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概况
-
荔浦县矿产资源丰富,有铜、铅、锌、锰、铁、银、煤、重晶石、大理石等十余种,其中以锰及重晶石藏量较大,可供开采。有食品、造纸、印刷、包装、医药、建材、竹木加工、饲料加工等20多个工业部门,250多种工业产品,其中42种获省优以上称号。出口产品有木衣架、保健品等。
荔浦县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一是继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超亿过千”工程。全县规模企业达到78户,销售收入过亿企业达到7家。通过QS认证的食品企业有72家,各类企业的注册商标已达400多件。二是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工业集中区管网、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长水岭工业区三期建设, 完成了金鸡坪工业区标准厂房建设3万平方米。三是实施品牌招商,全年引进外资项目10个,引进外资2.1亿元人民币。其中引进投资1.1亿元的爱明荔浦芋深加工项目被列入了自治区层面重点推进项目。四是抓好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6.1%;安全事故发生率和经济损失实现双下降。
荔浦县行政效能不断增强。一是坚持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监督,认真做好县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以及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特别是将“关于加强荔浦河生态环境保护”议案的办理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成立了荔江河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发起了“保护母亲河活动”,通过打击非法捕鱼、增殖放流、限制污水排放等行动,荔江河综合治理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县人大代表提出的 “延伸县城路灯”的建议,县政府投资63万元完成黄寨至桥富路段路灯安装。全年共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61件,政协提案61件。二是加强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我县门户网站建设,县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对外办公,已受理办结行政审批3185件、非行政许可794件、其他审批461件,群众满意率96%以上。
荔浦全县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柏油公路,由于交通十分发达,荔浦至桂林往返,从早上5:00至19:00时,每隔约15分钟1辆(次),县城达各镇乡的客车,除五镇乡有过路班外,还有各种小型客车,给广大旅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县、乡(镇)大部分村屯开通了程控电话,开通了至桂林、柳州、梧州的光缆系统, “小灵通”和移动电话数量在桂林各县中处于领先地位。荔浦县已成为广西通讯最先进、最方便的县之一。
荔浦县旅游前景广阔,已开发了“亚州第一洞”丰鱼岩、银子岩、鹅翎寺、银龙古寨、文塔、天河瀑布等旅游景点,2001年接待中外游客76.8万多人次。丰鱼岩距荔浦县城16公里,因岩内清水河盛产油丰鱼而得名。该溶洞贯通九座大山,全长5.3公里。洞中小厅连大厅,最大厅2550多平方米,且有2.3公里地下河可乘舟揽胜,是国内外罕见的奇特大溶洞。1996年,丰鱼岩田园旅游度假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田园旅游度假区。丰鱼岩有三大景区:一是洞内陆地观赏区,全长2.2公里,洞中石笋、石柱、石幔林立,其中宝塔天国、天堂奇观、蓬莱仙境等景点辉煌壮丽,灿烂缤纷,令人目不暇接,洞中堪称“天下一绝”的定海神针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景点。它高9.8米,直径仅为14厘米,针尖直指苍穹,为岩溶地貌所罕见,蔚为壮观;二是洞内暗河漂游观赏区,全长2.3公里,游人乘舟揽胜,两岸乳石千资百态,如禽似兽,栩栩如生,暗河神秘之旅,给人以新奇、神秘、刺激的感受;三是民族风情,人工湖水上乐园游览景区,极具民族特色的度假山庄依山而建,乐在其中,回味无穷。
荔浦县全面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计划,我县承担的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四个试点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和自治区验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区先进地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6‰。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0.6%,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全县就业和社会保障局势稳定。积极开展双拥工作,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切实做好抗击冰冻雪灾、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民政救助工作,社会和谐稳定。在支援四川地震救灾中,我县募捐款高达369万元,在全市各县区中居首位。
荔浦县新农村建设开创新局面。一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荔浦芋、马蹄、水果、蔬菜、食用菌为支柱的种植业,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以经济林木为主的林业,农业生产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2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1.43万吨;完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7.44万亩;完成造林总面积1.25万亩;肉类总产量6.14万吨,肉猪出栏42.6万头,存栏35.6万头。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我县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达16家,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56家,带动3万余农户。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争取到位项目资金3500万元,进行了14 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滨江南岸防洪堤建设。实施人饮工程9处,解困人口2.3万人。完成1451座沼气池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投入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2260万元,4个市级新农村试点村、88个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和471个自然村屯规划编制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在全市综合评分中名列第一。首批5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全面通过自治区级检查验收,都获优秀档次。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4亿元,同比增长14.2%,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工业总产值完成66.5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7.82亿元,同比增长43.7%。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2.26亿元,同比增长44.7%。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1亿元,同比增长6.3%;食用菌、花卉获得广西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二等奖。 全县财政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18.4%。
荔浦县城镇化步伐加快。一是修编《荔浦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8—2025年)》和制定《荔浦县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拉大县城框架、提高城市化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快县城开发建设。荔城镇、财政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的新建办公楼已经落成使用;地王大厦、电力大厦等10座13层以上小高楼正在加紧施工,进展喜人。三是“城乡清洁工程”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08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经验得到肯定和推广。四是荔城、马岭、青山、东昌、修仁等乡镇集镇建设取得实效,小城镇辐射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城镇化步伐加快。
荔浦县境年平均气温19.6℃,年降雨量平均1424毫米,年无霜期平均为316天,光、热、雨较充足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品以大米为大主,特产有荔浦芋、夏橙等。县境内有矿产有铜、锰、重晶石、锌等,其中以锰、重晶石藏量较丰富。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周高中低,县西北接架桥岭山脉,东面连大瑶山余脉。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