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工卡概况
-
墨竹工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5亿元(可比价),比1999年增长175.92%,年均增长22.5%,“十五”计划目标基本实现。其中:第一产业5758.62万元,年均增长9.38%;第二产业7303.79万元,年均增长了8倍;第三产业2189.32万元,年均增长18.91%。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61:21:18转变为38:48:14,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工农业总产值1.46亿元,比1999年增长60.42%,年均增长9.91%;财政收入457万元,年均增长31.55%。2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840.06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99年增幅度达13.03%,平均增长2.4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68.51元,较1999年增长97.86%,年均增长14.62%,基本解决了农牧民群众温饱问题,部分群众开始向小康迈进。
墨竹工卡县种植业。2004年,粮食产量2378.39万公斤,比较1999年增长6.46%,年均增长1.26%;肉食产量483.785万公斤,较1999年增长55.9%,年均增长9.29%;奶类产量373.245万公斤,较1999年增长35.44%,年均增长6.26%;油菜产量达到419.43万公斤,比1999年增长46.88%,年均增长7.99%,种植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畜牧业。2004年,牲畜存栏总数22万头,基本控制住了牲畜总量下降趋势,牲畜死亡率明显下降,牲畜总增率、出栏率、成活率大大提高,分别达到33.92%、32.79%、92%,生产水平和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2004年,全县各类乡镇企业达到18家,产值实现6242.9万元,比1978年增长近百倍,其中农牧区二、三产业产值达到2758.3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7.54%。2004年,全县拥有各类性质工业企业18家,其中牶国有经济2家,集体联合经济2家,股份制经济1家,个体民营经济13家;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165.2万元,较1978年增长40多倍。
墨竹工卡县已发现的主要矿种有金、银、铜、铅、锌、大理石、石灰岩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漳子、野鹿、狗熊、野羊、黑颈鹤、虫草、贝母和雪莲花等名贵药材。半农半牧、农牧结合为该县经济结构,主要粮食作物为青棵、冬小麦、春小麦、豌豆、土豆等。经济作物有油菜。主要饲养耗牛、羊等,并在全县农业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的比重。林业收入也不断增加。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兴建的农、牧、林综合开发项目3357工程,已于1989年开始动工,竣工后将会极大的改变本县受益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促进生态平衡。全县除总装机容量1500千瓦,年发电量l10万千瓦时的恰嘎水电站外,还有26座中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310千瓦。此外,这里的民族手工业发达。交通已形成以川藏公路为主干,向东、西、北各乡村辐射的公路交通网络。乡村公路达70余条。全长650公里。
解放前,墨竹工卡县交通工具主要依靠马背、牛驮。1954年后,川藏线的修通,为墨竹工卡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促使县交通运输事业大踏步前进。2004年,全县7个乡镇通了黑色公路,占88%;2004年末交通工具拥有量达到2550辆,客运量达10.23万人,货运量达3.42万吨;全县公路里程约达500余公里(含乡村公路),其中黑色公路200公里,比“九五”末增加105公里;通汽车的行政村达到3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0.70%。邮电通讯事业飞速发展,投资环境大大改善。截至2004年年底墨竹工卡县固定电话用户为780户,比1994年以来增幅达2500.00%,好易通用户198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910户。电讯水平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进一步改善了墨竹工卡县投资环境,从而为该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群众快速富裕奔小康奠定了物资基础。
墨竹工卡县文化事业:在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兄弟省市的大力援助下,发展迅速。1999年,县城居民安装了闭路电视,2000年实施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乡村电视文化室,建设文化馆站14个,电视覆盖率达到80%,广播覆盖率达到50%。教育事业:到2004年末,全县学校共有58所,在校学生8680人,专任教师378人,在校生比1994年以来增幅达43.2%,专任教师比94年以来增幅达481.54%。全县现有初级中学1所,乡级完全小学8所,各类教学点44个;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5%,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9.8%,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3.69%,分别比1999年增加2.61、1.65、0.69个百分点。卫生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有关方针政策,使农牧民群众就医条件及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0个,拥有病床位92张,拥有卫生医疗技术人员151人。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墨竹工卡县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江苏省南京市的大力援助下,先后完成了金陵西路、市民广场、防洪河堤部分段、川藏线改造、给排水工程、县总体规划设计、县栖霞幼儿园、医院门诊楼、医院住院部等一系列大中型基建项目,总投资累计达3000多万元,县城建设已初具规模。以城镇建设为契机,紧抓招商引资和对口援助工作。2004年,包括直孔电站本年度投资在内,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4.19亿元,比2003年增长25.07%。目前,墨竹工卡县小城镇建设初步形成了县城城市化、乡镇集镇化、村委会集中化的格局。洽谈招商引资项目10个,协议引进资金1.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75万元。落实重点援藏项目7个,总投资1147.4万元。全县乡镇企业产值实现6165.2万元,比2003年增长34.03%,多种经营收入完成1820万元,比2003年增长30%。
墨竹工卡县地处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属拉萨河谷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川相同,河谷环绕,草原广布。地势呈东高西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无霜期约9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为2813.1小时。年降水量515.7毫米,降水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由于地理原因,境内自然灾害多而频繁。春秋之季多早、晚霜害,夏季常遭雷雨和冰雹袭击,干旱与洪涝极易成灾。漫长的冬季干燥与风沙相伴。冬春之交,动机受雪灾威胁。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