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概况
-
灵寿有丰富的资源,矿、林、旅游堪称三大资源优势。现已探明各类矿藏有41种,总储量28亿吨。其中,黄金36万吨、铁1020万吨、石材10.7亿立方米、云母5500万吨、石英8800万吨,蛭石7500万吨,还有钾.钠长石,白云石,石灰石,粘土,铜、钼、石英石、重晶石和矿泉水等。特别是石材资源类多质优,花岗岩储量6.1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4.2亿立方米,有200多个花色品种。全县宜林面积86万亩,现有林木79万亩,其中经济林20万亩,年产干鲜果品3万吨。
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大理石、石英石、白云石、云母、蛭石、长石、金、银、铁、锰、钼等49种,总储量约28亿吨。其中,花岗石(大理石)储量10 亿立方米,年生产、加工石材板材能力1600万方平米,居华北第一;黄金储量20吨,年产黄金1万余两,黄金储量、产量在太行山区位居第一;云母储量5000万吨,蛭石储量7000万吨,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境内主要河流有滹沱河、磁河、松阳河等9条,有大中小型水库29座,总库容量3.1亿立方米,地下水居石家庄市第一位,地表水储量居石家庄市第二位。25万亩广阔的浅山区、丘陵区土地污染小,重金属含量低,无农药残留,具有发展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天然优势。森林覆盖率39.8%,位居石家庄第一。旅游资源多样,有著名的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五岳寨地质公园、三梦山、龙门沟景区,磨子坨、五郎寨、水泉溪、横山湖、滹沱河湿地、磁河湿地等自然景观。
改革开放以来,灵寿县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先后同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出口产品发展到12大类30多种,其中云母、石材、棉布、家兔、肉牛、红薯脯等出口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八五”以来,灵寿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猛,1996年与1990年比较,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94.4%,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475%,财政收入增长了263%。综合经济实力逐年增长,投资环境更加优越。
灵寿历史悠久,上古时为冀州,自古以产灵寿木而得名,春秋属晋,战国初为中山国,后为燕赵属地,公元前206年设县。见于史书和地方志的著名历史人物有乐羊、乐毅、曹彬、曹皇后、韩亿父子、付氏家族、知县陆陇其等20多人。灵寿也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边区造币厂、抗大二分校曾长驻于此,彭真、贺龙、聂荣臻、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全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山区昼夜温差大,是发展林果,花卉的基地;中部丘陵地域广阔,是发展旱作农业和畜牧业的基地;南部平原土质肥沃,是发展粮棉瓜菜的基地。境内电力充足,水源丰富,慈河、滹沱河、松阳河流经全县,28座大中小型水库象28颗璀璨的新星镶嵌在灵寿大地。
战国时有灵寿邑,曾为中山国恒公的都城,赵灭中山后属赵国。西汉初年置灵寿县,属常山郡,故城附近,晋移至现灵寿城所在地。隋改灵寿县为燕州,唐废州仍设灵寿县,宋时并入行唐县,二年后,又恢复灵寿县,明清皆居正定府,清雍正元年改贞定为正定,属正定府,明国元年属保定道。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