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河概况
-
小凌河流经凌河区。小凌河发源于辽宁省建昌县东北境的楼子山东麓,全线206公里。在锦州境内的流段从缸窑口开始,最终汇入渤海。
2008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43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2%;地区税收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1亿元,同比增长20%;全部工业总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15%;民营经济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20%;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8.3%;社会商品销售额79.6亿元,同比增长12%;域外招商引资额7.5亿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额840万美元,同比增长20%;外贸出口额1243万美元,同比增长10%(按可比口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2‰以内;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为实现全年 预期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凌河区是锦州市的大型商贸企业和新型经营业态的聚集区。锦州市的大型商场90%坐落在凌河区。大商集团锦州百货大楼、中百商厦、新玛特超市、华联超市、家家广场、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大型商贸企业均坐落在凌河区。凌河区还拥有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广东街商业街、华联家具商场、辽西木材市场等各类市场41处,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是辽西唯一一家辐射辽西及蒙东地区的区域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0亿元。凌河区是锦州市对外联络的门户和重要物资流通集散地,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大繁荣的发展格局。
凌河区是锦州市发展民营企业的首选区。凌河区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提出“服务”是凌河区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为民营企业创造了自由、宽松、稳定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民营企业落户。目前,凌河区共有民营企业26,986户,从业人员约59,020人,全年民营经济营业收入达135.68亿元,占全区经济比重达8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42户,年产值(或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6户。
凌河区春季温和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温凉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凌河区年平均气温为7.8~9.0℃,自南向北降低。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8℃,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1.3℃。年无霜期为144~ 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67毫米。降水四季分布不均,60~7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凌河区是锦州市的交通便捷区。锦州火车站、锦州公路客运中心坐落在凌河区。锦州机场距凌河区10公里,已开通上海等航线;锦州港距凌河区27公里,是我国最北方的一级不冻港,港口目前最大可停靠25万吨级油轮和7万吨级散杂货轮,年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8条铁路和158条公路在锦州交汇,距京沈高速公路入口12公里,距北京458公里,沈阳200公里,大连370公里,京哈、锦朝、锦阜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在辽西形成了1小时城市群,同大连、天津、赤峰等城市形成了3小时。
制订三大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入驻企业10户以上,新增产值2亿元。扶持澳铁车辆配件、捷锐激光切割、华强木塑、润成袜业、地丰荞麦、龙达矿山、广隆锦纶、三荣机械、金沃电器等新上企业实现达产,规模企业净增4户,达到50户。推动锦矿多绳提升机、碳化硅汽车配件、环宇锅炉配件、三和矿山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促进建安钢构扩建、澳铁车辆配件扩建、哈啤扩建、高能蓄电池、油化工、报业印刷、好媳妇厨具、污水处理厂等项目落地。在开发区新上1至2个工业大项目。
凌河区中部商业区完成吉庆国际购物广场、大商百货大楼东扩等项目建设,推进沃尔玛超市、大福源超市、兴隆大家庭商场、洪福齐天酒店改造等项目落地。东部商业区完成奔驰汽车3S店、新玛特超市改造、旭恒源酒店改造等项目建设。北部商业区完成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东扩、关单大型超市、正阳金杯海狮4S店等项目建设。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