278亩,占总面积的9.1%;缓岗面积198438亩,占总面积的7.9%;浅平洼地面积645720亩,占总面积的25.8%;微斜平地面积1197003亩,占总面积的47.9%;海滩地面积228961亩,占总面积的9.2%,其中属潮间带的滩涂22.8万亩。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