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概况
-
龙城区地下水资源贫乏,主要为第四纪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前者广泛贮存于河谷内,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是饮用及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后者分布不广,且水量微小。地下水含量最丰富的是大凌河右岸和十家子河两岸。
大凌河为龙城区内最大河流,流经区境两段,共19.5公里。第一流段为12公里,由朝阳县下三家乡嘎岔村入区境,经半拉山街道境内,又经西大营子乡的饮马池、波赤等村地入双塔区境内。第二流段为7.5公里,由双塔区的七家子村入境,经长宝营子乡的下嘎岔、贾台子入北票县境内。河身多弯曲,河床宽200~700米,长流水部分宽约50~70米。据朝阳市中山营子水文站1953年以来的观测,河水最低标高是161米,最高标高是170米;最小流量是3.2m3/S,最大流量为11100m3 /S,平均流量为10~40 m3 /S,年流总量是3804亿立方米;最小流速为0.24 m/S,最大流速为3.01m/S;冰冻期在12月上旬左右,冻层厚度达0.49米,解冻期在3月中旬左右。
龙城区的地势地貌属于辽西低山丘陵区,地理构造较为复杂,境内多低山、丘陵及阶地,自然形成西高东低,山岭多呈东西—南北走向。最高峰为王楼山,海拔557.9米;其次为马山,主峰海拔500米;凤凰山支脉麒麟山,492.8米;此外还有老虎洞山、尖山包子、敖包山、帽山等海拔超过400米的低山。河流除大凌河外,还有两条季节河(西大营子的郭家河、边杖子的青沟河)穿境注入大凌河,形成河漫滩及低阶地。西部的丘陵多分布在低山的外围,海拔在300米以下,丘陵间多为小型的山间平原,土层深厚。
龙城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煤炭、油页岩、石灰岩、膨润土、硅石、珍珠岩、玄武岩等矿产资源共18种,其中石灰石、玄武岩、膨润土、硅石、煤等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价值。现已发现的晚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约35属41种。
农业经济初步完成传统农业向城效特色农业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种植业发展上按照“区域调特、产业调专、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思路,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经过多年的调整,种植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不断扩大,区域特色农业日益突出,农业产业化格局初见规模。近几年来,以鲜食葡萄、酒葡萄、保护地蔬菜、大棚花卉、大棚水果、芦笋等为代表的高产高值作物面积明显扩大,种植业产值明显提高。保护地以高标准建设和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坚持建设一处,投产一处的原则,不断进行旧棚改造,引进推广国内外名优品种,推广大棚葡萄、大棚食用菌、大棚花卉等高效品种。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9.9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全区有耕地面积22.4万亩,完成耕地面积22.4万亩。其中粮豆作物12.5万亩,以鲜食葡萄、酒葡萄、裸地蔬菜、烤烟等为主的经济作物6.5万亩,饲料、饲草作物3万亩,高产高效作物种植面积3.5万亩,温室大棚745亩,冷棚1400亩。
龙城区建区二十五年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在基础差、底子薄、起步难的情况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勇为人先的精神,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真抓实干,积极探索并实施具有特色的龙城发展之路。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加速兴区惠民,建设和谐龙城”的总体发展战略,全区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200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35.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58亿元、10.45亿元和7.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47.9%和3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28元,比上年增长19.42%。全区全口径税收完成2.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
龙城区形成了建材、机加、电力、造纸、轻工、化工六个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委、区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坚持以不断培植壮大规模以上骨干企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采取多种措施,对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在企业发展方向、资金、市场、技改、党群党建等方面实行全方位帮扶,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工业企业绝对数量增多,队伍不断壮大,1991年龙城区仅有工业企业6户,到2005年已发展到68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过亿元企业2户,5000万元以上企业4户,1000万元以上企业15户。朝阳重机集团和朝阳黑猫伍兴岐炭黑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产值都超过亿元大关,为龙城区的经济注入了活力。2006年,黑猫炭黑成为我市首家上市民营企业。2008年是龙城区的项目建设年。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项目立区、工业强区”的战略目标,努力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强力推进规模企业培植工作。大力提高和巩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民营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规模。总之,龙城区工业经济迅猛扩大,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高。全区工业总产值实现43.23亿元,同比增长80.6%。全区有工业企业7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5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2.1亿元,同比增长74.9%,增加值实现5.79亿元,同比增长60.8%。新增亿元企业2户。朝阳重机集团和朝阳黑猫伍兴岐炭黑有限责任公司相继完成一期技改扩建工作,产值分别实现5.5亿元和4亿元,全年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50.59%,增加值实现13.44亿元,同比增长53.99%,上缴税金1.5亿元,同比增长96.64%。
龙城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多干旱,少雨多风,蒸发量大;夏季炎热,光照强度大,雨水分布不均且角差大,降雨多集中于7、8月份;秋季少雨,昼夜温差大;冬季降雪少,干燥寒冷。年均降水量481毫米,年均无霜期158天,平均日照时数2900小时,平均风力2—3级。 年平均气温为8.4℃,年极端最高温度为40.6℃(1955年7月23日),年极端最低温度是-31.1℃(1953年1月16日)。一年中最冷与最热月相差35.2℃。最冷是1月份,平均气温-11.2℃,最热是7月份,平均气温25℃。受地形地势因素影响,区内各地气温略有差别。年平均无霜期158.4天,最长达253天(1963年),最短为128天(1958年)。最早初霜日为1966年9月9日,最晚初霜日为1959年的10月11日;最早终霜日是1963年1月23日,最晚终霜日是1976年5月14日。降水量历年平均值为486.1毫米,最高年降水量是685.9毫米(1969年),最低年降水量是259.6毫米(1982年)。年降水量分布极不均衡。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