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概况
-
临城县林木品种主要有桃、柳、榆、槐、椿、枣、杜、桑、松、柏等。西部山区多杨、椿、柞树,县中部丘陵一带多为杨柳,东部多枣树,村落周围,各类树种均有零星种植。建国后,林木品种不断增加和更新。1956年,引进刺槐、油松,1958年引进加拿大杨,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栽培。1964年引进北京杨、毛白杨、箭杆杨、新疆杨、泡桐等,在西部山区的石家栏、郝庄、石城、西竖等地试种。1976年又从北京郊区引进沙兰杨、波兰杨、小美旱杨、山海关杨等83个品种,在县林场、桑场以及各乡村苗园场试种观察。经数年栽培,初步鉴定,沙兰杨、波兰杨、法桐因发芽晚适宜清明节前后载植,毛白杨、泡桐、椿树在境内任何环境里都能生长。1986年至1994年先后引进苹果、板栗、柿子、葡萄、桃、李子、核桃等优良品种,并已逐步形成规模。
临城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聚居,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商周时期曾为名城古郡。春秋时,县境属晋地,筑有临邑城。《左传·哀公四年》中“赵稷奔临”即此。战国初,北部属中山国房子辖域,南部为赵国属地。西汉建房子县(县治在高邑县境内仓房村),属恒山郡;东汉建武十七年,县随郡并入中山国,二十年,析置常山郡,仍辖房子县。三国魏太和六年封赵国,房子为赵国都。唐朝天宝元年,房子县更名为临城县,并将县治迁至今址。至今已有1200年。至德二年,朱全忠晋封魏王,临城县因避朱全忠父亲名讳,复名房子县。五代后唐时,房子县又更名临城县,仍属赵州。宋代熙六年,隆平县降为隆平镇并入临城县。宣和元年,赵州升为庆源府,仍辖临城县。金、元、明、清临城均属赵州。民国2年,临城县属直隶省冀南道,1928年,临城归属河北省,至今未变。
临城县内自然繁殖的鱼类有草鱼、青鱼、马口鱼、荷元鲤、镜鲤、红鲤、野鲤、鲫鱼、东北鲫、鲂鱼、鲦鱼、鲢鱼、鳙鱼、麦穗鱼、棒花鱼、泥鳅、鲶鱼、黄&鱼、虾虎鱼、罗非鱼、乌鳢、黄鳝鱼等,另外还有一些河虾、河蟹、鳖类和贝类。其中乌鳢和黄鳝是1963年特大洪水时从子牙河逆水而上到县内定居的,分布在临城水库坝下的汦河流域和小槐河流域。主要的养殖增殖鱼类是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
临城县畜禽资源丰富,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鸡、鸭、鹅、兔等10大种类,30多个品种,本地品种有黑山羊、小尾寒羊、山地牛、太行驴、本地猪、柴鸡、白兔等。引入品种主要有南阳牛、冀南牛、蒙古牛、蒙古马、伊犁马、俄罗斯马、渤海驴、关中驴、内江猪、长白猪、巴杂猪、约杂猪、来航鸡、芦花杂鸡、红育鸡、青紫兰兔、塞北兔、比利时兔、黑优兔、大耳白等。
临城县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优势矿产明显。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4大类(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27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煤)、黑色金属矿产1种(铁)、有色金属矿产2种(铜、铝土),其余为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
临城县农作物种类较多。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红薯、豆类等,其中小麦面积最大。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为主,近年来瓜菜比例上升,在经济作物中也占重要地位。在地区分布上:东部平原粮棉油两熟种植区,主产小麦、玉米、棉花;中部丘陵粮棉油半干旱双熟区,是油料生产的集中产区;西部山区是半湿润杂粮小麦区。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