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概况
-
马山县工业生产呈现持续稳定发展。2006年,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84001万元,比上年增长20.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059万元,增长21.64%;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7590万元,增长17.27%,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工业生产主要有以下特点:轻工业增长速度持续快于重工业。2006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产值15634万元,增长65.41%;重工业产值40425万元,增长10.35 %;轻工业增长速度快于重工业55.06个百分点。国有工业企业生产又创新高。2006年,我县规模以上的国有企业在2005年增长53.47%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又创了历史新高。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国有企业产值9830万元,增长35.76%。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企业异军突起。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达46229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82%,成为了支撑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2006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是:机制糖6772吨,下降29.35 %;水泥20万吨,增长50.09%;发电量66891万度,下降21.97 %;铁合金15510吨,增长67.8%;酒精9105吨,增长100.51%;生铁6831吨,增长659.05%。
马山县国有工业企业共有11家。主要有水泥厂、糖厂、农机厂、印刷厂、酒厂、矿产公司、汽修厂、结晶硅厂、化工厂、锰矿、金钗煤矿。这些企业在马山县占有重要地位,水泥厂年生产25万吨兴峰牌水泥;糖厂日榨1500吨金伦牌白沙糖;农机厂年生产4000台6FP-18、6FP-24、6FP-28型磨粉(浆)机;印刷厂拥有先进的印刷设备和38间商业门面;酒厂年生产5000吨酒精;矿产公司经营来料加工滑石粉和茶楼;汽修厂修理汽车和乙类汽车维护保养;结晶硅厂年生产4000吨锰硅;化工厂年生产3200吨电石;锰矿年生产1000吨过滤锰;金钗煤矿主要是挖掘开采煤炭。马山县目前形成了制糖、建材、食品、煤炭、冶金、化工、造纸、电力等行业的小型工业体系,全县共有国有工业企业13家,企业多数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制糖业和建材业为工业支柱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白沙糖、纸品、水泥、硅锰合金、酒精、铁矿、锰矿、重晶石、滑石矿等。 百龙滩工业园区是县内主要的工业开发区,始建于1998年,坐落于百龙滩镇红水河旁,毗邻百龙滩水电站,距210国道1公里、马山县城15公里、南宁市135公里,占地面积680亩。园区内现建有百龙纸品厂、纸质餐饮具厂等4家企业,尚有550多亩土地可供投资建厂,园区所有的土地征用手续完备,进行了总体规划并通过地价评估,园区交通、水、电、通信十分便利。
马山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2006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83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9%。其中,农业产值44319万元,增长2.43%;林业产值3865万元,增长55.28%;牧业产值44546万元,增长8.99%;渔业产值5779万元,增长4.84%;农林牧渔服务行业产值325万元,增长5.96%。农林牧渔业商品产值66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00%。农业生产在调整中继续发展。2006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各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6.75:2.67:43.98:6.26调整为44.84:3.91:45.07:5.85,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粮食、油料、金银花产量下降,甘蔗、蔬菜、水果产量有所增长。2006年全县粮食产量126866吨,比上年下降1.00%,油料产量2164吨,下降16.54%;甘蔗产量98345吨,比上年增长9.76%;水果产量7385吨,增长4.92%;金银花产量214吨,下降33.33%;林业生产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2714公顷(其中,速生丰产林面积2654公顷),同比增长886.91%;迹地更新面积374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0879公顷,四旁零星植树7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38.23%。畜牧水产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肉猪出栏39.07万头,牛出栏2.11万头,羊出栏10.67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72%、1.93%和17.77%。全县肉类总产量38192吨,增长7.8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33931吨,增长7.84%。水产品产量8865吨,增长3.57%,
马山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10国道、大化至柳州直达公路在县城白山镇交汇,红水河水运可达柳州、梧州等地,西南出海大通道水南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县的四个乡镇。县城南距首府南宁市96公里,北距河池市180公里,东距柳州市230公里,西距平果县80公里,是“四市六县”的结合部。
马山县地下矿藏丰富,已探明的有煤、锰、铁、铀、铜、金、水晶、滑石、冰洲石、大理石、高岭土等。勉圩、大球等地煤矿,藏量丰富,发热量在4~5千大卡/克。乔利、林圩、周鹿、片联等乡,锰矿遍布。乐平铁矿,含铁量达50-60%以上,矿中还含有铝和黄、红色染料。古零的铀矿,国家在勘探之中。水泥资源丰富。
马山县现有耕地面积23954公顷,其中水田10460公顷,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木薯、金银花、苦丁茶、旱藕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等,其中金银花、早藕、苦丁茶在区内外享有盛名。近几年来,马山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如草莓、黑皮冬瓜新品种和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努力向“三高”农业方向发展。2005年耕地面积36万亩,人均耕地0.74亩。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种植业方面:抓好甘蔗、速丰林、金银花、旱藕、桑蚕、竹子、苦丁茶等特色农作物种植,引导群众扩种蔬菜、花生、木薯、四季笋竹等经济作物;养殖业方面:实施“种子工程”和“万水工程”,大力发展黑山羊、良种水牛、黄牛等草食型生态畜禽和罗非鱼等名特优水产品生产,推行鱼鸭鹅套养的立体养殖模式,集中力量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抓好10万只里当土鸡、1万只良种鹅、10万只圈养黑山羊、百龙滩生猪基地等四大示范项目建设,以示范带动养殖业的发展。2002年底,粮食总产量122417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07万亩,全县黑山羊存栏量达15.6万只。黑山羊、山地金银花、旱藕及旱藕粉、黑豆、竹笋等是县内主要的特色农产品。
马山全县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水果、木薯、花生、黄豆、旱藕为主。东部石山地区盛产黑山羊、竹子、金银花,产品远销区内外;西部丘陵地区生产水稻、甘蔗和水果,适宜发展速生丰产林。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锰、滑石矿、黏土矿、重晶石矿等。
2006年,马山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8496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762万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59627万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61575万元,增长20.6%。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18%,拉动经济增长6.48个百分点。三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第一产业占的比重由上年的37.59%下降到2006年的34.47%,下降了3.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由上年31.49%上升到2006年33.39%,上升了1.9个百分点。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8245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3%。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1018万元,增长14.55%。2006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3622元,比上年增长16.23%;人均财政收入216元,增长13.68%;人均储蓄存款1926元,增长26.29%。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马山县境内多山,大体分东西两大部,东部多大石山,西部多丘陵,是全自治区有名的山区县之一。全县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21.3℃,极端最高温度38.9℃,最低温度一0.7℃,平均无霜期343天,年平均降雨量1667.1毫米,最高2063毫米,最少1245.8毫米,对农林牧业生产十分有利。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