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概况
-
黎平县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县医院住院大楼和县疾控中心综合楼投入使用,县医院门诊大楼开工建设,县妇幼保健院搬迁工程启动,改建了中潮等9个卫生院,建成了蒲洞等96个村级卫生室,全县医疗基础设施改善,救治水平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人口出生率由2002年的16.13‰下降到2006年的13.8‰,自然增长率由2002年的9.2 ‰下降到2006年的7.51‰,人口出生性别比例失调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建了13个乡镇计生服务楼,县计生综合服务楼工程开工建设,计生综合服务水平提高;制定并出台了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奖励、扶助和养老保障制度及政策,全县2158户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绝育户养老得到保障。
黎平县的旅游资源由自然山水风光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历史人文旅游组成。旅游景观,有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跨度最长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和风光旖旎的八舟河名胜风景区;有被誉为原始林海和竹海的弄相山森林和太平山楠竹林等,楠竹蓄积量居全省第二位。人文景观有肇兴鼓楼群、黎平会议会址、堂安生态博物馆、东门翘街古建筑群等,还有被誉为东方艺术奇葩的侗族大歌、琵琶歌等,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文物古迹于一体,是贵州东线旅游精品线的重点地区。黎平民族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形式斑斓多姿,主要有民族歌舞文化、民族习俗风情文化、民族建筑文化、民族生产生活文化黎平县森林资源丰富,蓄积量大,以产杉木为主,故有"杉木之乡"之称,属贵州省十大林区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8%,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油茶、山核桃、油桐、麻栎、楠竹。
黎平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厦蓉高速公路黎平过境段建设进展顺利,贵广快速铁路过境黎平段开工,黎平机场至洛香高速公路建设已通过审核,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县城至天生桥二级旅游公路城区段、中潮至洪州的红色旅游公路、东风林场至锦屏敦寨(果园)出县油路、坝寨至大稼通乡油路建设进展顺利,肇兴景区过境公路改道工程完工,平途经尚重至德化通乡油路开工建设。通村公路建设任务超额完成,新修通村公路309.3公里。开通了黎平到广州的航班,黎平至贵阳航班加密并实现良好运营。
林业是黎平县的传统产业,早在清朝乾隆四年(1739),黎平开始人工造林,乾隆四十二年(1777),黎平境内“两岸杉木映印,一江巨筏长流”。木材畅销江淮两广。260多年营林的风风雨雨,黎平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营林经验,创造了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2006年,全县有林地面积370万亩,森林覆盖率65%,活立木蓄积量1415万立方米,位居全省10个林业县之首,有24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1220种野生中草药材;野兽种类为52属675种。
黎平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工业经济总量增长迅速,洪州硅矿工业冶炼炉由2002年的1台发展到12台,2006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1520万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52.2%,年创税1000万元以上。小水电站开工建设27个,装机8920千瓦,投资8300万元。建成了一些新的工业企业,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6年引进项目12个,合同引资8900万元,到位资金8400万元;四年共引进项目67个,到位资金3.28亿元,年均增长4.1%。企业改革改制取得历史性突破,四年共完成各类企业改制62户,安置职工2823人,兑现安置费9800余万元。开展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实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18个行政审批项目,投资环境明显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2006年私营企业发展到258户,注册资金3.35亿元,从业人员952人;个体工商户为6303户,注册资金1.51亿元,从业人员9497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县的重要经济基础。
黎平县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7.0753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总产值完成11.2848亿元,同比增长8.1%;农业总产值完成9.6566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708亿元,同比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4亿元,同比增长21.6%;财政总收入1.167亿元,比上年净增3077万元,同比增长35.8%,提前两年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目标;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8亿元,同比增长45.9%;各项贷款余额10.8亿元,同比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2元,同比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元,同比增长5.9%。全县粮食产量达16.62万吨,比上年增长1.4%。
黎平县是我国28个重点林区县和国家11个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黎平县至今已发现的主要矿产有金、磷、锰、煤、压电水晶、硅质原料,水泥用灰岩,饰石用石材,建筑用砂石等矿。矿床、矿点(矿化点)106处。其中37种矿产不同程度探明了储量,主要储量产地168处。探明储量属大型矿的有8处,属中型矿的有16处。主要开发矿种为金、硅石、饰石板材、建筑用砂石、砖瓦粘土等。木材蓄积量居贵州省第一位。楠竹蓄积量居贵州省第二位。盛产茶叶、油茶油、水果、桐油、松脂、中药材、黄金、大理石。境内油茶林14万多亩,年产精制侗乡茶油1500吨。全县有松林99.6万亩,年生产加工松脂4000吨,居全省第一位。黎平黄牛和黎平香米畅销广西、广东、湖南、及整个贵州省。硅矿石地质储量近1亿吨,现已逐步成为中国大西南工业硅生产基地之一。
黎平县城经过长期建设,城区"两横四纵"骨架路网基本形成,“十五”期间先后完成了北门新区主干道、五开大道、黎阳大道等重点工程,道路网架辐射城区面积达18.5平方公里,城区扩大到8.6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2002年的4.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8.9万人。随着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黎平城正朝着专业化国际旅游城市目标迈进。黎平飞机场是侗乡唯一的旅游支线机场,于2000年8月23日获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批准立项,12月28日奠基,2005年11月6日正式通航,2006年投入商业运营。机场规模等级为4C,能起降波音737等大型客机。机场坐落在美丽的黎平八舟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目前开通黎平到贵阳,黎平到广州航线,计划2010年开通黎平到重庆,黎平到上海,黎平到北京,黎平到长沙,黎平到成都航线!四年投入公路建设资金2.43亿元,完成黎靖、黎榕、黎从、黎锦四条油路改造和乡村油路建设,里程达262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981公里,比2002年增加1185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通公路村达73.4%。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